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游记:夏季又到五指山(下)

[游记]原创游记:夏季又到五指山(下)

2008-07-22    blogms.com

作者:萧1609 出自:萧军庄园浏览/评论:34/0 日期:2008年3月5日 19:03

这次我驾车环岛,首站选择西部线洋浦港,然后插入中部由儋州顺势下去。一路途径蓝洋温泉,松涛水库,穿越黎母山脉与五指山岭之间狭长的盘山地带,于五指山腰部盘旋,再由五指山旋途而下至琼中黎族原住民区域,然后抵达五指山市——过去旧称“通什市”,然后夜宿保亭七仙岭,翌日翻山涉水过桥涵,寻小道渡川入陵水县椰林岛,再北上借道万宁赴博鳌亚洲论坛,再探万泉河入海口之奇观处。是夜,下榻琼海市侨联,倘佯在万泉河革命老区的热腾腾的马路上,感受着城市虽小却人口稠密,建筑虽旧却民风淳朴的城市街井。

天亮了,前往娘子军革命纪念园地参观,道别了一群红军小战士的身影,道别了“国宝极人物”——三位娘子军耄耋老人,最后驾车一路风尘回到采风的最后一站——海南省会海口市。
这次全程前后8天。岛上行程约1500公里,五宿六日,日夜驱驶,每天驾车不下8小时。虽然开车有视觉疲劳,精神却是亢奋的。为什么?因为车轮所到之处,满窗外视野皆蓝天、白云、苍山、绿水、密林、清石;打开车窗,满鼻子呼吸着山林气息,负氧离子严重灌入,整个人完全置身在原始生态的环境里,生命活脱脱浸泡在充足的大自然氧吧之中,想不延长寿命都难!
小时候,我从《人民文学》刊物上读到著名作家臧克家写的一篇散文 —— “通什的五彩路”。其中有段文字,描述了由通什通往保亭黎族自治县的盘山公路之情节。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跟随作者的文字,把我的想象带到了高高的五指山,坠入了长长的通什河,游离在勤劳、淳朴、忠厚的黎民阿立与邬麦夫妇的古老传说之间,由阿立夫妇五个儿子垦殖的故事,演义出今天“五指山峰”故名而来的真实地名。作家笔下描述的那段红土泥沙公路一直是山里黎寨乡民憧憬幸福的喜悦之路,是一条五彩路。

这条路,1953年开修59年竣工。过去四十几年,这条路只有狭窄的单行车道可行。可今天,我的车轮底下却铺上了厚厚的水泥路面,鲜艳、醒目的黄色分界线标志着可行双向车道;紧靠山崖一侧的路边,砌上了水泥石礅,一路护路石堤;“Z”字型路标,警醒的竖立在每个转弯道口。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安全警示条件,从“五指山市”往“保亭镇”60余公里的山腰路上,我估算着大约有80余个“重复急转弯”标志牌,平均每公里1.33个,有的急促路段,连续竖标3 到4个,有的转弯道口呈80——90度急转坡势,稍不慎行,便有车毁人亡的事故出现。车子下山开久了,耳鸣、目旋、头晕。就是在这样的险势山道上驾车,我一边小心谨慎,一边耳鼓里仍然伴听着车厢音响里传递出来的民族旋律的乐曲和歌声。
是的,在整个海南行程中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国道、省道、还是乡村小道,还是山林之路;是新型拍油路面,还是簇新的水泥路面,还是红土泥沙路面;是急驰、崎岖,还是颠簸、盘旋,反正大自然与音乐一直包围着我,让我处在兴奋、紧张、小心翼翼中又获得了放松。

儿子是学音乐的,曾经问我:“爸爸,你知道最能解除疲劳的方式是什么?—— 音乐!”
是的,我不但从音乐声中缓解了紧张,还从音乐的不同的旋律中获得了心灵感应与思维启示。人类之所以世代繁衍,除了本能,还有就是追求人类给自己不断设定与修正的理想目标,以至达到人类最后必然王国的最高境地。

本次海南行,让我把所见、所闻、所访、所记录的一切文字统统凝聚了起来,升华到了另外一种意境认识。
是的,我驾车不断地驶向前面的新目标,也随后撇下了一路的风景和音乐之声。我从长途自驾车中不仅提高了车技,锻炼了意志,提升了耐力,更难得的是让生命融进了大自然感受那种自由、欢快和一种宽松喜悦!开车行在海南要用一个字来结束 —— “爽!”
过去的五指山,辟出了一条“五彩路”;今天的五指山又复修了“五彩路”;不管是过去的五彩路还是今天的五彩路,都是通向人类未来幸福天堂的五彩路!


