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去年五一节去香格里拉的游记(2) |
[游记]去年五一节去香格里拉的游记(2) |
2008-06-27 sina.com.cn |
放下行李,淑娟也跟我说,好像这趟千里迢迢出来得并不值得,本来打算去西藏,这回要考虑一下了。我也暗暗有了同感。出门旅行了那么多次:新疆、俄罗斯、南韩、泰国、阳朔、海南、龙虎山.......似乎这次最没有令我感动之处,难道我们真的老了吗?云南可是彩云之南,多少人神往之地啊! 晚餐就在客栈吃,只能吃火锅,倒是有菜牌,但炒菜一点一个没有。可能是因为在高原,菜总觉得没熟。我倒想多煮一会儿,可是众人速度快,我等太久的话,他们全吃光了,我只好也冲锋啦,哪管它熟没熟透呢!哈哈! 老马和小母的装备非常齐全,光是相机就有一部光学的和一部数码的,连手机都经常拿出来研究拍照效果,属于旅行得有滋有味的人,已经入了门的摄影发烧友。所以他们会不时地指点我们的拍摄技术,特别是晚上,马还特意给我讲了半天我的数码相机该怎么用的问题,我发现我的相机虽然不专业,居然也还有许多功能啊! 现在已经是23:13了,他们都睡了,明天我们将去明永村看冰川,据说还挺辛苦的,只坐一个小时车就可以到,可是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 现在我正坐在季候鸟酒吧里,点了一个酸奶水果,高原上的酸奶很正,水果似乎是罐头水果,周围的人很嘈杂,打牌、大声聊天,我挑了个背靠火塘的座位,写下这些东东。早些儿回去睡觉。明天争取也能写点儿。 5月3日 于雪心园,季候鸟酒吧旁 早上5:30就起床了。要看卡瓦格博峰的日出。听说,要运气好。当地人说,有福,才能看得到的。 淑娟一起来也没刷牙洗脸,就跑出去了,然后兴奋地回来说,满天星斗,卡峰上漆黑的天空中隐约地闪着光,神秘的光。待到我洗漱完毕也出去时,天空还有星星,月亮也还在,弯弯的,弧形特别完整,真的与我们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渐渐卡峰四周的山峦开始露脸了。只是墨暗墨暗的,只有卡峰的尖尖是白白的。 要6:36才日出。隔壁有家梅里客栈,其实就是由民居改造的饭店。一伙人在围着火塘吃面饼和酥油茶。一个藏民老太太在无声无息地烙面饼,面饼足有三分之二个脸盆那么大,但她的酥油茶是用电壶打的。 其实酥油茶我当年在青海也吃过的,今天早上却觉得特别好吃(老板也说电壶打的酥油茶好吃一些,但不知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呢?)早已在吃的是一班驴友,一名来自海南的40来岁的男子告诉我,他已经是第三次来梅里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日出。他还告诉我高原反应吃去痛片和芬必得就行了,很见效,难怪! 他们这帮人每次黄金周都结伴同行,专找别人不去的地方去游。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所以我要学开车啊! 早上起床时其实我还有点头痛的,但吃饱喝足后,我已经忘了这事儿了! 出门再看,还没有出太阳。淑娟搁不住卖香、经幡和松枝的妇女的劝,花了30元买了一套放到香炉里去烧。这样的人还真不少,我们这面整个山峰烟雾缭绕的,呛得眼睛不住流泪。 光线渐渐强了起来,天也慢慢蓝了起来,人越积越多,噪杂一片,我真担心会惊走山神,不给我们看日照金顶。但是,那一刻还是来了! 当卡峰的尖顶由白色变成金色,而周遭的雪峰仍是白色,白色的周围偶而而环绕着一些白云,再往下居然是翠绿的山腰或山脚,那种美令人屏息静气!好些人忍不住:“噢!--”地大喊起来,好些人不由自主地大叫:“好美啊!” 我们真的痴迷了!我知道自己的canon A95拍不出多专业的照片,也知道自己的DV并不是多么地高级,可是我们还是忍不住拍呀拍,只想把这一刻留下,一辈子不想忘记! 难怪藏人会敬奉此山为神明,当他们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不见太阳而只见卡峰的金顶,四周却白茫茫一片时,当他们在贫脊困苦的环境里看到这么壮丽的景色的时候,当他们感受到自己对无能为力的时候,自然会向这样一种奇景皈依,奉它为精神上的依托,就连我也会觉得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呢! 只是它成了一种风景,周遭的人太多,喧哗的人太多,烧松枝的味儿太浓,坏了我的神经与心情。 很冷,我是个怕冷的人,不过对这日出景观,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母、马照旧是专业的摄影态度,马找到一家小店的顶楼,支起三角架来等待拍日出,但他的三角架不能仰头,虽然拍了但不太满意,与老李司机约好明天借客栈老板的三角架再拍。 淑娟要赶回中甸,她5日的飞机回广州。李司机把她送到德钦去坐班车,临行前她说,看了日照金山,不枉此行了! 从此我们是三人同行了。 上车了,我们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向明永村开去。一路精神不错,听李司机介绍当年中日登山队的事情。按今早在纪念碑(正对梅里客栈的山坡下立的)上的记录,是1991年1月4日的事情。(那上面所有日文及日本人的名字都被人刮得一道一道的,很不清楚了,当时看了心里怪不舒服的:逝者已矣,再抗日也别在这种事情上体现吧?但到了太子庙才理解了这事情的缘由)。后来有个日本人在明永住了5年,每到夏天就雇请明永村的人到雪山上去背登山队员的尸体,找到了十五具,还有两具未成功。但所有的日本人都找齐了。这种执着令我们三个人感叹不已,这就是日本人,怎么会不可敬不可怕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158e4010004wa.html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