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记之四-香格里拉印象 2007-05-25 13:47:11 大中小    早就向往着解读“香格里拉”,也许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前那个老外——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的描述或虚构;也许是因为全国许多城市包括我的家乡福州都有五星级高档酒店取名“香格里拉”;也许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也许构筑了我梦中沉甸甸的香格里拉。。。。。。 我们从丽江乘车绕行在陡峭的盘山好几个小时才到达我们在香格里拉的第一游玩点-碧塔海。藏语“碧塔”是株树成毡的地方。碧塔海位于中甸县城东25公里的高山峻岭中,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雪峰连绵。碧塔海素被称为高原明珠,其最引人的就是这塔状的小山和这一湖清明宁静的水。它海拔3504米,由雪山溪流汇聚而成,在晴朗的日子里观赏春天的碧塔海,别有情致。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听导游说,每到5月,湖四周生长着浓密的杜鹃花林,每年杜鹃花开的季节,花瓣落入湖水,被鱼误食,不时一条条被醉倒,白色鱼肚皮飘浮在杜鹃花之中,随波荡漾,形成“杜鹃醉鱼”的奇观。可惜我们去早了,没有赶上季节,没有看到杜鹃花开,更没有看到“杜鹃醉鱼”景象。 在碧塔海景区快步走,真的体会到什么是高原反映了,感觉明显的喘气困难。导游劝我们要慢行,说话要小声,而且不要饮酒。然而,到了酒店,挡不住的真情、掩不住的豪情,一上桌就开喝起来了。酒后,导游安排我们去一个藏民家体验藏族风情。我们还没有到,热情的朋友们早已在在门口等候着,他们以藏族的最高礼节献我们以哈达,捧我们以美酒,让我们那激动的心又凭添十分虔诚。 那个夜晚真的终身难忘。虽然喝不惯青稞酒和酥油茶,但是能享受到当场热闹、和谐的气氛。各族的朋友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的服装,那原生态的男女声,那铿锵激越的藏歌旋律。在主持人的尽情扇动下,我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参与到表演队伍中。真的是嗓子叫哑了,脚跺麻了,但心情是快乐的。 带着前一天晚上的余兴,我们第二天趋车支实地探索久负盛名的葛丹.松赞林寺。出了城区,一路上白塔迎宾,金幡起舞,玛尼堆点缀着高原藏区的平坝、山坡、村寨,热情的藏友不时为我导读着这掠过车窗的一串串神奇的符号,而越是解惑点密,我朝圣的心情越显庄重。大约半小时的行程,便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心中圣地----葛丹.松赞林寺。 葛丹.赞林寺系经五世达赖申报、康熙皇帝批准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破土动工,康熙二十年竣工,由五世达赖赐名"葛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寺院。 我们一行随着导游沿着讲究规矩的路线入寺。我们一行中的人有的还接受了“摸顶”之礼……整个过程时间虽不长,但却是高度凝聚着的心的宁静与魂的虔诚,我不禁联想到藏胞们在漫漫朝圣路上默默无言的三步一叩首,肃然起敬中仿佛自己也得到了净化升华……由于我不太信仰,因此,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随大流转了一圈。 出了松赞林寺,导游带我们到了雪山脚下的一个牧场,喜欢的骑马的骑马照了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