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 |
[游记]普陀山游记 |
2007-07-21 sina.com.cn |
普陀山游记 历史书本上的普陀山,我全部的还给了中学老师,后来,从资料上知道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在海上的佛教胜地,秀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佛教文化融为一体,成了名扬中外的“海天佛国”。自从唐代日本高僧慧锷把第一尊观音佛像供奉在这里,普陀山便从此开始了它佛教道场的历史。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随着千百年时光的演绎,普陀山终于成为了寺院最为宏壮、香火最为旺盛的国际佛教胜地。自唐以来,先是日本的佛子来山朝拜,至明清,又先后有了来自朝鲜、印度、缅甸、越南、老挝和印尼等国的佛子、游人慕名纷纷来山朝拜观音、观光揽胜,普陀山又遂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就这样我又复习了历史啊。这里对普陀山的向往,应该是受姥姥的影响,姥姥是个一心向善的人,心中有佛,生命也放彩的八十岁老人。普陀山的佛、普陀山的观音很灵验。我也产生了一种冲动。去佛祖那里拜拜感谢给我帮助的所有的人,感谢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朋友。没有索求,能看到佛祖"生活"的地方,能到观音脚下已经是一种感激了。 筹划的很久,但没有行动,突然有了一点紧迫的时间,便匆忙收拾得行包,开始了征程——————一次没有详细计划的、失败的、却又是收获丰厚旅游! 周五下午上海晋元路,乘宝杨码头专线去吴淞码头乘船到普陀山。 因为上班,所以不能走的太早,我们计划五点从真南路出发,2个小时便可到达。走之前去超市购了点水和面包(花销32元),因为晚饭要在船上解决。出发时间成了五点十分,到达晋元路是下午6点(公交4元),以为时间来不及了想打车过去,所以就在车站旁边的菜市买了几根新鲜的黄瓜(花销2.5元),看看表,想碰碰运气,实在来不及就坐下班船。心情,很难形容,可能因为一切准备的不太充分,但是还是有些激动。我对旅游总是充满激情。幸运的很,到达时晚7点10分(10元车费)。下车的时候,有位拉三轮的大爷告诉我们,如果坐他的三轮车只要五元,就送到售票处,时间还赶的及,我们相信人总会是善良的多,于是上了大爷的三轮车。恩,是的,这次我们遇见的是会赚钱的好心的大爷。到达码头售票处7点15分。从别人的游记资料上,我们得知洛伽山号是最好的一艘游轮,并且为了安全跟舒适最好买三等舱以上的票为佳。我们的计划是买三等B,价格149元/位。当我赶到窗口的时候,老公正和一位漂亮MM在交涉着。我没听清楚说什么,但是我建议老公去窗口买票,后来知道她们不是什么黄牛,只不过有两个朋友不去了。她们把三等A199/位,按B的价格给了我们(共300元船票加保险),我们很顺利的上了船。 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游轮面前。可能是船在晃,我总觉得自己在晃,老公从旁扶了一把,否则可能摔跤:)。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船舷,也许好多人没见过大海。所以,带着层层波浪的江水,给了他们对海的向往。我的家乡是个海滨城市,对此没太大的感觉,吸引我的是迎面的江风和远处点点星火,天暗了下来,不少地方亮了灯。在海边工作已久的老公给我讲述着每一处标志的含义,每艘船的用途等等,在我眼里身后拥着我的老公是个知识性的人,我敬仰他。温暖的后背、凉凉的风、呼拉的闪光灯,我是最幸福的人。老公带我舱内外看了个遍,便回去休息了,不到九点我已经睡的很沉了,就像睡在儿时的摇篮里,一夜无梦。 九号早,不到五点,老公醒来,要带我去看日出。我迷迷糊糊的跟着走出船舱,已有不少人在等待着海上日出了。我们站在船的最高处远眺,感悟海的辽阔、触摸天的边缘。客轮象快艇般穿行在海面上,海天苍茫,碧波万倾似有无形的牵引,急切切引我来到这海天佛国。隐约之间,在海天衔接之处,有小岛隆起在海面,摇荡在万倾波涛之间,我突然感觉,有一股灵气在浸润进自己漂泊的旅途,它弥漫在这周遭的海与天之间,也弥漫在那古往今来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原来,这灵气就在这大海的朝潮夕汐之中。