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凤凰松南行十余里地,越过山岭,便进入待开发的楼台山景区,顾名思义,是登楼台而观景的去处。此处山多俊逸,峰皆秀美。 一条缓建公路,像一卷素色的地毯,在起伏的山峦间铺就成一道廊坊式的楼台,徜徉其间,移步换景,四面风光,应接不暇。我们一行四人,边走边看,着实不忍离去。九华山为黄山的余脉,一见楼台山,便知得其真传。 倚靠在楼台山桥石栏杆上,随眼望去,俊山逸峰,险崖秀木,无一处不醒目,无一景不悦心,仰视、平视、俯视,满眼皆景也。 山近如画,石峭崖耸,叠岩奇构,如笋如屏,似楼似台,鳞次栉比,参差嵯峨。清泉相和,秀木相依。红叶或浓或淡,或扣或缀,一簇簇、一片片、一点点,如簪如髻,似环似坠。水秀于折,山清于卉,自然扮妆,美仑美奂。我们的眼球仿佛落进了那多彩的画墨里,深深地陷着,再也抽不回来。 峰远似梦,隐约在秋日薄纱般的帷幕里,或青或翠,或墨或黛,云走风移,形体逸动,活泼洒脱。高仰低拥,北跃南游,如离如别,似邀似约,激荡如良驹奔突,静默如猛狮潜伏。倩影重重,云雾飘渺,松声吟诉,藤萝招摇,似乎想把我们的魂魄摄入其中,让朦胧的雾霭淡化成迷幻而幽悠的丝幡。 山路如楼,如台,上绣翠峰,下藏悠谷。谷幽而绵长,诸多柱笋状小峰,依谷而生,傍崖而立,峰多矮松,或卧或立,如花似笔。山风徐徐,枝梢微动,宛如青莲梦得把墨轻研,轻舒锦帛。身临其境,放牧思想,恍惚与青莲把盏,伴梦得放歌;欲与之共吟,惜胸无点墨。长呼一声:我不想走了。如能将世俗之躯,寄于此清山秀水,托付这幽谷峻峰,真是人生的福气与造化。 我登上过天台山,一觅群峰如粟,人间皆在眼底,笑看乱云飞渡,超凡脱俗,但觉无此胸襟接纳。徜徉花台,峰俊岩秀,如皇家圃苑,可我非成功徽商,尽享其远离商市的清静,暗自有愧。楼台山宛如露天的剧场,山野的碑刻,高可成,低可就,能赏能玩,可泣可歌,此属吾辈人最宜的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