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瑞墓五公祠思贤祠天涯海角自助游攻 |
[游记]海瑞墓五公祠思贤祠天涯海角自助游攻 |
2007-10-12 fqhua.com |
海瑞墓五公祠思贤祠天涯海角自助游攻略 题记: 碧海蓝天处 波涛翻滚的思绪哟 你在哪朵浪尖上停留 抑或是倦了 让椰风海韵 拂去你所有的尘嚣 看云腾浪卷 听渔舟唱晚 望炊烟袅袅 …… 对于海南岛的印象,始于孩提时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吴琼花、洪长青和南霸天是记得最牢的角色,当时尤其恨死了那个南霸天。据说演这个角色的人,往往要冒很大的风险。特别是下乡演出,一到群情激愤的时候,南霸天就有“生命危险”。至于那优美的芭蕾舞蹈,懂得欣赏的则是“凤毛麟角”。让我终身难忘的,唯有那激动人心地吹响冲锋号的时候。 儿时的记忆常常是最根深蒂固的,对于“红色娘子军”的崇拜和向往,让我深深地记住了海南这个地方。稍大些,经常喜欢听老人们说起韩先楚解放海南岛的故事,由于有着琼崖纵队的接应,海南岛登陆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然韩先楚的胆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刚刚在金门岛登陆失利。 这其中的琼崖纵队,就是“红色娘子军”的原型之一。由此加深了我对海南的印象,那时只知道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在广东省境内,离我们福建很远很远,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个遥远的梦…… 而在古代,这里更是“天之崖,海之角,千里路迢迢”的蛮荒之地。也是皇帝老儿贬谪“犯官”们的热土。孰不知,在他钦笔的一挥间,让这片土地迎来了中原文明的熏陶。也使海南岛上多了些许“书卷味”,尽管海韵依旧,椰风不变。经历了无数文人的“吟唱”和教化,在海南终于有了一位载入了史册的人物-海瑞。 时至今日,海南的自然风光,成了丰衣足食后的人们,休闲度假的乐园。历史上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旅游的黄金地带。 当时空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随着旅游大军在“五一黄金周”跨过琼州海峡,来到了心仪已久的“天涯海角”。第一站是海口,当我步出舷梯,随着“大旗”拥出美兰机场时,一股带着闷热和咸涩海味的椰风便迎面扑来…… 来到海南不能不去拜谒一下海瑞和贬谪于此的“大师们”,而这些却不在行程之内。所以傍晚,当导游把我们安顿在华侨宾馆后(导游还特意交待,这里很乱不可到处走),我便“溜”到了西郊外的滨涯村。 海瑞墓、五公祠、思贤祠 一 海瑞墓的正门有一座石牌坊,横书“粤东正气”阴刻丹红大字。由花岗岩铺成的100多米长的墓道,两旁竖立着翁仲石人、石羊、石马、石狮、石龟。往里走还有三座石牌坊,海瑞墓高3米,圆顶。墓后扩建了 “扬廉轩”,轩前有海瑞塑像,轩后的“清风阁”,展示着海瑞的生平和相关文物。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国开,号刚峰,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皇帝宠信方士,专意斋蘸,忽朝失政,无人敢谏。只有海瑞冒死上疏,震惊朝野,被罢官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任应天巡抚,任内主持了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公正地平反了一些冤案、错案,他刚正不阿的风格,被誉为“海青天”和 “包公再世”。后来在大力推行“一条鞭法”上,遭到张居正等人的反对,被革职回乡。1586年时以72高龄出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仍力惩贪官污吏,直至病逝于任所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n/4932.html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