来到这佛国的海面,只要意之所到情之所钟,它便会由你的心灵感应到。我庆幸自己能有这次普陀之旅,而此时,还未到普陀,便感觉这海天浩渺,情也浩渺,浩浩渺渺之间,世间万事万物连同那载不动的沟沟坎坎全都无足轻重了起来。这里,苍穹之大,宇宙之阔,只消放宽视线,便有海阔天空别样的景观。不一会太阳染红的远处的海天连接处。我手托太阳,感悟着世间万物的美好。 六点我们去船上的餐厅吃了简单的早餐。五元一份(米粥和一点咸菜两个小馒头),还没到山上,已经吃上了斋饭啊。 第一站普济寺(门票10元/两位)。 (普陀山口) 六点三十分我们到达普陀,置身于山中,全身的细胞都在贪婪着吸收着那清新的空气。我们因为是自由行,所以一路自己作主,虽然很多导游在山下做私活,我们还是坚持自己看。如果你想是省下导游费,到是有个好办法。那就是跟在别人的团后,享受免费的服务。我们在出发之前,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了解了每处的历史典故,所以,只要神物合一就可。普陀门票为220/两位。我们买了票,从客运码头乘景区的小公共到达普济寺。刚下车,就有好多人,向你推销佛香,说法多多,让你感觉带着一颗诚心是不够的,一定是需要表示一下。我和老公,虽然不是什么信徒,但是对寺庙的每尊神像都是敬仰的。在推销员的忽悠和双方交涉之下,我们用33元买了11柱,每注三根。关于普济寺典故很多。听说普济禅寺的山门是不开的,其实我自己去了一趟也没验证这个说法,因为,我稀里糊涂的进去了。说是当年乾隆微服游普陀留连忘返,想在普济寺借宿一夜。小沙弥打开侧门请进。随从斥曰,“俺家高老爷在京城也是一等一的人家,怎能走这小门。快快把山门开了!” 小沙弥赶快请示方丈。答曰:“山门朝启夕闭。即闭则不复启,以待天明。深夜开门除非当今圣上驾到。” 小沙弥急急忙忙往回跑,一不留神摔了个鼻青脸肿,心生愤懑,喝道:“方丈说了山门朝启夕闭。即闭则不复启。管你什么高老爷矮老爷,就是皇上老儿来了也是不开的!”乾隆爷也愤懑了,降旨普济禅寺的山门永不开启。后来满朝劝谏,才允了六十年开一回。具体从哪年算起,已不清楚。但知道下一次是在公元2049年。但也有例外的,自上回遵圣恩开门后,此门又开过四回半。某位领导心是喜佛之人,他来了两次,都是大摇大摆地从山门进出的。还一次是隆重开展新方丈的就职典礼。再一次是热烈欢迎新班禅十一世来寺传经送宝。那半次是给李鹏开的,难死庙里的住持,不开山门失敬,全开又乱了纲常,于是才有这半开山门之举。其实在中国,神威佛法,从来都拗不过权力的。观音洞下有海军的宾馆。普济寺旁有陆军的招待所。这些单位原先在接待首长疗养,联络兄弟单位感情等方面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身处旅游胜地,更是价值连城了。 各路朝山香客是结结实实地从侧门挤进普济禅寺的。大殿里满满的都是磕头的香客,院子里大香炉早燃得蓬蓬勃勃。人声鼎沸,香烟弥漫。只是不见了佛门净土应有的那个“静”界。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等。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称“活大殿”,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普济禅寺与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 普济寺内 在普济禅寺我们观看了海印池(御碑亭、观自在菩萨墙)、山门、御碑殿、钟鼓楼、天王殿、大圆通殿(毗卢观音圣像、32座观音应身像)、法堂、方丈殿、功德殿。一直想去体验一把的斋堂、僧舍、斋饭但没赶的上,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看,临时改变了计划,准备把一日游改为半日游,于是加紧了步伐,心无一物,在各殿前感激能指引我走到各神的脚下敬拜,指引着我们用虔诚的心敬献几柱清香,不思前身来路,感谢苍生造化,只愿后来平心。带着充满神圣的步伐,飘出山门。回头瞻仰,步向下一处。 第二站法雨寺 (门票10元/两位) 幽深法雨寺 从普济寺离开,我们乘小公共赶往普陀山第二大寺院法雨寺。 