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四十)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四十) |
2008-03-08 sina.com.cn |
香格里拉与康巴地区 文/高星 我很早就有了对康巴汉子的概念。这次在梅里雪山下的飞来寺,我遇见了一位康巴汉子,那一双有神的眼清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当我要为他拍照时,却再也找不见他了。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康巴汉子。 旧时西藏为卫、藏、康(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翼,下多康六岗,“多”是安多地区,指青海黄河源头)即青海、甘肃藏区。“康”即由四条大江拱峙的六个藏区,又称“四水六岗”。三部,康为其中一部,又称唐区。其中致包括今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川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内的广大地区。居住在康区的藏族自称为“康巴”,使用藏语中的康方言。康西上部叫“康唯”,康区下部叫“康麦”,在今察雅,左贡,芒康及云南西部地区。 很早之前,迪庆就是吐蕃的陈兵之地。据史料载,迪应一带的藏族,是唐代以前就居住在那里的白狼、木、姐羌等氐羌民族,以姐羌为主结成为的结塘郭落。唐贞观八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传播其宗教到康巴地区,占领了结塘即今中甸,并逐步同化了当地土著和外来居住者,成为了迪庆境内的藏族先民。 迪庆是一片既与西藏宗教文化紧密联系,又与西藏本土有着许多差异的藏区。尽管在西藏至高无上的藏传佛教向周边地区传播,但到达康巴地区时,其强势已有所减弱;康巴藏区江大谷深,交通阻隔,藏传佛教的传播,基本上只能通过茶马古道进行,局限在茶马古道沿线,成带状分布。在更广阔更偏僻的滇西北、川西北山区,依然保持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如更为古朴的笨教。 作为游牧民族后裔的藏民族,性格粗犷,剽悍。而康巴藏人更多地保留着他们远视的游牧特性,享有更多自由,也更善于享用那种自由。由于较少受到宗教的抑制,某些古藏人的气质,也就得到了更多的保留和传扬。康巴藏人或许是因为融合了多种民族的基因结果,故大多身材高大、体魄健壮、英俊潇洒、性格坚毅、善于吸纳、聪明智慧,不仅有魁梧的体魄,还有健壮的灵魂。 八十年代,陈丹青的西藏题材油画组画,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画面中的康巴藏人都四方大脸,皮肤红褐,顶天立地,吃苦耐劳,一种大无畏的气质弥漫在画面之中。 有人说藏区藏人在自然面前对神早已臣服,而南部少数民族的宗教落脚点又都是在人而不在神,康巴藏区的藏人正好处在这二者之间,是藏文化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处,康巴藏人是同时生活在神与人这两个世界,神性与人性时刻随环境而区别显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wv2.html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