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采访中英作家列车之旅(上海第一天) (上海 上海博物馆 游记) |
[游记]采访中英作家列车之旅(上海第一天) (上海 上海博物馆 游记) |
2007-09-09 gaibar.com |
曾经有个算命先生早几年给我算过一个命,出奇地准,他预测我一生的职业、事业、家庭、和将来,甚至预算到我哥哥的去世,两年以后,英年的哥哥就在我毫无准备之际离开了。当我偶然翻看这个命相时,吃惊得心怦怦跳。 最近的一次验证就是2001年我去参加的“艺术长征”。在途中只有我一个人受重伤,导致大部队无法继续前进,整个活动也因为我的腿伤停止了。 倒霉的是,这次“灵感列车之旅”我同样地极为不顺利。 临出来的前一天我的数码相机充电器丢了,里面装着电池,因为还有可能找回来,我就买了个国产的,结果到上海要用时才发现那个充电器和电池是坏的,哎.....花了三百多呐。当时我是在柜台上试用过的呀!于是,顾不得采访作家叶辛了,马上打车满上海地找,好不容易找到了,竟要八百多块钱,也只能买呀,打碎牙往肚子吞吧,反正花钱买教训的事我屡做不止。 最让我沮丧的是,上海电视台不同意让我使用他们的摄像设备采访,而我这次是一个人出来的,并没有带设备和摄像,我随身带的DV不能达到采访标准,英国大使馆也无法帮我通融,因为我们两个台的摄像信号相差甚远,连转录的设备都没有地方找到。 在上海和平饭店和大家集合时,我基本上要崩溃了。千难万险地来的,竟什么也干不了。我完全地无计可施,茫茫大上海,我真到了叫天不应的地步。 一. 匆匆上海 到上海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陈丹燕,她一个人在和平饭店的大堂里,我看过她的照片认出了她,上前自我介绍。她1.60左右的个子,穿着棕色系列的衣服,不知道是不是让衣服的颜色衬的,她面色发黄。略显消瘦,但说话声音极好听,浓浓的吴语,很矜持,慢条斯理的,的确是见惯了大世面的人,她总是表现得处事不惊。在我们寒暄时,英国作家托比也到了,陈丹燕用流利的英语和他说话,倒是让我吃惊不小。 远远地看到一个高个儿的女子站在一边,穿得很时尚,一套牛仔装,牛仔裤上绣着精致的花案,白衬衣竖着领子,外套短牛仔衣,白皙的脸。因为也看过张梅的资料,但没有想到她长得这么高。资料上介绍她今年45岁,但眼前的她,用我很犀利的眼光仔细挑剔,也找不到说明她年龄的痕迹,她最多看上去30多岁。 作者:nn99nn
|
转自:http://www.gaibar.com/zjsh/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549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