法雨寺寺门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上,建筑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院山门,匾额表蓝底金字,上题“天花华雨”四字。寺门亭西是影壁,原是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唵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议,十年动乱中被毁。在这里有九龙壁一座,,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龙飞舞,栩栩如生。 天王殿。重檐歇山,檐间额题“天王殿”,为两座五座石经幢塔。天王殿前古樟厉林,中间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据说,其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作药,但仍名巍然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美称。 玉佛殿。东西有钟楼和鼓楼,重檐歇山式建筑。月台上有古柏一株,苍老劲健,西侧植罗汉松一株,围粗3米多,颇为罕见。玉佛殿原供有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途经缅甸时请得的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洁,雕琢极工。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 九龙殿。又称“圆通殿”,为法雨寺主殿。殿前有古树十馀株,其中有两棵银杏高入云天,树围粗约三抱。东侧的龙凤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状怪。 法雨寺内树上小松鼠的家 寺内玉兰开的正浓 殿台前三面石栏板上分刻二十四行孝图,取自元郭居敬编辑的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孝梯本是儒教内容,在这里儒为佛用。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额时,批准法雨寺住持性统的奏请,仿明故宫九龙殿盖成,为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上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高22米,重檐歇山,黄琉璃顶,斗拱承托。殿内八根金柱的柱础是精致的雕龙砖。藻井是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的,一条龙盘顶,八条龙环八根垂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悬吊一盏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戏珠的立体图案。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一番游览,一番感悟和敬仰,我们带着加倍净化的心与身朝向下一站。 第三站 从香元路 步行到佛顶山。 幽幽深径 这一行,是唯一没有门票的,不过没出银子,倒是出了很多汗啊。这是让我感觉唯一值得炫的一点。顺着路边老人的指点,我们找到了香云路,路上看到下山的行人,悠然自得。走了很长一段,看到三三两两的僧人也在攀山。看他们的步伐我有些纳闷,甚至没我快,生活在这神仙住的地方,又有佛门清律的管界,怎么步伐就如此沉重呢。看古装剧多了,还以为,所谓的僧人,个个轻盈矫健呢,今天看来不过如此。在我前面有位高僧,手机露在外面,这如何清静得了啊。有点点失望啊。老公穿着长裤,出了汗,迈步艰难,想立即换下短裤。所以以后爬山一定得穿可以拆卸裤腿的那种。三分之一的路程已经很累了,看到前面一步一叩的老人,心紧了一下。由心底生出的敬佩啊。1088级台阶,那得膜拜多少次,磕多少个头啊,哪还敢说自己虔诚。路边的黄瓜看起来很老,但是,却有着非常想吃的欲望,3元一根,在这长神果的地方不算贵。虽然老了点,吃着也算清脆。半山腰上有不少要小钱的,算命的。给了一个残疾孩子一元硬币。