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迷情丽江,梦游拉市海,醉在"香格里拉"-旅行攻略-深圳火.

[游记]丽江-迷情丽江,梦游拉市海,醉在"香格里拉"-旅行攻略-深圳火.

2007-09-08    57ff.com

2004年末,带着心,我来到了梦中的丽江....
丽江,是能触动人心底最温柔的那份心情,梦幻般的古镇,矫情而繁忙,
闲散而整洁,古朴而前卫温馨浪漫中夹杂着一丝雪山的寒气.....
在丽江---你可以打开自己的心情,不为猎奇和游玩,只为那份身心的和谐和宁静...
在丽江---不需要思想,不需要语言,任何的思想和语言在这里都显的多余...
在丽江---你可以忘却尘世的喧嚣,掏空思想,在这里发呆,试着与古镇的节拍起落...
一,寻梦丽江
04年的倒数第四天我踏上了上海飞往丽江的班机,3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昆明,在机场大厅稍
作停留,便又开始登机了.....
从昆明到丽江的航班上充满了兴奋、好奇的情绪,心早已飞到了丽江....
由于是下午,阳光明媚,空气能见度很高,机舱内的旅客们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俯瞰大地上。丽江在昆明的西北方向,飞机的左舷窗都笼罩在冬季灿烂的阳光里,在如棉花般洁白的云海缝隙里,可以看到云贵高原的土地 ,蜿蜒曲折的地表河流把生息带给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由于靠近横断山脉,所以地形以山地为主,在山间为数不多的空地上,勤劳的当地人开垦出了一片片农田,黄色的山地间点缀着漂亮的绿色斑点,衬托着银丝带似的河流,就象是苗族少女闺房中的挂毯。随着飞机逐渐的向北飞行,单调的云海也出现了些许变化,原来一尘不染的白色也出现了一些破绽~~~
丽江已渐渐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二,丽江印象
到达丽江的时间是2004年12月27日下午,去过丽江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丽江一天中最迷人的时刻。中午刚过,阳光不是很刺眼,但是却送来最暖人的温度,晒得人通体舒泰,直欲就此睡去,长卧不醒。从丽江机场的大厅出来,真正进入丽江的空气,感受到了让我魂牵梦绕的那种感觉,空气很净,阳光很净,我的心情很净。稍微权衡了一下之后,放弃了乘坐出租车的念头,买了票,登上了驶向市区的机场大巴,坐在了第一排,正好与一位丽江旅行社的导游小姐为邻,她是纳西人,一路上听她的介绍听的我如痴如迷,心里一直幻想着让我梦寐的丽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丽江的机场距离市区有30公里,路上要花去半个小时的时间。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驶,我的心情也和飞转的车轮一样,悠悠的飘向了远方。窗外的景色象幻灯一样匆忙滑过,初步的印象是这里很象托马斯·摩尔笔下的乌托邦,一切的一切都笼罩在象黄纱巾一样的阳光里,田里有忙碌的农民,公路边还有闲适的老牛,间或有家养的小羊缓缓地穿过公路,过往车辆都礼貌地减缓速度,等待它们率先通过。这里的所有的事物都从内里透射出一种闲散,但是这种闲散决不是懒散,它不让人讨厌,反而充满了羡慕。有时车会经过一些当地农民自家的院子,我们从半开的院门望进去,会看见一家子和和气气地坐着,聊着些家长里短,这些都是本地的纳西族人,这个深谙生活之道的民族在这里已经繁衍了上千年。早在几十年前俄国人顾彼得就曾经在他的著作《被遗忘的王国》中感慨地写道:“纳西是个简朴的民族,他们质朴的享乐生活已经达到了生活的顶点,达到了人生的目的。”而如今,他们就是这样活色生香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过着他们祖辈也许过了千年的生活,并不因为我这个冒失的闯入者而有什么改变......
三,走进梦中
丽江古城,就这样在我眼前静静地伫立。
天下广大,人的眼晴看不全,看不完,但丽江大研古城是唯一的,天下仅此一城。
纳西话讲大研古城为“英古都”,意思是江湾之处,妄以汉语“伊孤独”转译,所谓伊人,天之涯、地之角,可以遇见,不可寻见,可以梦见不可眼见,所谓孤,遍望天圆地方,此独一处,所谓独,茫茫红尘,仅仅唯一。
这就是大研古城。
古城建城,在750年前,宋元时候,交替之际,有兵荒马乱,有亲人离散,有乱军过后淹没万物的尘土烽烟,在此之际,古城铺落,丽水之畔,有黄金沉沙、有百姓势作的当顶星月。
古城依山顺水,密布的街巷,每逢雨水渗落,五花石的光泽恍如天外。听其声声,有昔日马帮的吆喝哄嚷之声,经古城而进中甸,一路程人烟步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古城存在,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
古城音容,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
古城魂魄,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
纳西人家,有技艺灵动的男人,有聪明勤劳的女人,植养花草,憐如亲人,一生不弃,至于千秋万岁后,古城则在飞花处,清晨见古城,有生火的浓烟,升在空中,来也快、散也快,这样的味道是古城的常景,但流水之间,诗意和生活有距离.
背对玉龙桥,右转,直向城市,面对玉龙桥,右转,直面古城。走进去可以找到不世俗,走出来也可以找到不混浊。
来之古城的人,每人都在这一座古城。将自己感到的感觉搅碎了,那此碎片会飘飘落在古城的小巷中,你和古城便一样唯一,一样美丽。
新城古城的分界是一座石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玉龙桥。在玉龙桥桥头,立着一架大型的水车,这架具有高原姑苏特色的水车是一个标志,来到丽江的人们一般打听“水车”就可以找到古城的位置。听说这架水车是为了纪念纳西族过去常用的水磨而特别修建的,不成想,如今到成了丽江古城入口的显眼标志。玉龙桥横跨玉水河,水车也在孜孜不倦地搬动着玉水河的清流,而这条玉水河,就是丽江。
古城大研镇的血脉。背对玉龙雪山,怀抱玉水河,在山川流水包裹中的丽江古城因形似一方大研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
“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而我现在所处的地方,则是新近落成的新四方广场,从这里开始,眼前面对的,就是那个真正在我梦中出现,曾经遐想却又不得要领的地方了。按下心头的悸动,迈开步子,踏着彩石铺就的古老街道,我一头扎进了错落有致的纳西民居,融化在高原下午金黄的阳光里,融化在了一片“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情画意之中了。
四,揉进丽江
继续讲丽江古城的故事.....
从新四方广场开始,向南进发就会到达古城的心脏四方街,这时的我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右手边紧*着玉水河的新华街和正前方的东大街。由于刚来并不熟悉地形,我们选择了更加宽阔的东大街前行,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可是周围的人群依旧熙熙攘攘,从他们的服装上来看,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均有,大家一起分享着这难得的轻松与闲适。顺着街道前进,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花样繁多。有卖银饰品的、有卖手工艺品的、有艺术家自己的创作作品,也有各种高原特产出售,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看来当地的旅游开发做的工作非常到位,这里的商业气氛很浓,但是决没有到让人讨厌的地步。这些店铺无论老板伙计,都不会主动招揽生意,如果你有意购买他们的物品,那么你度步店内,可以肆意观赏,相中了,老板跟你讨价还价;没相中,您大可以信步而出,没有人会追在你身后喋喋不休。至于那些无意购物,只想在大街上闲庭信步的人们来说,更加是无人打扰,决不会有人当街拦住你的去路,开口推销。这是一种让人很舒服的氛围,一种买卖皆由天意,我自快活逍遥的境界,让人感慨,让人艳羡。

