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印象.香格里拉 |
[游记]云南印象.香格里拉 |
2008-01-19 sina.com.cn |
香格里拉 从丽江出发,我们一行兴奋地乘车赶往向往已久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藏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英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县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原名为中甸县,是州府所在地。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中国西南部藏区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格里拉”始终是世人所神往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认为,香格里拉就在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2001年国务院批准迪庆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有5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上车子在溪流峡谷和崇山峻岭之间盘旋爬行,地势呈直线上升之势,海拔越来越高。车子进入藏区以后,沿途风光明显变化起来。路边一座座一人多高的葫芦状白塔和玛尼堆随处可见,顶上线儿串着的五颜六色小彩旗在迎风飘动。远处,广阔颓黄的草甸正在渐渐的泛青,牦牛、山羊在悠闲自在津津有味地嚼着青草,山边外观呈梯形的藏式民居散落分布,不少房屋用木板做瓦,家家屋项上都插有黄色的经幡。藏民基本上都信奉藏传佛教,屋项的经幡写满了六字真经,每当风儿吹动经幡一次即代表着主人诵经一次,以祈求上天保祐家人平安吉祥。 赶到香格里拉县城已经傍晚七点多钟,但太阳仍然跟内地下午四五点似的,高高地悬挂在西方的天空,这是高原经度和海拔造就的特有景观。香格里拉县城是迪庆州府所在地,城区面积不大,整个建筑呈现内地城市八十年代末的风貌。因为今年恰逢迪庆建州五十周年,州府正在进行以兴建一个庆祝广场为中心的城区大改造。中心城区的行人并不多,建筑楼层大多为四五层。在扎西德勒大酒店匆匆用过晚餐,我们按照导游推荐的安排去城郊参加藏民家访。 我们家访去的并不是地道的藏民家庭,而是当地旅游部门开发的一家藏民式家庭接待点,一开始我就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这是一幢并排六开间的两层藏式楼房,每根屋柱都粗得一个人双手抱不过来。一进院子,一排四五个身穿藏袍的姑娘小伙就上来敬酒献哈达,把我们迎上二楼。二楼的正中大厅面积足足有两百个平方米,四周好几排长条桌椅围成一个“回”字形状,周围是游客落座的地方,中间是藏民表演的场地。我们落座的时候人还不多,条桌上一盘盘地摆满了炒青稞、奶酪片、酥油茶、青稞酒和大麻花,大家一个个新鲜稀奇地大口品尝起来。奶酪片酸得入不了喉,青稞酒相当的烈,酥油茶酸腥得喝不下第二口,倒是大麻花脆甜可口,炒青稞焦香扑鼻。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客人基本到齐了,一百多人把四周坐得满满当当。藏家的扎西(小伙)开始放声高歌,卓玛(姑娘)开始翩翩起舞,老人开始耸肩逗趣,四周开始端上千元一只的烤全羊、烤乳猪。这里的氛围与家访完全无关,倒是很像一次藏族烧烤推销演唱会,歌舞心浮气燥,烧烤端进端出。我们没有在烧烤上投入一个子儿,大家趁着与姑娘们手牵手大联欢的时机走出座位,蹦蹦跳跳之后就溜回了酒店。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赶往普达措国家公园。导游对“普达措”的解释是:普渡众生,到达彼岸,藏湖称措。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生态公园,园内雪峰、密林、草甸、湖泊古朴悠静,天然纯真。观光客车在园内绕一圈有七十公里路程,面积六十多公顷的碧塔海是其中的核心景点。藏语“碧塔”是栎树成毡的地方。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我们拒绝乘坐游船,顺着湖畔高架的栈道步行了八公里。栈道下细浪轻拍,鱼儿成群,旁边栎树垂须,尤显远古,远处成群的牛羊悠然徜徉于广阔的草甸上,天边皑皑雪峰隐隐可见,湖光山色由此相映成趣,令人如痴如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65d0d001000b7h.html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