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二十)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二十)

2008-02-15    sina.com.cn

青稞架可以背负太阳

文/高星

中甸藏区风光的一大特色,就是置立在大地之上的一座座青稞架。每到九月,青稞收割之后,藏民们把青稞纷纷搭挂在地边的木架上,将潮湿的根须逐渐晒干。

北方汉族收割后的麦子,一般是落摞起来麦垛,或是在场院里摊开来进行凉晒,汉族人更注重的是守护和遮掩,中甸的藏民是在原野上耕作的农民,他们的气势是开放的,暴露的,他们将丰收的粮食全部挂在木架上,向着太阳展示,向着蓝天歌唱。

那粗犷结实的原木,经过大刀破斧的处理,靠自身的卯榫结合在一起,将伟岸的身躯伸向蓝天,白云也可以被它网住。而秋天的青稞架上。搭挂着金色的青稞,青稞贴近木架,十分的亲切生动,它们同样来自土地,同属于大地的植物,如同一同站立在大地之上。

青稞历来为藏区主粮,约有1500年种植史《随书·附国传》载:“其土高,气候凉,多风少雨,土宜小麦、青稞。”据《中甸县志》记载:中甸农业一直都延续着传说农具,有铁犁,耒耜、木耙、木耖、木锤、铁耙、铁锄、镰刀等工具耕作,使用连枷、水磨、水碓、水碾、旱碓、柞臼、手磨脱粒加工。其中薅锄藏语称“鲁拉”;割镰藏语称“刷”;砍刀藏语称“史弄”;拉板藏语称“呀洛”;、背篮藏语称“昔波”。而机械种植是近些年来的事。

当我站在宽大的青稞架下的时候,闻着青稞的芬香,如同进入了一本打开的《农政全书》那书中墨线的版画插图,让我在蓝天之下一一对应寻找,我一边贴近历史、一边贴近自然,时间在我的背后,也变成了一张静止的脸,太阳和月亮是时间这张脸的一边一个脸蛋。

在中甸,我不止一次地爬上一青稞架,这种冲动,暗示了这种生命的本能,我是否也可以经过一次次彻底的晾干的过程,我也需要寻找支撑的力量,让风和阳光刺穿我的胸膛。

站在青稞架上,我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受虐的姿态,我是否能够背起这沉重的青稞架。我想到了耶酥头上的荆棘,荷马手中的木杖,亚里士多德额头上的伤疤,宗喀巴腰中黄色的布带,尊敬和思想在这一刻全在青稞中腾空而起,就像朝拜神山的藏民手中晃动的银器,喷出如金子一般的青稞粒,在阳光下如雨点一般。

月亮下马邦的马匹咀嚼青稞的声音,如同咬碎刚刚沉落的星子,我坐在藏民的火炉旁,跳动的火让我迷失。主人轻轻轻地从银制的皿钵中倒出一杯青稞酒,我如同受洗一样,弓身接过酒杯,这种姿势是为了让酒进入我凡俗的肉体更加顺畅。

这时候,我想重新站回到青稞架下,让它的投影淹没我,让架上的青稞直接进入我的心脾,让我手中的木碗,直接呈现月光下的青稞酒,那是大地的血是凝重的雨。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ob5.html1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