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 |
2007-10-30 blogms.com |
难得的聚会 千年古樟 在西天普慧庵门内有一古樟树,桠杈四出,矫然横空,宛如群龙游云,这就是被称为普陀山树龄最长、樟木之最的千年巨樟。树高19米,围粗7.5米,体积约70立主米。普陀山像这样百年以上古树有1329棵。 心字石 相传是观音菩萨在传释迦牟尼佛的说心法后留下的,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石右上约5米峪谷间有一石向外伸殿,隐现于草莽荆棘之中,其形酷似蛇头;距此石不远处的西天门石阙西侧又有一石,形肖蛤蟆,翘首向蛇,坦然自若。据传,有一蟒蛇精,经观音菩萨指点而得道,一天观音在蛇背上放一蛤蟆,以试蛇心,可蟒蛇寂然不动,毫无伤害蛤蟆之意,这便是“佛试蛇心”的故事。此字长5米,宽7米,人们叫它《心字石》。《心字石》中心一点就可容纳八、九人同坐,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是普陀山最大石刻文字。观世音菩萨曾在此说《心经》。 西天门 西天门由三块石构成一道天然石阙,石阙狭窄,仅能容一人弯腰可走,为鬼斧神工。横石题“西天法界”,竖石题“证菩提道”、“寰海镜清”等摩崖石刻。 说法台石 磐陀石东鼓形大石,方广30余米,名为“说法台石”,相传为观音大士跏跌坐说法之处。《华严经》云:“南方有山,上怛洛迦……观自在菩萨于金钢宝石上,结跏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 观音古洞 观音洞在梅岑峰西麓。洞广如室,中一石柱,上广下锐,倒注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石注、铜壁镌观音像。洞顶白石累叠,古树嵌生,有“大士重现”等题刻。 灵佑洞 灵佑洞又名“炼丹洞”,位于大雄宝殿右后方。传说当时梅福炼丹处,洞内有一泉水常年滴流不歇。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清目醒脑,去除百病,消灾延寿,被人们称为“仙水”。“灵佑洞”三字为清代文学家吴瞻泰所书。洞中供奉梅福塑像。
|
转自: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TempleCode=1000000016&BlogLogCode=10019655082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