其他人也就没理会。老公倒是,半山腰找了个隐蔽处,换了登山短裤。石阶上每隔三、五级,都雕有莲花图案。朝圣的香客们,遇花顶礼,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形成独特的宗教景观。途中可见一方形巨石矗立路边,奇特的是,石上又累一长方形石,凌空卓立,危而不坠,让人惊叹不已。这就是云扶石,当年郭沫若游普陀山曾有一个求对联的典故。郭老出的上联是:“佛顶山顶佛。”随行的诸多文化名人对出的下联都不贴切,而当地的一位山民却脱口对出了:“云扶石扶云。”一句绝对。郭老称妙之余,更没忘记提醒随行者,学问再高也不要忘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俺看这石有下榻之意,用了所有的力气扶了一把,没改其位啊,哈哈。 用力啊石头要掉下来了 一路上景色怡人,到了山顶,拍照留了纪念, 本计划索道去宝陀讲寺,咨询后得知该寺还没修建完善。想想50元每位的索道费,不如省了,一路边吃小吃一路漫步在佛国中呢。于是,找一清静之处,饱览这神韵之景。山顶小亭凉风赶走了汗露。回首眺望、山海气观尽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的意境。 佛顶山上 山高水远 上山容易下山难啊,腿打不了弯了。一路慢悠悠,又买了2元黄瓜,嘎吱了一会,见了烤鱿鱼丝的,老公说山下有,我便迫不及待,向冲往山下了。山下10元买了包鱿鱼丝,这时快到中午了,饥辘辘的肠胃,对这美味早就垂沿三尺了,这现烤得鱿鱼丝果不负我所望啊。一路品尝着美味,游走在紫竹林的小路上。 第四站紫竹林南海观音(门票20元/两位) 拴马柱处 紫竹林禅院,传说这里为观音菩萨修道居住处。背山面海,古朴典雅,原为不肯去观音院旧址,旧称“听潮庵”,为聆听潮音洞潮音最佳去处。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曾多次写到南海紫竹林中的观世音菩萨。后紫竹林遭毁,此庵一度衰败,今在原处新植紫竹约3000余,重现了紫竹的繁茂古景。紫竹林庵下,海边卧一平坦巨石,称“观音跳”。这巨石处在普陀山最东南端,为普陀山距珞珈山最近点。相传观音菩萨是从洛迦山到普陀山来教化众生的,一个跨步就跳到这块巨石上,所以在石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也有传说观音大士是从桃花岛上跳过来的,因桃花岛磨盘峰的磨盘石上也有一只脚印,与普陀山的脚印正好左右相称。不管传说如何,脚印真的很像,分开的脚趾印清晰的留在石上了。可能太累了,感触并不深刻。只记得不肯去观音的故事,也知道了,这时观音的休息之处。继续往前走便是南海观音像了,我们在其门前,燃香膜拜了一番,为家里老人各求平安,为一直想来给观音娘娘磕个头的姥姥,代磕几个响头,以尽晚辈之孝。 山下导游讲,这尊佛像全是香客出钱而建,记得说赖氏叔侄出得最多,有五十万元,对于他们的此举,小女不便妄言,只是,听后,内心也不免有些感慨啊。这里我们远远眺望了海和所谓的百步沙。对此,没有什么向往,领略过大海的汹涌,对这里的海,只是觉得有些不同。南海观音,包括南海观音大厅、南海观音广场,位于普陀山濒临莲花洋、瑞气呵护的龙湾岗巅,乃本山已故方丈妙善老和尚发大悲心兴建。选址龙湾岗之后,历时四年,于1997年建成。菩萨宝像巍峨飘逸,清静庄严。进南海观音山门,二百米左右的石板香道婉蜒顺着山势盘旋而上。路面中间每二米嵌有一浮雕莲花石板,方方不同,雕工精细。左侧藏青色的花岗石栏简洁精致,独具匠心。栏间石板工笔摹刻丰子凯《护生画集》,使石栏更添一番深意。香道两侧绿树浓荫,径行间仰首向右侧望去,观音菩萨巨像在枝叶间隐现,仿佛与香客游人徐徐共行。 山下又花十元买了包鱿鱼丝,8元两串佛珠,十元一包的观音饼。一路行一路讨论,最后决定晚上吃朱家尖的海鲜夜排挡。于是有了新的行程。这匆忙的一行花销共721.5(不包括回程)。 匆忙的一日之行,从普陀到朱家尖再到沈家门后转至宁波,再到杭州,杭州晚12点拼车于10日早晨6点到达上海。多么拼命的一程啊,其中充满着好奇,失落~~~~~~~~~~此行花销1200元。从来没过过那么长的一天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5eb76f01000ay75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