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四十二)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四十二) |
2008-03-11 sina.com.cn |
香格里拉与苯教地区 文/高星 苯教是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也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有的说苯教源头是西方“达瑟”(古波斯),有的说是东方藏地“象雄”(阿里),但其文明早已失落于悠悠岁月的迷雾中,在广大藏区形成了藏传佛教一统天下的格局,只有在藏川滇交界的地区,苯教文明仍有存留,像不灭的火焰,熠熠之光辉。 苯教以“ ”雍仲为教符,它是多神崇拜,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雷霆、雪、雹、山川、陵谷、土石、草木、禽兽,乃至一切万物、幽灵巫鬼,以祈福禳灾为事。苯教以跳神舞、祭祀、占卜、念咒、驱魔为主要的仪轨,把宇宙分为三界:神、人、魔,构成原始崇拜的特色。 吐蕃王朝建立后,特别是松赞干布征服象雄后,转为崇信佛法。为保障权力集中,采取兴佛抑苯的政策,在以后的长时期内,佛苯相互争斗,最终佛教占有了广大西藏地区。 公元7世纪,吐蕃势力南下,在军中推行“苯教师”制度,苯教遂在川、滇得到发展。8世纪后,吐蕃王朝兴佛灭苯,被流放的苯教徒有很多来到了藏滇川三省交界的古贡、察隅、芒康、德钦、中甸、维西、丽江、宁蒗、木里、德荣、德格、乡城、稻城、盐源、阿坝、九寨沟等藏族、门巴族、纳西族、摩梭族、普米族等住区。这些地区青藏高原的延伸地带,群山连绵、水草丰茂,是自古以来的藏、滇、川民族走廊。这一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很适合西藏苯教转移到这里传播和发展。而且距西藏属于边沿地带,不易受到佛教的驱使。如今西藏的苯教濒于绝迹;但滇藏川交汇地区尚有苯教残余及其演变的众多支系。 云南中甸现今还有极少数的苯教徒,他们没有寺,系为父传子承,主要职能是为本村寨举行禳灾仪式,如消除雹灾,举行祈雨仪式,并为村人主持丧葬仪式。云南的苯教徒很重视自身修炼,习惯到僻静的岩穴内独坐修炼,并经常转苯教经堂念经,而纳西族、摩梭人的东巴教中渗透了大量苯教文化。中甸白水台也成了苯教教徒朝拜的圣地,而白色也成了东巴教苯教崇拜的颜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xkh.html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