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当山游记之四 |
[游记]武当山游记之四 |
2007-07-16 sina.com.cn |
一会儿,紫禁城的南天门就在我们的面前敞开了,这里说的紫禁城,是指以金顶城墙为界,墙以内的地方,又叫“金殿”,城墙以外的地方叫“太和宫”,这个称谓的变化是由于在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的缘故,而事实上,墙内墙外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嘉靖皇帝在我心目中的性格有点像秦始皇,专横但内心脆弱。为求长生不老,他借选秀之名将一些10到13岁的女孩招进宫里残暴她们,以至不堪忍受嘉靖皇帝折磨的宫女们合谋要把这个残暴的皇帝勒死,终于有一天在乾清宫西暖阁中,宫女们以及两个妃子溜进了皇帝的寝室,企图将熟睡中的嘉靖皇帝用绳子勒死,但由于一时慌乱,绳子结成死扣,无法勒紧,没有将皇帝勒死,反倒是两个妃子见事情不妙,扔下宫女们向皇后禀告此事,以求宽恕,最后皇帝得救,而宫女们和两个妃子无一幸免地被凌迟处死,还一并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宫女杀帝的深宫动乱。此后,嘉靖皇帝搬出了乾清宫,住在万寿宫,终日修道以求长生。嘉靖皇帝不仅修缮扩建太和宫,还为他的父亲,后来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及母亲章圣皇太后在湖北钟祥(现纳入荆门市行政区划)的松林山修建了合葬陵墓,也就是明显陵,它同样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 站在紫禁城的大门前,我看见了敞开的破旧的木门,右边的丹墙上一块铜牌上用中文写着介绍,左边是英文的介绍。正好一个旅游团经过这里,导游指引我们注意到了两边的铁栏杆围成的两个通道,他说右边那个门不经常开,是从前有皇帝的时候来这里求签祭拜的庶民走的通道,而左边那个通道的门是不开的,因为是留给鬼神走的通道。听完,我的心像是受到了震撼,而我,也像是受到了点化一样。我在想也许只有这种吸收着天地灵气的地方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对逝去的人的敬重和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仿佛修建者的心中装着整个宇宙,也似乎他们的心可以自由地跨越阴阳两界,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虔诚与博爱把。。。 进入大门,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门都锁着,我就只在门口看了看铜牌上的介绍。钟楼的铜牌上写着:“明永乐14年(1416年)建,内置饰龙纽八卦铜钟一口,为明永乐13年(1415年)建,此钟是全山现存最大最美的一口,击之万山回应,如滚惊雷。”当时我真想进去瞧瞧那口最大最美的钟,更响听听如滚惊雷的声音,估计是人家就怕遇到我这样好奇的游客才把门锁上的,呵呵。鼓楼的铜牌上写着:“明永乐14年(1416年)建,内置大鼓一面,‘朝钟暮鼓’为宫观宗教生活的象征。古人有联‘晨钟暮鼓,暮醒世间名利客,朱鱼清朗,唤醒浮生追梦人。’”我用相机把这些铜牌上的内容卡了下来。其实在刚进门的右边还有一个很小的屋阁,叫“万圣阁”,里面很昏暗,但能清晰地看见一尊铜像稳坐在里面,但我不太认识这位神仙,然后还有一些供品啊,烛台啊什么的,神仙的前面还有一个功德箱。但好象游客们都没有怎么在这里停留,纷纷直线前进,我觉得看见神仙又不拜有不敬之嫌,怕得罪了神仙,于是在万圣阁前向他老人家作了个揖。 转过身来再往前走,只见正上方的黑色牌匾上写着三个镏金大字“三教祖师”,这几个字在刚进门的时候就能看见,正对着大门呢。我当时正在想是哪三教呢,佛教,道教,还有一个呢?后来才知道另一个是儒教。他们分别尊奉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为祖师;还有的版本说是尊奉如来佛、太上老君和孔子为始祖,其实无非是人和神的差别罢了。说起道教,人们很容易想到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还有炼丹术,以及长生不老等等。虽然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炼丹者能像孙猴子那样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那些企求长生不老,帝业永固的君王们倒是因为他们的美好愿望成就了道教的发展,也成就了关于道教的山,神和众生。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而老子也因其无上的智慧被尊奉为“道德天尊”。而集佛,道,儒三教为一身的祖师当属明代著名道士“邋遢真人”张三丰。他是武当内家拳的祖师,也是今日太极拳的始祖。他认为“儒是行道济时,佛是悟道觉世,仙是藏道度人”,也就是秉承了“三教同源”之说,而主张儒,道双修。他创造的拳术称为动静结合的太极十三式。到明弘治年间,武当山第八代宗师张守性,综合张三丰的太极十三式和华佗的气功五禽戏,发展成为武当山道士世代相传的一种独特拳术,称内家拳,流传甚广。张三丰,原名 我拿着相机到处拍,结果掉队了,妈妈远远地叫我,我才小跑着跟了上去。接着,我们来到了灵官殿。灵官,在道教神系中是镇守山门,监坛护法之神,掌管天上人间纠察之事。灵官殿是一个小石殿,里面有几块碑,我扫了一眼,大概都刻着诏书,或有价值的碑文。还有一个很小的在一个台子上的小殿,很迷你,台子上还有供品。后来我才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小,原来因为它是锡制的,很稀有,这也是武当山现存的唯一一件锡制的文物,非常珍贵。我们得爬上一个比较长的石阶长廊,很陡。由于天气的原因,灵官殿里面湿气很重,很阴很暗,而且石冷袭人。抬头,看见石阶的尽头也就是出口处的日光,很耀眼,真的有种开光,开天窗的感觉,又像是经历了一次洗礼。 在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香炉,那是个很大的香炉,在一小块空地上,像个小房子,用砖垒起来的,灰色的,外面没有粉刷,也没有涂颜色,砖墙因为日久烟熏略带黑色,没有透出后人修缮的痕迹,像是历经风雨,独自一路走来,站在我们面前,沧桑,久远,神圣。。。我很认真地把三柱香和三叠草纸扔进了香炉,还虔诚地许了愿。如果是大晴天,也许能看到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幽然吧! 登临金顶的最后冲刺是一段曲折的石阶,叫做“九莲蹬”。它建在绝壁之上,有九曲转折,非常陡险,石阶虽然很厚实,但很窄也很陡;由于湿气很大,石阶基本上都很湿了,光光的石头看着就觉得很滑,所以我们都很小心。这个过程就像是西游记中的最后一难,在心灵上是一种磨练,一种平静的过程。据说,九莲蹬也是道教思想的体现。九,在道教里是“纯阳数”的代名词,如上有九天,地有九洲,人身有九窍,治疗疾病有“九转还丹”,施舍庙宇有“九种功德”等等。可是呢,我还是比较喜欢七这个数字,虽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有九那样多的名堂,嘿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df05b6010005di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