话说海南,人们一定向你提出那里的阳光、大海、空气、椰子、胶林、五指山和万泉河如何……
和大陆的阳光相比,海南的阳光确是不一样。海南日照一年约300天,天天阳光灿烂。最热天的阳光照在人们的肌肤上虽有灼的感觉,但和内地相比,尤其和西部高原的阳光去比,它的灼是没有皮肤被强烈撒裂的感觉,皮肤上的水份也不会干竭。如果你从北方的严寒季节到海南来,当你踏上海南土地的那一刻,你会顿然觉到海南的阳光温暖如春,从而会使你一下子禁不住要大声直呼:啊,幸福的阳光就在这里!
大海,是海南的独特优势。来到海南,只要走到哪处岸边都能见到海的影子。如果你想亲临大海,深入大海,也十分容易,乘一会儿船就到了,伸手就可以掬及了。所以在中国版图力,海南有最优质的海滩,最优良的海港,最透明的海水,最纤细的海沙,最稀贵的深海海洋生物。等等有关海的一切,会让人无一不处处领受到什么是中国南海的壮阔、无边和美丽。

如果一个人曾经到过北方,见过北方的海的话,那么可以说得不好听一点,北方的海是内海,它的海滩是淤泥冲击而成的滩涂,要么是礁岩,要么是大陆架的海底延伸,即便有沙的海边,周边也受到陆地的牵肘视觉上并不壮润。但是,当你来到海南,见到了海南的外海,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外海的魅力:一望辽阔,无边无际,浩瀚而不受约束的放纵,它的力量与洋的力量汇合一起,时时会掀起无数次的海洋风暴,震撼地壳,震撼人类,让听闻者百步之内内心深处感到恐惧与严历!所以人类对海洋格外小心伺候又格外宠悻。
海南的空气,是海南的阳光和海南的海水揉和一起制造出来的。如果翻开海南报纸的版面从夏季(四月)开始,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几乎是读不到有关阴霾、杂尘、灰质以及有大气污染什么的警示数据,负氧离子非常高。这说明海南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辈子不缺水,不乏优质新鲜空气,也不缺少灿烂的阳光。
那么海南人缺乏与稀少的是什么东西呢?


在海南,热带作物中有两种植物最惹人注意:一个是椰子树,一个是橡胶树。据说,这两类植物都是海南侨民从海外携带回来种植在家乡的土地上,然后世代依存繁衍下来的。还有一说,椰子是从外海漂泊过来的,因为海南的气候环境适宜它,所以很快落地生根长树开花结果,成了海南一道外来移民风景线。不管哪种说法,反正椰子是由野生到人工种植,很快成了海南人的一项重要经济支柱。

椰果有三种品类,许多大陆人不会知道。一种是红皮的叫“红椰”;一种是黄皮的叫“黄椰”;还有一种是青皮的叫“绿椰”。前两者少见,只生长在万宁以南的地方,黄椰更是少有,是引进马来西亚的品种。青椰呢,才是人们最常见的普通一种。

