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海博物馆之行—H3 |
[游记]上海博物馆之行—H3 |
2007-07-26 sh.cn |
游感 有感 ——游上海博物馆有感 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六号,我们支部的部分团员来到了上海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布置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悠久文化,举步之间,不停溢出的文化气息,徘徊在我们身边,沿着仿古的走道,来到了陶瓷历史馆,一进入,幽暗的灯光,照在一件件文物上,发出神秘的光彩,仿佛让每一位参观者都回到了过去,慢慢倾听一位位“历史见证人”的诉说,在这里,有彩绘陶辟邪,有哥窑葵口盘,还有价值倾城的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春寿”瓶。每一名参观者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之后我们再慢慢踱步来到印章馆,清朝故宫文物展等处,无一不是精彩十分。 时间过得很快,将近一个小时之后,我看了看四周,除了几个兴致勃勃,看得欲罢不能的团员外,慢慢的,身边的团员陆续都有事走了,但我似乎仍旧意犹阑珊,继续走下去,一条条幽幽的小路,合理地分布一件件文物,展现在我眼前的一个个具有历史渊源的瑰宝似乎也因此井然有序,但我无意中发现,顺着一条条小路,围在展品周围的,大多数是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比如有由翻译带领的日本游客,其他的则大部分也都是来自外地的游客,真正呆在博物馆当中的上海人,实在寥寥无几。难道是凭借着地利,上海人把珍贵的展品都看腻了吗?否也,这里不就是有最新才举办的清廷故宫文物展吗?在这里,我不能肯定每一位上海人都确实想来到上海博物馆,在我们身边,一些文化,一些精髓,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那种“足不出户,走遍世界”,我不是说这种新文化,这种因特网文化的不是,固然,每种文化必定有它自己独具魅力的一点,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而抛弃原有的文化,中国浩瀚五千年历史,无数的璀璨发光点,不能因为这个儿慢慢逝去。 相对于中国人现在普遍对传统节日的不关心,国外的“中国节日”却似乎越来越热火朝天,韩国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日本游客不停出国汲取文化,英国大办中国春节,这些都意味着什么?这个是警钟,使敲响文化保护战的警钟,作 |
转自:http://www.msshw.pudong-edu.sh.cn/oblog/user1/g0503/archives/2006/251.html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