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写了还不过瘾,再贴到这里来,嘻嘻。 我的路线是昆明-大理-丽江-德钦-梅里雪山-香格里拉-丽江-保山-昆明。 云南之行(1)——大理三塔 说大理必说三塔,有点恶俗哈。 不过漂亮是真漂亮的,尤其是倒影漂亮,害得我们在此拍了N多臭美照。 可惜大理的美仅此而已,苍山洱海全都没有再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觉。 强烈建议去云南玩的朋友不必把时间耗在大理了,值得去的地方实在太多  云南之行(2)——稀奇古怪的菜 在洱海的小岛上,见识了好多稀奇古怪的菜,这花那花,这根那根,看起来都不像是能吃的东西,大胆尝试后,嘿嘿,发现确实不大能吃。几乎所有怪里怪气的花花草草都很难吃,也是啊,如果真的好吃,恐怕早就变成家养的,也早就不会看着奇怪了。 小岛上的人颇势利,说他们不好吃就翻脸,想上洗手间都不让,后院明明有洗手间偏说没有,想让我们去买门票的风景区上,弄得我们对洱海印象奇差,都太商业化了,传说中淳朴的白族人民在哪里?  云南之行(3)——白族三道茶 很有名的,听起来风情万种,要起价来手起刀落,狠哪,开价一个一道五块,三个人三道加起来就是45块,被我们哼哼一声砍成15块,可是三道喝下来觉得应该一共五块才对,还是没经验,主要是对本地人的漫天要价没有思想准备。 一道凉菜,不知是用什么药材煮的,淡淡的,没啥味道; 一道甜茶,有一点点乳扇,少到近似于无,味道还不错; 一道苦茶,就是一般的大粗叶茶,颇难喝, 丑丑的小姑娘一边上茶,一边哼哼叽叽几句听不清的歌,两分钟三道就完了,才喝了几口就来问可不可以把茶具还给她们,因为又有新客人来了,真把人给郁闷死。  是扎染不是蜡染 在大理喜州看到原汁原味的扎染,把特制的粗棉布用细线密密扎起来,用各种手法来扎,才会产生各种花纹,扎好后放到一口大缸里浸,便成了扎染。看着这扎好的布,感觉像是另一种艺术品。 带我们参观的白族小姑娘很漂亮,这里的姑娘一律叫金花。  喜洲破酥粑粑 这种粑粑据说只有喜洲这个小小的地方才有,才两块钱一个,很大,如果来碗汤完全可以当一顿饭了,咸的,里面有肉馅,非常香、非常酥,非常好吃,比后来吃的丽江粑粑好多了。 据司机说,做得破酥粑粑一定要趁热吃,做得最好的粑粑会酥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把它趁热放在一张纸上,等它凉了,就会变成一堆碎屑,不再成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喜洲算是大理除了洋人街外最值得看的地方了,是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古镇,有很原汁原味的白族大宅,不过也修了一些新的仿古大宅,很倒胃口。  这便是大理最出名的洋人街了,是一条并不长的街,遍布酒吧和小店,如果没有去过阳朔和丽江,这里还是颇有味道的,可是比起那两个地方,小街未免太小。 到底是洋人街,大白天有N多洋人当街坐着,什么也不干,我们边走边看他们,他们边坐边看我们,面面相觑。 我们住在街口的榆安园,一家很有味道的庭院式客栈,小院布置得颇花心思,是那种稚拙的精致,有小亭子,有乒乓球台,有洋人一直坐在二楼房间的阳台上看我们打球。 在洋人街上吃了烤乳扇,第一口惊艳,完全是童年的味道,吃到最后就腻了,难以下咽,只好扔了。感觉颇像我们这样的旅游,专找与自己生活不同的地方,一开始惊艳,结果就累了烦了,急急忙忙滚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哈哈。  顺着四方街一角的小路一直向上走,走过那家著名的“内有恶犬,非爱狗者请勿入内”的青年客栈,再往上,没有商店了,没有游客了,只是普普通通的纳西人家,走几步回一下头,感觉古城被我一点点踩在脚下,挺爽的。 高处的人家门口有牌子,花两块钱就可以到他家阳台上拍照看景,女主人热情地跟上来帮我拍照,狂拍一气。 看到的差不多是整个古城,中间那块没有房子的地方就是四方街,我就是从那里走上来的,大约走了二十来分钟。 再往上走就是古城的至高点万古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