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寻找心灵的香格里拉-云南篇 一直叫嚷着要写篇游记记录我有生生命里最为重要的一场旅行,却偏偏每次刚开了个头就决定放弃。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太用心地想去做好它,偏偏最后都只能始乱终弃。 在网上翻看一些关于云南的资料以及其他人记录下的他们的云南之旅,看得我心里涌起一股股莫明的心酸,那感觉像看尽了一场生命的繁华,然后摊开双手却发觉两手空空抓住的只是空虚而已。 直到我看见这样的一句话:要看得穿光阴,挥霍得起生命,忘记时间宝贵这个词句,才有资格做一个咖啡馆里的常客。写这篇游记的人说这是在"达达娃咖啡馆"留言本里看见的一句留言。霎时间我忆起了我2004年的夏天在丽江的大研古城"达达娃咖啡馆"门坎前捧着那个白得泛起黄色并卷了边的留言本细心阅读的样子。我当时捧着那个留言本的样子,就像小心在呵护着一份难得的相知相惜,生怕一放手就会丢掉了生命中的珍贵。 忆起在那个白得泛了黄的甚至卷了边的本子里,有一篇留言一直被我放在了心上。具体词句以及落款的时间都已记不起,但仍然清晰地记得那篇文字里所饱含的深情,大致意思是讲两个有缘的人在这个咖啡馆里相遇,最后又结伴相游丽江古城并由相遇变成相知。写这篇文字的人说她曾独自一人回来过这里几次,所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记忆,因为所到之处都能忆起两个人相携的曾经。文字如文笔一样漂逸得让人心醉,看了一眼文中名字和写这篇文字的署名,惊觉居然是两个女子,于是在心底划下深深浅浅的潋漪一片。 丽江,两个简单汉字拼成的一个地方,深深浅浅地溢满了很多故事,我们这些路人只能在那些石板路上轻轻踩踏而过,在心底猜测一个又一个可能发生过的故事,却只能多多少少地了解一些当年人可能有的相似心境。想看透那些美妙故事背后的心酸幸福,却偏偏无缘哪怕只能了解个大概。 有些事情我们需要的只是过程,结果在经历了过程以后显得是那么的多余。就比如留言本里的那个故事,结果就是一句我想你,以及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她们也许有缘在这里或者其它地方再次相遇,再发生一段一辈子难忘的感情,又或者她们只能在心底各自品尝这段经历这段感情,然后站在对方不知道的世界一角,独自怅然若失。 不管是哪种,都已经美得可以。 听着葫芦丝吹奏的云南民乐,在云南发生过的点点滴滴就像细细密密的思念一样浮上脑海。记起初到香格里拉的第一天,在飞机场为我们接机的是一个藏族女子,穿得是一件度身定做的藏服,让我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藏民的朴实。 她对我们说扎西德勒,让我在那刻有一霎那的恍惚。因为在心里一直崇敬着这个伟大的民族,所以当这声"扎西德勒"真真切切地响在耳边的时候,多少还带有几分不真实感。 步出香格里拉机场迎面拂面的是阵阵冷风,吹得我们衣裤鼓起裙角飞扬。脱下随身背包从包里拿出件外衣穿好,恰好看见在飞机上我一直用余光若有若无打量的女子走出机舱,大喊一声冷后躲到走道一角披衣竖领。看见此情此景的我在心底轻笑一声,喜欢上了此女子不做作的可爱。 目光追寻女子而去,发现来接她们一行的居然是个得道高僧,在提行李处为双手合十的她披上了一条雪白的哈达,当下心里一阵羡慕。这种礼节于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对心灵和生命的双重肯定。 香格里拉的空气湿冷,但人情冷暖却甚。走在阿坝州迪庆自治县的城乡小镇上,看擦身而过的路人的表情都是忠厚朴实的。他们身上沉淀下的安逸,与大都市人的风尘仆仆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于是学着他们的样子,把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缓慢渡步于有着多年历史的陈旧石板路上,空气里有着很淡的清凉气息,偶尔会有忠厚的藏族小伙骑车从身边飞奔而过。 一切缓慢而井然有序。 夜晚的小镇完全没有都市夜生活的繁华,取而代之的只是安静的车来车往。8点钟的时候我们和蜂姓导游一起驱车前往当地藏民民居家访。说是家访其实是一个似遘火晚会一样的联欢活动,而举行的地点不是在草坪上而是在藏民家里。 在藏民家门口有两位身着藏服的年轻姑娘给我们献青稞酒和哈达。我喝下青稞酒,颈批哈达穿庭绕院来到了藏民的会客厅,发现这家的会客厅格外的大,蜂姓导游告诉我正因如此所以选择在此家开联谊会。原来如此。于是开始认真观察此民居的建筑特色,发现会客厅的柱子硕大粗壮无比,蜂姓导游说柱子的粗细大小是衡量一个家族兴旺与否的一个标志,听至此处再次在心底说声原来如此,并在心里想这个家族在小镇上一定是个名门望族。 那晚的联谊会开得异常地开心,同客厅而坐的还有一行台湾人和一行意大利人。按照联谊会的规则,在看完了藏族民间艺人的歌舞表演后,每个家庭还要出一个节目和大家分享。当轮到我们一家时,我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联谊会主持递过的麦克风。我站在场地中央说:欢迎意大利客人来到中国,来到云南,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中国人的热情。是的,中国人民都是热情好客的,希望他们的此行愉快。然后转头对站在我后方的藏民民间艺人们,也是提供我们联谊场地的家族族员们说,我忠心地感谢他们的热情款待,也忠心地喜欢藏民的纯朴民风。说完,大家都掌声雷动,我知道那不是客套也不是客气,而是大家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感动。 最后我出的节目是伴着一首超长的藏族快歌跳Disco,而音乐的热闹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场的所有人都来到了场地中央,大家都随意地扭动着身体,用我们丰富的肢体语言传达着我们快乐的心情。 家族的族民更在我热烈起舞的时候为我献上了好几条哈达,当一条又一条哈达在我颈间缠绕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回归自我。我刚进门时被披在颈间的那条哈达,则在节目之初就兴奋地献给了在场地中央为我们起舞的一名藏族民间艺人,是一位长得颇有艺术气质的年轻小伙儿。 那晚的热闹以及真情真意让我到如今想起来都觉得备感温暖,再次觉得藏族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为别的就为了藏民身上的纯朴。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