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十一)

[游记]香格里拉游记(十一)

2008-06-27    sina.com.cn

古城如何才算是完美的

文/高星

我们是最后一天来到中甸古城的。当我们从德钦回来,到达中甸县城边上时,从公路向下望去,一个不大的新城完完全全地尽收眼底,虽然不见都市的色彩和高楼大厦,但也可以感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新楼,而那古城区似乎被挤到了最后边了。

中甸古称建塘,相传与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为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号称这里是“帝释天、火梵天、遍如天”的三天堂。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赞誉这里:为“如意宝地”并题有谒语:“高山环绕宽阔曼达罗,聚宝美饰新颖建塘原”。有歌谣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巴拉。”

中甸的地理格局确实是呈现了一种理想的氛围。四周雪山环绕如屏伫立,金沙江傍伴如丝带相缠,中间地势平坦,而在更大的范围内,环绕着整个中甸的,是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茫雪山以及澜沧江边的卡瓦格博雪山。故有“雪山为城,金沙为池。”

历朝历代的城建格局以城中的大龟山下的藏经楼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呈辐射状布置,不方不圆,设东、南、西、北四门及数条小路通往城外,为加强城防,还建有城堡八座,呈现八瓣莲花状,号称是佛国理想国香巴拉的实证体现,体现了宗教建城的理念。

巴塘真正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它成为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融的窗口,滇藏川大三角的纽带,沟通大唐汉区与吐蕃藏区的桥梁。茶马古道的交易中心。这里既有过兵戎相争的硝烟,又有过茶马互市的喧哗。从康熙到乾隆,从西藏的达赖到蒙古和硕特部首领,从“平西王”吴三桂到丽江木氏土司,都把中甸这片土地作为征战重地,其目的,是为争夺这一地区的商业贸易大权。

这里的古城也和这里的古庙一样屡建屡毁,难逃动掠。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将城内文武衙署,兵械库、粮库、银库、藏经堂、大佛寺、财神阁、陕西会馆、山西会馆等建筑焚毁殆尽,而民国时军阀土匪抢掠烧杀,中甸几乎又被夷为平地,商队也日益稀少,逐渐冷落。而文革中拆毁的房屋也不算少数,留下的是些充满时代烙印的标语。

中甸古城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虽以藏式为主,但融合汉式的吊角楼及纳西、白族木屋的建筑风格。如雕檐画柱引入了汉人的图案、与藏八宝交相辉映,构造技术受纳西族影响,院落组合有白族“一颗印”形式。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树皮搭成的坚实屋顶,夯土而成的厚重墙身,白墙粉刷的防水墙面。而外部的石板匍砌的道路,四处飘场的风马施旗和街口的玛尼堆,都记载着历史的信息,映衬出文化的光彩。

我们也是从城中龟山下的藏经堂开始向城里漫步的。藏经堂似乎因为当年贺龙来过才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它旁边有一铁门上立有“红卫小学”字样和早已废弃的校舍,一面墙上用水泥堆雕刻出五星和两边各五面红旗,如那时奖状的图案装饰。下面是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等革命圣地图案,墙下长满了荒草,我想起我上小学时的那所学校的门口,也有一幅类似这个的壁画,我曾亲眼看见过我的美术老师在墙上作画的情景。

街道两边有许多古建,有的明显有着一种汉族的建筑风味,可见当年这里南来北往的民族交流非常持久。有的木楼十分残破,已无人居住,而有的平房院落,大门敞开,有一过道进入里面,天井里还种着花,但所有的屋子都上着锁,在一间低矮的木屋前,窗户很大,原来这里是朝街的店铺,如今里面有几位上年纪的女人在作缝纫机活。而一个门楣上雕有“1985”字样的木楼也快成为古楼了,一般新建的小平房,都已很简单了,没有一点雕刻装饰。

有人介绍,古城中有一个66号院是最具规模也保存相对完好的藏式木楼。在我们来到这个大院时,从院外一点也看不出来,因为门口有一间是新装的铝合金门窗的一个什么公司的办公室,而院门也是新建的宽敞的大铁门。

进得院内,才发现一座宽阔的藏式木楼。由于年代久远,整个木楼呈现了漆黑的色彩,如紫檀雕刻的一样,更显其珍贵,在二楼走廊的两侧墙壁上还留着壁画的图案,而门窗是比乡下藏族民居要复杂得多的雕刻装饰,图案中也带有汉式的图案。屋檐上也有雕刻,木栏上的雕刻同样精湛。而廊中木墙上留有“造反有理”的标语遗迹,木柱上留有当年公社公布帐目的帐单。

楼的主人叫阿布旺堆,今年已有近70岁,而这幢木楼已有160年历史了。可惜,今天他不在家,屋里我们没能进去。据说屋里的佛龛是贴金镂空的木雕,可以看得出,主人已经将之做为参观景点了。同行的一位美国女孩说“她上次来时,此屋的老人曾要让她吻他,并拿出世界各地的来信向她显摆,看来也是一个俗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c77bc01008le6.html3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