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十六)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十六)

2008-02-10    sina.com.cn

在坝子中有一只陶罐

文/高星

从中甸出发,沿214国道首行在K2020公里附近的公路下方,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明显的坝子。云雾缭绕,一片藏式的房屋若隐若现,缥缈的如在天宫,太阳把云彩与大山的阳影一会儿投在坝子里,一会又移到坝子上,像舞台的灯光,充满神秘。似乎一朵云彩就可以将之遮掩,显得十分幽静,这就是汤堆镇。这个盛产黑陶的村镇,有六个自然村。由于这个村镇紧邻公路,交通便利,使许多人都走上了治富的道路。遥想当年,茶马古道经过这里,想毕也是马蹄声声,马铃钉铛吧。

就像所有的民间艺术家一样,孙诺七林也早已习惯了接受外来人的采访,而且汉话说的也不错。在村中一幢新建不久的坯木结构的藏房前,双手沾满泥巴的孙诺七林在门前迎接着我们,上身陈旧的灰色西装上也沾满泥巴,而沉稳的面部表情也明显地区别于普通藏民的样子。

他把我们带进了二楼的一个不大的房间,屋内光线不强,十分昏暗,一缕阳光从右侧的窗户照进来,形成局部的光,让屋子里的陶器投下幽黑的影子,而受光部分形成金黄的暖色,像油画静物一般,而孙诺七林也像一个陶罐一样,置于屋中,十分合谐。

其实这间工作室除了孙诺七林的几件平成品的陶器外,几乎一无所有,显得十分空荡,也十分安静。一块厚实的围腰,覆于他的双腿,让我们只能看到他的上半身,身子被虚化后,就更突出了他们的那双时刻在运动的手。他一直埋头做着他的活计,沉浸于他的创造之中。偶尔抬起头来回答我们的问话,总是简短而又含混,神情苍茫,似乎有些不情愿。

孙诺七林介绍说:他已是祖传做陶器的第八代传人了,12岁时上完小学三年级后,便回家和父亲学做陶器,藏族话管它叫“泽坝”。在整个中旬,只有汤堆一个村子会做。村子中原有23户人家做陶器,而眼下已剩下没几户了。

孙诺七林有四个儿子,只有老大和他一起做陶器,而老二是木工,老四在跑运输,这俩个儿子干得都是挣钱的活。老三先在北京高级佛学院上了两年,后在中旬松赞林呆了几年,眼下在拉萨的哲蚌寺修持。家中精美的经堂、木雕出自老二之手,而堂中的许多经书是老三从北京带回来的。孙诺七林现有6个孙子辈的孩子,最大的已十四岁,其中一对孙女,还是双胞胎。但他们谁也不关心爷爷的手艺。

孙诺七林和大儿子做陶器,一年能有一两万的收入。他家的产品远及美国、日本、瑞士和印度,订货最多的是台湾客商。尽管如此,他依然以销售给附近的藏民为主,因为他并不热衷于生产工艺品,或是城里人使用的花瓶,烟灰缸一类的产品。同样,孙诺七林不管外人把他的产品当成什么艺术品,只是依寻着古老的土法,继续地做着。一是他的产品价格非常便宜,就是生活用品的价,并没有因为他是名人而把价钱提的高高的,二是他的产品依然保持着简洁粗犷的形式,这点是非常难得的。而在一些饭店,旅游景点出售的黑陶器,价格昂贵,而且图案现代繁复,十分媚俗。

我问孙诺七林想没有想过搞机械化或成立什么公司一类的流水线生产的问题。他介绍说汤堆在1975年至1980年时,社队组织了二十几个人一起做黑陶,数量很大,年产几万件,但质量十分差,最后不得不停产倒闭,后又恢复的个体作坊式生产。他说,手工手工就是手做的区别,我的产品好,就是我们这双手做的好,而不是别人的手,这怎么能大家的手合一块呢?这话说得真好。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ndb.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