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香格里拉游记系列 |
[游记]大香格里拉游记系列 |
2008-06-27 sina.com.cn |
荷满怀向往地看着这片芳草地感叹说:“若能够在这里拍婚纱照,那该有多美呢!”美丽的大自然总会带给人美丽的遐想。 山腰上,有帐篷扎在溪流边,他们是在此游动放牧的藏民。又有两个藏族小孩向我们敬礼,我们停下车,慢慢地走近他们,他们的眼睛里透出一种淳朴探究的眼神。思上前给了他们每人一块钱,他们拿着钱的手不知所措。与其他景区的小孩相比,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意识,宛如高原的溪水,纯净无暇。 一路上好多次看见到藏族的小孩子在路边站直身体向我们敬礼,一开始非常惊讶,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我们也在车子里向他们挥手,互相致意。在藏区一路都见到这样感人的情形,这些小孩子,无论他们在做着什么,只要一见到过往的车子,立刻起立敬礼,直到车子驶过很远。我想,这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期待了解外面世界的一种渴望吧。回家以后,那些藏族孩子在路边向我们敬礼的身影,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终于越过了第三个垭口,这里海拔4800多米。它是一个海拔高度,也是我们的一个心理高度。我们平静地看着车子缓缓地向下而行,经历了遥远的路程,接受了高原反应,领略了一路高原的景色,我们到达了高原,我们挑战了自己。终于! 接近黄昏,气温陡然下降,山风夹着冷雨呼啸着,寒气袭人。 从这里往下,是沙石路。沙石路比柏油路的附着力更好一些,安全性也高一些。我们的车子小心翼翼地在沙石公路上盘旋而下,亘古的大山和蜿蜒的公路在脚下慢慢远去。 沿途很少有车辆相遇,这里人烟稀少。不时地,会见到有藏民在山凹里放牧牦牛和羊群,他们黝黑的脸庞饱经风霜,身上的衣服与周围泥土的颜色差不多,几乎分辨不出本来的颜色。高原恶劣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得他们的生存尤为艰难,他们顽强地与高原同生共存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到生命的崇高和伟大,同时也感到生存的悲苦和无奈。毫无例外地,我们看见在离藏民毡房不远的地方,一个毡房大小的陀螺状经幡在寒风中猎猎飞舞,与灰暗的山峦和黑色的牦牛相比,它显得鲜艳夺目,它的声音在空中呼呼地鸣响,仿佛在大声地念诵着经文,为藏民们祈求着平安,吉祥。它们与高原互为依托,融为一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6dae5010009xy.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