“椰子”两个字,最早见于中文的历史是在《司马相如上林赋》。明代李时珍也诙谐地诠释椰子为“取于爷义”,而有文字记载海南椰子的种植是在公元前110年的汉朝。所以,《上林赋》中把椰子称之为“胥邪”或“邪木”。
然而,目前中国的椰子90仍是“土族”,生长期长,产量低。经过科研人员的长期辛勤劳作,引进和改良,杂交成功了“78—F1”品种,单亩产量显著提高。据统计,全岛种植68.6万亩,产量2.26亿个,历来文昌地区排第一,琼海第二,陵水第三。我这次上的椰林岛,位于陵水县城东部,岛上面积1平方公里。我采访的一个土岛居民是个青年人,26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男一女。他告诉我,椰林岛的正常产量一年两季,每季2~3万个,椰子的市场采购价最高1.20元/个,最低0.90元/个,如果受台风侵袭,损失一季,全年就要减半。所以岛上椰林乡居民不完全靠出售椰子为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出海捕鱼补贴,每次捕鱼回来有三两千元的收入。所以整个椰林乡的村屋,乡民们的衣着、面色,看去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只是在黧黄色的脸上,从贫困和朴实的衣着上,看到他们仍然表现出乐观、积极、向上。
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原广东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李自立教授先生,1980年到保亭黎寨采风之后,写下了《椰林迎春》小提琴独奏曲,创作了《黎家代表上北京》舞曲。还有同在八十年代由广东民族歌舞团,现改名南方歌舞团创作和编导的《草笠舞》、《喜送粮》、《胶林晨曲》等,系列海南黎族歌曲和舞蹈曾经让人们从他们的舞蹈与乐曲声中,感受到了来自五指山涧与万泉河畔的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
如果说椰子是海南人民经济生活的一项主要支柱,那么被喻为工业黄金的橡胶,更是海南工业发展的一项独特产品。全国70的橡胶产自海南,而橡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项重要战略储备物质。由于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决定了海南中部地区为种植与发展橡胶工业的独特地理位置。据资料提供:1985年,海南橡胶种植465万亩,2005年是520万亩;85年收获干胶12.7万吨,05年是28万吨,乳胶44万吨;仅05年底至06年头,短短几个月时间因国际胶价大幅攀升,给海南农垦橡胶集团带来仅干胶一项销售价格比原来每吨多卖出1688元,一共售出17.7万吨,总价多少?粗算一下即可得知。这说明什么?说明橡胶稀有资源的重要性,说明在有限制条件下生长的橡胶不仅对国民经济,对工业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走势,以及从一个国家在物质储备与战略调剂上,其意义有多么深远!所以海南称它为宝岛是当之无愧的。
我驱车进入儋州蓝洋农场和松涛水库,穿越黎母山脉,盘旋于鹦哥岭与五指山麓之间的腰谷,视野左右,是一大爿一大爿胶林,一看便知道这里是种植像胶树的中心。后来我还知道,橡胶树喜高温,静风,需泥土湿润,需土层肥沃,一般生长5 ~ 7年后便可开割。

说起割胶,比我年长曾下放到海南的知青告诉我,他们每天凌晨3点进入胶林割胶,割完当日的派工任务时,时间也就差不多早上五、六点了,天亮了。因为凌晨割出来的胶,胶汁多,胶质好,粘度强,如果等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再割的胶汁便粘稠了,流速也慢了,质量自然不如凌晨的好。因此农场到了割胶季节,胶工十分辛苦,尤其从广州大城市下放去儋州、通什地区的知青们,往往坚持不了几年便做了“逃兵”,要么“改头换脸”做了其它职业,能坚持下来的,是非常少数的少数。试想,如果让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去从事这样的劳作,他们会否愿意呢?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呢?

车子在胶林区盘旋了15公里,一路红尘沙土,好不容易见到了蓝洋农场场部。当我见到离场部不远的职工住宿区时,那一片看去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屋,黑砖黑瓦,芭蕉叶围圈,房屋的烟囱口冒出徐徐青烟,已是晚霞时分了。

在住宿区对面山坡上,我选择角度拍景,忽然见到不远处一位中年女性荷锄翻耕,我突然间有了一个素材的想法。于是,走过去准备给她拍摄,中年女性左躲右闪不肯配合。我问,“为什么?”
——“有什么好拍的嘛?饭都吃不好,拍了有什么用?”
—— 啊?我听了一愣,张口回应不出什么道理给她。我想对她解释,在这样宁静又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里生活,日子不是过得很好的是吗?拍张照片有什么关系呢?然而,这位中年女性劳动者仍是不肯转过身来。我只好瞅着她一身朴实的着装,戴着很有代表性的黎家斗笠,面部用用一块花色毛巾布遮掩着。身材蛮是好看的,可怎么看都看不到和她这样一般年龄,却生活在城市里的那些女性们在她们身上裹露出来的身体曲线,嗅觉不出这位中年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成熟韵味与风情!

看,这就是城市与乡村,修饰与不修饰,劳动者女性与白领者女性的天壤区别!

我失望了,只好偷偷乘她不备拍了个她低头耕锄的背影,让图片数年后可以告诉我,记住这位五指山山地的黎家劳动女性的话语如果再见她的话,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从蓝洋温泉到五指山一线,方圆几百平方公里是海南省中部地区。在我经过和观测到的视野范围内,所见景物如果不是经过几十年的社会改造与动迁,称它是原始荒蛮,瘴气杀人,野物出没,一点不过。所以唐宋以来,做官怕遭贬,遭贬怕到海南,即便不遭贬而是任职,也有视“以儋、崖诸州为仕宦畏途”的。因此人们到了海南之后,“首当作棺,次便作墓”,大有谈海南琼崖色变之故。
但是,当年日军侵占海南的时候,为什么会钻到蓝洋农场这个荒无人迹的小地方来呢?这一点让我饶有兴趣!