一路上边逛快门按个不停, 我们反正也无心购物,只是好奇心使然,遇见些没见过的物事,必要问个究竟。还好每家店铺的老板伙计都十分耐心,给我们讲完东西的出处来历,我们不买也无妨,大家相视一笑,权当是交了朋友。就这样走走停停,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才来到四方街。与其说叫四方街,不如说叫四方广场,因为它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广场。由于地处大研古镇的中心,所以这里格外繁华热闹,各色人等齐聚于此,逛街累了的、刚刚睡醒午觉的、准备晚上篝火晚会的、象我们这样新来乍到的,马上要离开这里的等等等等,什么人也有。从个体上来看,有装备齐全的背包客、有西装革履的成功男士、有身着纳西民族服饰的老人和少女、也有珠光宝气的贵妇,有看起来还在度蜜月的甜蜜小两口、有一对儿加起来岁数不超过四十岁的年轻情侣、有和谐美满的一家子,还有神情落寞,浪迹天涯的远行者……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原因来到这里,我觉得在四方广场的所有生命能够相逢都是一种缘分。想一想吧,亿万年的时间长河中相逢于今生今世,茫茫无边的红尘人海里际会于此地此处,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说句迷信点的话,那要我们前生修多少功德啊!站在四方广场的人流里,虽然没有人认识我,但是我却充满了回家的感觉,这是一个心灵的家.......
游荡的镜头

四方广场

转自:http://www.57ff.com/huwaizixun/huwaizhongxin/lvxinggonglue/2007-08-03/vafox20135464118610862910304.html1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