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5年滇西北游记之三、神秘的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 |
[游记]2005年滇西北游记之三、神秘的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 |
2008-01-05 sanfo.com |
-- 第九天(11月27日,星期日) 第九天(11月27日,星期日) 早上7点多起床。云层很厚,拍不到日照金山。一直到8点半,风卷云舒,始终没有露出梅里十三峰的全貌。一瞬间,云中张开一角,露出的卡瓦格博金色的山顶;一会儿,又在云中撕开一条缝,露出五指峰闪光的指尖,让你心痒难抑,这也许就是梅里的神秘吧。 头天晚上没约好车。吃过早饭,我和小吴分别想办法找车去温泉。一对从青岛来的新婚佳丽也要去雨崩,男的是小张,女的是小肖,多了两个新伴。 10点钟,坐上找到的面包车出发去西当的温泉。飞来寺到温泉的直线距离不到6-7公里,但是要绕到很远的地方再回来,还要过澜沧江,距离60-70公里,需要2个多小时。让我想到北京的交通,虽然是一马平川,就因为不允许左转弯,有时明明目的地就在旁边,偏偏就过不去,经常要绕出去3-5公里。想想这里,一切都释然了。车费一共150元。 随着时间临近中午,云层渐渐吹去,梅历十三峰逐渐都看得清楚了。在白云衬托下,显得是那么威严、庄重和深不可测。在前山和村落的映衬下,马上就知道了为什么雪山是他们的保护神。难怪藏民视梅里为神山,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他。 昨天晚上在梅里往事吃过晚饭,看了一个纪录片,讲述的是中日登山队失事的故事。91年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其中13名日本人和4名中国人),在登6740米高的梅里主峰卡瓦格博时,遭遇暴风雪全部遇难,从西藏赶来的中国最好的登山队连一点儿失事队员的东西也没能发现。96年日本人再次来到梅里雪山,当地藏民跪在地上,睡在桥头,阻止登山。日本人祭奠完91年遇难者后,发誓说宁死也要登上主峰。当登到离主峰顶点不到200米的时候,接到气象预报,说有一股强大气流自印度洋朝梅里的方向飘来,日本人不得不放弃登顶。而当日本人撤离到大本营后,气象预报说那股强气流快到梅里时转了个弯,飘向太平洋去了。日本登山队的体力和决心彻底被打垮了,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2000年政府发布禁止攀登梅里雪山的禁令,这是我国第一部因为宗教信仰颁布的禁登令。 梅里雪山的收费处设在澜沧江江边。过了收费处和澜沧江,向右去明永和斯农冰川,向左去雨崩,从雨崩去冰湖、神瀑和神湖。经过西当村,往前不久就是设在半山腰的温泉。从温泉开始就没有公路了。 到达温泉的时间是中午12点半,在温泉吃了午饭,开始上山。在温泉遇到近二十个从昌都来的藏民来转经,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砍柴取火,埋锅造饭。 温泉的海拔2700米,温泉到这个山的垭口12公里,高度3700米。从垭口到上雨崩5公里,雨崩的海拔3200米。这段路原没有估计到它的难度,背包有20公斤重。 离开温泉不到几百米,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一个70度的山坡,上得我心都跳出来了,脚底板都变了形,这才是开始呀。背包越来越沉,几乎上不了50米的高度就得休息一下。还好,有小张帮忙,两个人换着背。离开温泉半个多小时,遇到几个下山的人,终于忍不住请他们到温泉帮我们租一匹马来驮行李。我们一边继续背着包上山,一边满怀希望地等着马的出现。转经的藏族人一个个从我们身边走过,在我们前面消失。 马还没有到,我们还得咬着牙继续上山。 突然听到后面有发动机的突突声,我觉得像是拖拉机,小吴认为是伐木的电锯声。声音越来越近,果然是辆拖拉机,上面坐了七八个人,跟着也有七八个人,遇到有坑的地方找石头垫起来,遇到高坎过不去或者一边轮子要掉下山,全部跳下来抬着拖拉机过去。再走,一边是高坡,一边没有路了,砍树修路也要过。看得我们几个目瞪口呆。后来过了垭口,下山的过程中,发现一条很陡的下坡路,上面竟有拖拉机开过的车辙,不敢想象它是怎么冲下去的。 一个50米的高度被征服了,又一个50米的高度被征服了。马始终没有出现。 好在我们已经到垭口了!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登到了最高点。完成了泸沽湖和虎跳峡的徒步旅行,原本在梅里准备休闲腐败一把的,没想到这里比虎跳的难度还要大,而且一次更长距离的徒步才刚刚拉开序幕。 到垭口的时间大约是下午5点多,四个人吃了点东西,喝了点酥油茶。为了赶在天黑之前到达雨崩,找了一匹马,花了20块钱,把行李全部交给了马。当地人说从垭口到雨崩20分钟就到了,我们紧赶慢赶,忙里偷闲地再按几下快门,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雨崩上村。 西蒙建议可以住在阿茸老师家里。到了村子口一打听,往村子里边走一点就到。阿茸老师不在家,有一个像是城里来的姑娘让我们先在他们家坐下休息,等阿茸老师。 后来聊了起来,才知道这个小姑娘姓徐,是阿茸老师在城市里找的来这里做义务教育的老师。小徐老师是江西人,原来在上海工作,在网上看到阿茸老师招募义教,就辞了上海的工作,来到雨崩。雨崩上下两个村子有35户人家,十几个孩子,分两个班,小徐老师教语文和数学。阿茸老师家里给她提供食宿,小徐老师不拿一分钱工资。原想小徐老师来这里作义教,至少可以天天欣赏美丽的梅里雪山吧,她说天天看已经看得没有感觉了。 其实过了垭口就没有手机信号了。雨崩没有电,每一家都是自己用柴油发电,卫星电话只能接,不能往外打,电视也需要用卫星来接收。从雨崩去哪里都很不方便。条件的艰苦可以想象。 晚饭上来了,小碟子装的几个菜,除了一份尽是肥肉的腌肉外,就是几个简单的小菜。小徐老师解释说阿茸老师家里专门做饭的阿姨今天没在。一天的疲劳和饥饿,每个人都吃了3-4碗米饭,把菜吃得干干净净。 吃饭的时候,阿茸老师回来了。 吃完饭,和阿茸老师商量如何去大本营和冰湖。阿茸老师建议我们骑马带向导,根据他的介绍,从上雨崩到另一个垭口大约要走三小时,过了垭口走半小时到大本营,再走一小时到冰湖。感觉比今天的行程要容易,明天也不会带很多行李,马就不要了。 行前做功课看到一些驴友写的游记说很容易迷路,决定还是请一个向导。虽然有GPS,不至于找不回家,但真要迷路了,会浪费很多时间的。 安排好行程,又了解到垭口和大本营那里没有任何人,所以不会有任何补给。需要带几个饼,每人煮了两个鸡蛋。路上虽然可以找到山泉小溪,喝起来也没有问题。但你想要喝水的时候再找就来不及了,所以也要带好水。 盼着明天去看大本营和冰湖。
|
转自:http://bbs.sanfo.com/printpage.asp?BoardID=4&ID=493132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