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玩转滇、藏、青、甘、蜀-大香格里拉美景游线路攻略详解(四)德钦. |
[游记]玩转滇、藏、青、甘、蜀-大香格里拉美景游线路攻略详解(四)德钦. |
2007-09-05 sunbala.com |
德钦篇: 今天我们将从中甸出发,途经尼西、奔子栏翻越海拔4300米的白马雪山垭口,前往德钦,去朝拜那圣洁神秘的梅里雪山。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拉萨,一路风景超美,为了不错过美景,为了能随时停车亲近大自然,所以尽管费用昂贵,我们还是要包车,一路开到拉萨,开到布达拉宫...... 德钦一地路线安排: 德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可以说是旅游圣地,但是地处高海拔,加之交通不便,到这里游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和身体的准备。 德钦简介: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跨东经98度36分99度33分,北纬27度33分,29度15分之间,县城升平镇,海拔3400米,距州府中甸182公里,距省会昆明889公里,县内少数民族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回族、彝族、壮族、苗族、哈呢族、怒族、傣族、普米族等。德钦地处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腹地。西南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怒江州贡山独龙族自治县接壤,西北与西藏的芒康、左贡,察隅县山水相连;东南同四川的巴塘县、得荣县及云南的香格里拉县膈金沙江观望。雪山突傲,大江蜿蜒,林海苍茫,峡谷深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显示出独特诱人的魅力。 住宿: 推荐适合背包族游客的住处 住在德钦县城: 德新藏家楼:德钦敦和社区大街13号(位于汽车客运站东约100米,县城主街的最东头)电话:0887-8412031 老板:曲美多吉,汉名钟华 旅行者之家 粮食局对面 0887-6895038 0887-8413966 住在飞来寺: 梅里山庄:飞来寺最早客栈,电话:13988717636/13988740590 梅里往事 0887-8416617,13578360071 13988717636/13988740590 周边景点: 白马雪山、金沙江第一湾、东竹林寺、梅里雪山、飞来寺、澜沧江大峡谷、茨中天主教堂、明永冰川、雨崩村 交通: 香格里拉县每天早上发四班车到德钦,时间为7:20(中巴),8:20(一般大客),9:20(中巴),末班12:00,票价:38元。中甸电话0887--8223501 东竹林寺 东竹林寺在德钦县奔子栏乡南宁干顶东坡上,距德钦80公里,是康区十三林大寺之一。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是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的重要集中地之一。 东竹林寺始建于1667年,曾因每年为皇帝举行祝寿法会而享受皇粮,清朝廷还赏赐了若干象征着特权的招贴、匾额等。这里还珍藏着一副巨大的唐卡,是用五彩丝线织成的护法神像,每年举行跳神法会时展出一次,供香客观瞻礼拜。 交通:滇藏公路从寺后横穿山腰而过,汽车可直达寺内。从香格里拉县乘开往德钦的客车,在东竹林寺下车。游客游完东竹林寺后,第二天可乘班车继续前往德钦。 金沙江第一湾 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孰料这不经意的即兴之作,竟成就了一处奇观,这就是国内四十大景观之一的“金沙江第一湾”。从山顶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白马雪山 白茫雪山位于云岭山脉北段东坡,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景区分布在中甸至德钦214国道的两侧,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峰顶终年积雪不化,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高针叶林为主的寒带原始森林。一般从金沙江峡谷的奔子栏开始登山,至4500米处风雪口开始下山。 保护区腹地冬季冰封雪阻,从12月至次年4月大雪封山,一般不能通行汽车,每年夏、秋季才能通车,此时,公路沿线,冰雪消融,到处溪水潺潺,因此,夏季是浏览白茫雪山的最佳时节。 保护区因受西南季风控制及青藏高原气流的影响,气候垂直差异大,呈现典型的立体气候。温度从南往北逐渐下降,年平均隆雨量为6000毫米。 梅里雪山 位于德钦县东北部10公里处,是滇藏界山,传说是藏传佛教尼玛派的分支枷居巴的保护神。 梅里雪山共有十三峰,主峰卡格博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被誉为“世界最美之山”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也是“三江并流”主景观之一。卡格博峰从不接受人类足迹的染指,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卡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 最佳旅行季节: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季节是1-5月的冬春季,夏秋季经常云遮雾罩,很难看到雪峰的全景,一般在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更容易看到雪山。 注意事项: 交 通 从德钦包车到飞来寺几十元即可。 