蓝洋这个地方现已成了海南六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原国家总理李鹏先生来过;李锐、何鲁丽、侯耀华等知名政要和艺术界人士也来过。他们到这里来,不仅是对蓝洋冷热温泉——在一地同时可以出罕见的一冷一热的泉眼,含氡水流量每天8000吨以上,几百年不竭,国内目前仅开发出三家——感兴趣,而且这个地方是生产橡胶的摇篮,是战略物质的重要储备基地。当年日本人侵入这里,是因为他们他们国家缺乏这种战略资源。而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艺术家们到这里,除了考察森林环境,研讨开发资源,慰问过去的兵团老战士而今是农场老职工的慰问做法,与日本人贪婪的侵略其目的性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想,这个地方除了有着天然的大森林环境,有着奇妙的稀有的古怪温泉,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原因,即蓝洋它今天已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这里来消暑、浪漫、洗浴放松的休闲山庄。我是偶然寻到这个地方,不能不说是一次意外,也是一种享受与乐趣的收获。

我刚好是3月7日晚入住的。所以当晚与翌日,满目所见的是一群群一队队结团、结队、结双来此浪漫度假过“三八”妇女节的女性们。

女性们的身上,衣着和她们随身携带的饰物色彩在绿色山庄间行走、漫步,真的好似彩蝶纷飞,流莺扑闪,多姿多色的流动画面引来异性们的悸动、欣赏。
在五指山地区,如果你没有走进大森林,你会觉到终生遗撼。当地流传一句话,“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如果到了海南,怎么能不到五指山?”

为什么?因为五指山是我国热带雨林海拔最高,相对高底差最大的保护区。最高点在五指山1867米;最低点在白马采石场东部旧址,仅25米。一高一低,落差悬殊之大。可想开车下山或上山时候的那种生理感觉会是怎样!

在五指山几千平方米的地区,是全世界仅保存下来的几块热带原始雨林之一,它与世界上的亚马逊河流域,印尼热带雨林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可谓并驾齐驱。同时,五指山系岛上五大河流发源地,控制着全岛的水系形态,涵养着全岛的水力资源,是全岛生态平衡的核心,像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缔造了埃塞俄比亚的“东非水塔”,汇成了乌干达的“东非高原水箱(乡)”,孕育了人类生命的大河——尼罗河水一样。所以有机会到五指山者,如不探本寻源亲临五指山热带雨林的感受,怎么会不生出一生的遗憾是呢?
五指山是座独形的山。其形只有远望而不可近观。远远望去,确如人的五个小指头。但从二月至四月的时间,五指山的真实面目十分难得碰见。为什么?山涧雾气太大,山头云雾缭绕,形容忽隐忽现,不成整体。因此当我停车休息在“五指山观亭”处与山屋主人交谈时,顺便扯到了五指山黎人的许多山民习性与生活现状……
“这个位置在什么地方?”—— 我问。
“鹦哥岭脉系与五指山之间。”
“夏天温度高么?”
“最高在35℃是8 ~ 9月;到了晚上,在十几二十度之间,仍然要盖被子。”
“这里一年几季(稻)?”

——“三季,通常只种两季。”
“为什么?”

——“因为当地人懒,不愿多做。”
“那,——平日里做什么和靠什么来源呢?”

——“靠简单的农活,或者养猪、放羊什么的,或者到山里采集些山药材,比如灵芝、巴戟、益智豆什么的。本地人读书少,也不动脑子,虽然已经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的习惯,但只会种种地不会做什么生意。”
“你是汉人还是黎人?”

——“汉人。祖籍雷州那边的。在这里土生土长几十年了,和当地人融洽了。刚来时,经常和他们打架,争吵,时间一久,他们也习惯我们了。所以跟他们(黎人)还是谈得来的。”
“这里什么时候春耕?”

——“有句话说‘插秧过年’。所以过年前就要把秧苗插好,过完年后马上种木薯、花生、绿豆;再过三个月收割第一季稻谷,七、八月份种第二季。这里有一种米品味似的糯米,营养价值非常高,口感好,叫‘山澜稻’。”
“村民农闲不做什么,收入不多,没有农副产品增收,我见到许多村民的屋子建得却是砖瓦房,而且不是旧木屋,这是怎么回事?”

转自: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20455254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