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郎山游记 |
[游记]江郎山游记 |
2007-07-25 sina.com.cn |
江郎山位于江山境内的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主峰海拔824米,山巅有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状若刀砍斧劈,形似石笋天柱,直插云霄。望之,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俗称“三爿石”,其雄伟奇特,堪称“神州丹霞第一峰”。诗人辛弃疾在游览了江郎山后留下这样的诗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于山脚售票处坐车至山腰。山腰有山庄、茶楼与酒家,上山入口处有始建于北宋天禧二年的开明禅寺。不过现在的开明禅寺于1990年重新修建,故只作简单一观。即登台拾阶百余米,有会仙岩横其旁,引我们上山。会仙岩中间开裂,裂长40米,深10米,状如朱唇微启。洞中最高不过2米,行走其间,宛如山岩开口啮人。洞顶由大如银盘、小如米粒的褐色鹅卵石和砂砾岩组成,诉说着亿万前的这里曾是海洋。站在岩石上眺望远处,有头顶沙滩,脚踩高山之豪迈,有沧海桑田,江郎奇观之风雨沧桑之感叹。 过会仙岩,便是平坦山道蜿蜒延伸,山道边时有古树苍木伫立,山花野草摇曳,不失幽静之意。见道旁有参天大树亭亭玉立,其势挺拔而态娇媚,如荷可远观而不可近玩。此树之妩媚非我所见,观其名,不由击掌而笑,好一个雅致的名字,确是名如树,树如名。此树名唤木荷。依依舍木荷而去,前有一线天幽深清雅。 一线天又名小弄峡,位于亚峰、灵峰之间,其高312米,长298米,最宽处4米,最窄处3.5米,成为一条首尾宽距约等,粗细匀称的奇峡异谷。双峰壁立如削,置身其间,仰观天开一线,茫茫天宇有如一弯残月。峡内灵峰绝壁青苔幽幽,有林草点缀其间,亚峰绝壁寸草不生,褐色岩体裸露,清幽与沧桑共存。 踏百步云梯而上,上得登天坪。登天坪上天风阵阵,吹散了疲惫与燥热。略作小憩,便踏上登天之路。 丹霞地貌的郎峰峭壁陡立,壁立万仞,有如刀劈斧砍出半枚红褐色的巨型卵石耸立于天地间。仰望那高达369米,平均坡度88度,集奇险陡峻于一体,雄伟壮观的郎峰,看那几成垂直状的台阶,我一咬牙,抬足而上。山体凿有3500余级台级,呈“之”形迂回盘旋而上至峰顶。山道狭窄,宽处不足米,窄处不盈尺,遇下行游人,须得紧贴栏杆或山崖,挤身而过,大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之态势。山路崎岖,时有台阶陡直,或手脚并用攀爬而上,或借力于栏杆而上,不多时便气喘如牛,吁吁不已。攀登在崎岖陡直而狭小的之字型山道上,扶栏而小憩,依千寻绝壁,但见群山巍巍与天齐,观万丈深渊,山脚下游人小如蚁,此景壮哉,令人顿生豪迈气慨。俯瞰天际,有良田千倾,山峦起伏,江河纵横,房舍错落,此景美哉,更有峦风习习送爽,拂尽一身劳累,拂去凡心俗念,令人不欲归去。 小憩之后继续上行,上行至郎峰天桥。天桥架在两块山峰之间,桥下万丈深渊,纵然是胆大如我,往下俯视,仍有心惊之感。叹天桥不愧为天桥,桥下所流之物非流水乃行云,怎不令人感叹造化神奇,更感叹今人的鬼斧神工。 悠悠过天桥,山道亦幽幽。此时山道平坦宽敞,道旁树木苍郁,山道清幽而秀令人悠然而行,不再险峻而奇令人胆战心惊,与一般山道无二。依山道而上,顶峰近在眼前,忽生去意。就此离去吧,留一分奇险于心底,化十分想象于向往。 下山路更险。上山眼前只是台阶与峭壁,下山却见万丈深渊于脚底,危危然令人战战然,小心翼翼唯恐踏空失足。去了江郎山才深刻体会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 下得山脚,回望江郎山,三峰巍然耸立,感江郎山以险胜出,仅此足矣。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bd3113010009rq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