飞来寺 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它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沿途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 飞来寺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全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寺内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 飞来寺的建造及命名,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经备齐,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找到现址时,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人们以为这是神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成于现址,并因柱梁飞来自立,命为“飞来寺”。今天,站在豆温村边远看飞来寺,确有欲飞之势。 住在飞来寺: 梅里山庄:飞来寺最早客栈,电话:13988717636/13988740590 梅里往事 0887-8416617,13578360071 13988717636/13988740590 交通: 乘从德钦到明永村的班车,汽车站每天下午16:30左右发车,中途会经过飞来寺。也可从德钦县城租车前往,车费20到30元,车程20分钟。 澜沧江大峡谷 这是一个神奇的峡谷,这是一个险峻的峡谷,这里是一个充满了生命魅力的峡谷。沿峡谷而行,处处可见“峰峦重叠起伏,峡谷急流纵”的壮丽景色。这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位于德钦县境内流程150公里,该段江面海拔2006米,直线往上到卡格博峰6740米,相对高差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澜沧江在德钦奔流的150公里,是最险峻、最瑰丽、最汹涌的150公里、山形直入江中,江在几近垂直的两山间如困兽一般,吼声如沸,漩澜连续不绝,浪跃巨石,飞溅四裂。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它们的形态是如此多姿,纵有千种的想象,纵有万般的才华,也无法尽述其美,其奇、其韵。峡谷当中的村落、古寺镶嵌在无数的小溪间,莹洁鉴人,绿色拥抱着它们,清秀可人。 险、奇是它的刚,清、莹是它的柔,山刚为本,也没少了柔和,这是怎样的相谐与难得呀! 明永冰川 源自卡瓦格博峰,隔澜沧江远望,犹如一匹从天而降的白练。冰川背倚雪山,自有一种天然的震慑。游客可以在新修的栈道上近距离地观赏冰川。 门 票/开 放 时 间 60元,查票的地方在上山途中,检票员在圆形的栈道起点检票;骑马往返80元。到冰川脚下的太子庙后仍需步行约1千米。 进入明永村,第一间房间便是村长的家,好心的村长会安排你住在藏民家中,当地人很纯朴,可自行与他们商量价格,一般几十元即可,还可当场吃到牦牛奶。明永冰川旁边的明永山庄60元/晚。明永藏式风情园,20元/床。在攀登冰川的中途有座寺庙,也可以借宿,20元/人。在用餐时,男子坐在餐桌上,而女子只能坐地上。 交 通 德钦汽车站每天下午16:30左右有班车到明永村,车程一个多小时,13元/人。每天早上8:00有从明永村返回德钦的班车,13元/人。 德钦电话0887--8413322 附图: 2、德钦地区简图: 雨崩村 雨崩村位于德钦县梅里雪山的神女峰下,这里交通极为不便,山路陡峭,是远离尘啸的“世外桃源”。这里风光独特、壮美,特别是从神女峰直流泻下的“神瀑”,更是显之神灵,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藏民、香客、朝圣者前来朝拜。最近摄影家罗锦辉在雨崩创作时,竟然在镜头中惊奇地发现了在神女峰山脚小的岩石上,有一尊巨大的“人面兽狮头像”,这为秘境中的“秘境”--雨崩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位于梅里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特别提醒: 餐 饮/住 宿/购 物 村民吃得很简单,酥油茶、粑粑、土豆就可以是一顿饭了。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者有村民接待站可供住宿,每晚20元。也可以选择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 交 通 游完明永冰川后往南行到西当村,再从西当村骑马约5个小时可以到雨崩村。也可以从德钦县城乘班车直达西当,途中可观雪山,如果天色已晚,可在西当村以南的西当温泉(当地人称"热水塘")住一宿,20元/人。第二天从温泉骑马到雨崩村,骑马的费用约140元。雨崩神瀑、古篆天书等景点距雨崩村还有8公里。 茨中天主教堂 位于澜沧江边的茨中天主教堂,与佛教并存于迪庆高原,同样拥有虔诚的教徒,每周六、日,附近茨中村的傈僳、藏、汉、纳西族的信徒,便到教堂用藏语诵经、做弥撒。 茨中天主教堂原址在茨中村南约15公里的茨姑村,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76年)修建。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德钦县境内发生驱洋教运动,焚毁茨姑教堂。1909年重建,历时12年竣工,至今仍保留原貌,教堂前的葡萄园依旧飘香,教堂的建筑富有异国风味,但又明显融汇了藏、汉等中国民族建筑的艺术特色,虽然它地处偏僻的高山峡谷之间,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未完待续......
|
转自:http://www.sunbala.com/guide-show.asp?id=159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