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南海口游记:海口五公祠

[游记]海南海口游记:海口五公祠

2008-06-27    17u.com

十多年前在海口呆过一段时间,虽然很短,却并不忙碌,然而意外的是,居然不曾观光,甚至不曾去五公祠。

九月的最后一天,有事在海口逗留了不足二十四小时,利用中午的时间,顶着炎炎烈日,去了五公祠。其实不远,在市中心搭乘公共汽车,不几站就到了。

门口也很不起眼,甚至没有门口一家餐厅来得更有气势。后来离开的时候,从餐厅穿堂而过,发现对街的门口侧旁有一道小门,上有“洗手间”字样,敞开的门口看到一截弯曲、粗大的树干,是保留在那里的榕树什么的,觉着比五公祠铺满树叶的门口更有趣些。门票25元,也不算便宜。

进门后是一道斜坡,左边是高台,右边是售卖纪念品的商店。过了商店,便是一道红墙,山门上书“琼台胜景”几个字。“琼台”大概是双关的,因为海南的简称便是琼。进的山门,望着近处和稍远处高大的棕榈树向前三四十步,右边便见一个小小的人工湖,湖心有个小洲,湖面上塑了姿态各异的所谓天鹅,没有一丝半点的赏心悦目,显然与热带自然风光格格不入。继续向前,很快便看到一个小小的牌坊,正对着左边高台上的一道门,门楣上有一道匾额,蓝盈盈的三个大字:苏公祠。

拾级而上,进入苏公祠,迎面便是苏公、苏东坡的“祠堂”(?)了。十分的简单、玲珑,正中的神龛里供奉着牌位,正前方是一个青铜色的塑像,随手敲了敲,空心的,而且不是铜质,甚至不是石膏的,也不知道在敷衍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一度谪居孤岛的一代文豪。三面墙壁上涂抹了粗陋的壁画,描述苏轼教化并造福一方的事迹。虽然看得出是新造或者新近修缮,大概海南燠热而潮湿的气候使然,壁画已经开始剥落了。

从祠堂里退出来,发现小小的院落里左右均有一株鸡蛋花树,虽然没有芬芳的花朵,但树叶不能尽掩的虬枝,于无序中盘错得自成一统,成为另外一种风景。比起苏轼的廉价塑像来,似乎更能映衬苏公祠的门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

挂在墙壁上的文字介绍说,苏公在1097至1100年间贬谪海南,到了清代,在原东坡书院的旧址上修建了五公祠。不过,稍后将会交代,苏公并不在五公之列。

苏公祠右侧倒透着些古迹,比如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的“宣和御碑”,全称为“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字迹涣漫得已然难以辨认,无从欣赏到这位风流皇帝的书法。下方有一座孤零零的平房,说是“洞酌亭”,挂了几片今人摹写的东坡书法,算是苏公墨迹展。介绍文字说苏公书法“媚中带骨”、“如棉裹铁”,但似乎只于大字贴切,小体则全然另外一种风格,或者没有太多的风格也不定。

斜坡上尚有“两伏波祠”,祭祀的是西汉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记得桂林有附会马援史迹的伏波亭或者伏波山,却不知两位伏波将军与这孤零零的南海孤岛有什么关涉。还有东坡先生当年据说“指凿二泉”----浮粟泉和洗心泉的遗迹,现在只有两座建筑,一个是浮粟亭,一个是洗心轩,都有些牵强附会。洗心轩里挂了些碑石的拓片售卖,旁边有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屎----显然是海石----堆成的假山,有些江南园林风光的架势,却粗糙得如同那些石头,而且莫名其妙地有一个名字叫“游仙洞”,洞口散落些小鸟叼来的相思小红果。

游仙洞侧后方有一道台阶,上了后边的高台,居然有一个龙王庙,里边有一尊据称宋代铸造的铜佛,二战期间被日本军掳掠,幸好才运到广州战争就结束了,于是重新回到此地。

苏公祠的左侧,一墙相隔是另外一个类似的建筑,叫“观稼堂”,与所有的名胜一样,都被喜欢玩弄风骚的历代地方官屡屡易名,说是清代一位叫贾棠的琼州知府重建后,将曾经叫过“食源亭”、“观稼亭”、“观稼轩”的所在改为现名。不管过去是亭是轩还是堂,现在却是简单明了的店,柜台里排满了各类纪念品,甚至简单的食物。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2917.html2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