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北十堰游记:形而上的水

[游记]湖北十堰游记:形而上的水

2008-06-10    17u.com

形而上的水

——探秘武当道教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占地100余万平方米,经堂道房多达两万间,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春秋的尹喜、戴孟,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的陈抟,宋代的孙寂然,元代的张守清,明朝的张三丰等等。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耳,也就是后人尊称的老子。他以无上的智慧写下一篇五千字的文章:《道德经》。正是这位伟大哲学家思想涵盖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容量和他的哲学的深远玄博,历史上,无论兵家,法家,纵横家,还是武侠击技家,星相卜筮家,都在《道德经》里寻根探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根基和行为准则。道教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对“道”与“德”的概念范畴从宗教角度加以阐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派生、演绎出教理教义。

道教不仅使老子变成了神,而且几乎继承了汉民族原始崇拜中的所有鬼神,同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神魔鬼仙。武当山的宫观中,道教崇拜的神济济一堂。一尊尊按照道教传说塑造的神、仙祀像,造型上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在这里,人们在以看出他们地位的尊卑,神职的大小,以至他们的职能、性格和心态。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武当道教在崇奉的众多神灵中,最高天神的“三清”,最高天帝的“四御”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大帝。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真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楚辞·远游补注》解释说:“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另有一说:因北方七宿组成龟形,亦谓龟蛇合体;又因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 北方在五行中为水,故玄武又为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席上腐谈》称:玄武即龟蛇之异名,龟,水族也,水属北,其龟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捍御,故曰武。武当山地处南方,而南方在五行中为火。玄武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是五行中水火相克相生的产物。

龟、蛇是长寿动物,在古代都是人们了崇拜的对象:龟是古人崇拜的“四灵”(龙、凤、龟)之一;而传说中的羲皇即是蛇神,女娲则为蛇身。因此,汉代以来,龟蛇就作为北方七宿玄武神的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奉祀。

道教吸收玄武信仰之初,玄武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并不重要。《抱朴子》描述道德天尊老子形象时说:“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可见玄武只是一护卫神。后来,道教又吸收汉代纬书中“北方黑帝,体为玄武”的说法,终将其人格化,成为道教的大神。

“非真武不足当之”,太和山由此改名武当山。相传,真武被五条龙捧拥着升天的时刻,天上散下的花朵象下雨一样弥漫山谷,树林一起摇动奏出天国仙乐。如此仙天盛况,李白在一首神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是这样描绘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关于玄武人格化的主要情节为:玄武是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于远古怪黄帝时,托胎于静乐国善胜皇后,孕育十四个月后,于黄帝紫云元年三月初三降生。他聪明勇猛,但不愿继承王位,却到处求师学道,志在成仙升天。他十五岁时,受紫气元君的点化,在武当山修炼四十二年,于黄帝紫云五十七年九月初九,功成果满,得道升天,被玉皇大帝所封,统镇元武之位,居天乙真庆宫。赐号:“玉虚师相”、“玄天上帝”。乘九龙宝玉辇,统领三十万天兵天将,巡游三界,镇守北方,行使三界大都督之职,惩恶扬善,扫荡妖魔鬼怪。这一情节中在《西游记》一书第66回中有记载,玄武曾派五龙和龟蛇等将助孙悟空到小西天降妖除魔,解救唐僧师徒。

在宋代之前,道教就已经完成了真武从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宋代,武当山本山的和传入的许多教派在长期共处中,相互尊重,交参传道,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崇奉真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

据史料记载,宋、元两代,武当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道教团体。元代前期的太和真人张守清就在武当授徒四千人。而每在真武出生和升天的纪念日,来朝山进香的民间信徒“骈阗辐辏”,就是说,在这天向武当山聚集的善男信女们象车轮的辐条一样从四面八方向轴心汇拢。那时的武当道教建筑也己是“广殿大庭,高堂飞阁,宫宇巍峨”了。可惜,宋元两代的道教建筑大都毁于战乱兵火,人们只能从幸存下来的一隅来遥想当年了。

