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被宾馆里的morning call从梦中惊醒。拉开窗帘,满心希望会 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谁知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顿时兴致减了一大半 。再加上早上去的廿八都和戴笠故居,实在是无聊的紧,提不起我们的游兴,大家都显得 无精打采,吃午饭的时间晚了好多,也都没了胃口。这时,导游说下午我们要爬山,叫做 江郎山,这句话似乎特别管用,本来已经停下筷子的人又拿起了筷子,为下午爬山储蓄能 量。 在去江郎山的途中,导游告诉我们说,这座山是不久前刚开发出来的,到现在为止也 只有4万人上去过,我们还算是先驱呢,大家听罢,都跃跃欲试了。车驶到山脚下,从车上 遥望江郎山,是烟是雾,我辨认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 了一个严实,显得格外崔巍。我们爬上几节楼梯,便到了一座寺庙门前,寺庙对面是几幢 白色的屋子,建在半山腰,点缀在青山中,煞是显眼,据说是道观,大家听后不禁莞尔, 佛家与道家倒在这里“相看两不厌”了。 我们绕过寺庙,便踏上了登山的石阶,大家跟随导游爬上去,甚是惬意。野花野草, 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整座山装扮起来。但是把人的 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树中君子”的竹子。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 崖绝壁的隙缝,直直地向上生长,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 清风白云游戏,让人感受到它的高风亮节。有的竹子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迎接着我 们的到来;有的竹子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 是这座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这时,导游突然停下来,给我们讲解,我们这才知道,居然有幸到了当年八仙渡海升 天的地方,他们就站在我们此时站着的圆石上,等待两只海龟来驮他们。站到那块突出的 石头上,一边是空旷的山坳,直望到一排排的平房,一丛丛的绿树,迎着斜风细雨,一派 和谐的景象;另一边却是两只海龟石,据说就是当年驮八仙的,温温吞吞地“伸”出脑袋 ,格外滑稽。 雨渐渐小了,我们拐到了百步峡。沿着石梯一步步往上,头顶上的岩石越压越低,两 旁的石壁越缩越窄,光线也越来越暗,到后来不得不弓着身子朝前走,最后竟要整个人蜷 缩起来才能通过。真是考验大家的柔韧度啊!过了最低处,前面的路竟豁然开朗起来,刚 才还在怀疑前面到底有没有路,导游是不是带错路了?现在却深信不疑是这条路没错,自 然造物真是太神奇了。而当我看到石梯两旁的峭壁时,更加惊讶于江郎山的险和奇了,难 怪以前都没有人爬上去过,两边的山就像被斧头劈过一样,直挺挺地上到云端,看不见山 顶,几乎和地面垂直的,这样的山,我想,除非长了翅膀才能飞上去吧。 继续往前,就到了考验我们体力的地方了——一道石梯直通云端,看不到底。据说石 梯的另一端就是今天的目的地了,垂直距离有100多米!大家二话没说,爬!体力好的,一 鼓作气爬上了山顶;体力稍微差一点的,走走停停。我一个劲地往上爬,到后来腿酸疼酸 疼的,但是我没有停下来休息,因为好希望第一个上去,最后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不 过,我是女生中第一个上去的呢,还是很开心。靠住这里的石栏,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 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可是,本以为这里是山顶,却发现这里还 有一道石梯盘旋而上,一直通到那望不见的真正的山顶,于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 路。导游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疑虑,已经很晚了,上到顶估计会天黑了,不安全,这里便 是今天的终点了。虽然疑虑打消了,却又添了一丝遗憾,都到了半山腰了,却没能山到山 顶。 云薄了,雾又上来。大家陆陆续续地都上来了,虽然都累得气喘吁吁,不过每个人脸 上都挂着胜利的微笑。于是,我们用照相机让这一刻成为了永恒。 顺着一线天下山,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这里的一线天很特别,不象别处很狭窄, 下山的路很宽,两边的山呈弧线,待到顶上,好象合并在一起的一扇门,形成了一线天的 奇观。下到山脚的寺庙,已是下午5点多了。据说这座寺庙里原来有一个好色的住持,总是 调戏良家妇女,观音菩萨为了惩罚他,把他变成了一棵树,于是,这座寺庙里就只有尼姑没 有和尚了。我们有说有笑,跟在导游后头,一点也不觉得累,不过肚子开始唱“空城计” 了,路边的小摊上刚好有这里的特产——野生猕猴桃,和摊主讨价还价了一番,大家都满载而归。 上了车,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人却轻松愉快。我们没有看到山顶的奇景,却也乐得 轻松。快要离开江郎山了,我回头望了望,山势和云雾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 谐。 山没有雾,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在雨中登江郎山,一路行来,有雨 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最重要的,是在登山的途中,大家彼此交 流,互相扶持,距离拉近了很多,感觉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了。看着在山顶拍的集体照 ,每个人都快乐地笑着,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