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真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

明初,北平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用武力夺取帝位后,为了给篡嗣正名,便宣称古有玄武由北方水神到南方武当山坐镇天下,今有北平燕王到南京坐镇天下,自己起兵靖难和入继大统始终得到真武“阴翊默赞”,是“替天行道”。大造“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舆论,借此使风雨飘摇的政权很快稳固下来。为此,他便派遣近三十万军民工匠,开赴武当山兴建庙观,传说武当山道观中的真武大帝像,实为明成祖自己的塑像。后来新皇帝登基,无不效法祖制,使武当山成为明朝的“皇室家庙”和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明朝,武当山做为皇室家庙,还经常奉皇帝的旨意,在各大宫中设坛建醮,祭祀神灵,以求风调雨顺,保帝业永固。

这种称做“打醮”的法事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式,首先要设坛,而后上香、鸣鼓、迎驾、祝神、唱神等等。整个过程伴随着念咒颂经,步罡踏斗等规定仪式,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氛。

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神沟通的仪式。道教认为祈福禳灾,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人力所不及的事情都能通过这种形式求得神的威力而得以实现。据记载,武当山专为皇帝举行的“金篆大醮”时间长达四十九天,皇帝的命臣及武当山的法师、高功、经师等上千人参加。

在斋醮等法事活动中,音乐贯穿始终。明成祖朱棣营建了武当道场后,从全国各大道教名山钦选四百名精通经典和道乐的高功道人来武当山办道,使武当山道教音乐荟萃了全国道乐精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嘎玉撞金,鸣丝吹竹,击金鼓镗,鸣玉琅琅……”这段来自古人的描写,是说武当山道教音乐美妙得象是从仙国云端飘来的天籁之音。

抒咏性的诵唱是武当道教音乐的一个组成,保持了最纯、最古老的道乐本色。每日清晨和黄昏诵颂经文真诰,是武当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被视为升仙者的阶梯。每次诵唱时间约一个小时,其目的是陶淑性情、虔诚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

武当道乐产生于何时,目前难以考证。据古籍著录,知汉魏以降山中已有高士隐修,想必最初大致多为“外丹内修”,或入洞,或居草庐的高士逸情之时弹琴鼓瑟的曲子。

道教的戒律多达上千条,其宗旨就是要求入道者自我约束身心,超脱入胜、悟道成仙。道教理论中成仙的方法很多,总称为道功道术。武当道教诞生以来,一直主张清修,炼内丹。炼内丹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炉灶,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使精气神凝聚结成“金丹大药”便是得道成仙了。这是一套深奥而玄虚的理论,练起来也并非一朝一暮的功夫。同时,武当道教主张“入仙道先全人道”,要求出家道人仁慈悲悯,忠孝信诚,素行阴德。武当山著名高道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矣。这样的修行要旨,更符合人的善良天性,为信徒所乐于接受。

修道者千千万万,得道者谁见一二。然而,长期在内外清虚的环境中生活,心神宁静,使人少病长寿是客观真实的;排除杂念,凝神固气,长时间的打座修炼而自身出现了幻想的感觉进而使人“物我两忘”并沉溺于这种奇妙的感受之中也是客观存在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地”。人们应当追求长生,竟其天年。道教把古代胎息、吐纳、导引、辟谷等养生术吸取进来,修炼养生,本质上是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对生命科学的积极探索。可以说,武当武术就是武当道教在生命探索中产生出的光辉结晶,是修身养性的动功技术演化成手战之道的结果。

被称为内家功夫的武当拳“行如蛇,动如羽,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史料记载,内家拳的祖师是北宋徽宗时的武当丹士张三丰,他曾看见鹤蛇相斗而悟通太极妙理,仿太极变化创出太极十三式。后经历代宗师不断充实和发展,武当武术遂走出了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武当武术起源的传说固然值得推究,但蛇在攻防之时采取的姿态却非常形象地演示出内家功夫的真谛: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110986.html1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