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 |
[游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 |
2008-05-22 sina.com.cn |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十一(峨眉山篇) 2007-12-01 13:44:10 大中小 标签:旅行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2007年夏末南行游记之十一(峨眉山篇) 峨眉山在成都千里平畴中拔地而起,其秀丽之状如郦道元《水经注》所述“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少女两道弯弯蛾眉”。峨眉山无峰不绿、有岭皆秀,唐代李白称赞“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低山区:美在瀑布银滩 幽在长廊楠林 汽车驶入郭沫若题写的“天下名山”牌坊,穿过一两华里长的旅游文化美食廊,停在了迎宾广场。一下车就听到响声轰鸣,水花雨雾扑面而来,举目望去,一幕高几十米、宽百米的瀑布墙悬挂于石壁之上,瀑布中间石壁上镶嵌着“秀甲天下”四个大字。绕过瀑布墙,就是绿荫环抱的迎宾滩,上百条泉溪潺潺而下,如银练挂在滩坡上。滩左有当代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石刻题字“震旦第一山”,滩右有康熙皇帝石刻御题“峨眉山”。迎宾滩的背后是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峨眉山博物馆。沿瑜伽小径而行,路旁可见摩崖石刻,崖上刻着“神洲第一山”、“山之领袖”朱红色大字,崖下刻着峨眉山各种别称的来历及各代名人游山佳句。“震旦第一山”的称谓缘于印度僧人宝掌。公元4世纪,他来华游历众多名山大川后,赞叹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洲,震旦第一山也”。“震旦”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古印度对中国的尊称。“大光明山”的称谓出自于佛教《华严经》中“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明代傅光宅叹云“峨嵋者,山之领袖”。前行至密林幽径,曲曲折折的山路上,建有历代文学泰斗、艺术大师系列塑像,并镌刻他们歌颂峨眉山的诗词歌赋,这里被称为“峨眉雅韵”文化山。 再行不远就是报国寺。康熙皇帝取佛经中“报国主恩”句中之意,赐名并御题“报国寺”匾额。一进弥勒殿供奉弥勒。“弥勒”是慈悲的意思,是还没有成佛的菩萨。后殿供的是韦驮,韦驮是佛教的护法神。二进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纪印度释迦部落净饭王的儿子,出家修行成佛。三进七佛殿内,居中的是说法的释迦牟尼佛,两侧为禅思的六尊过去佛。导游说,七佛脱纱工艺是一绝,经塑模、涂漆、敷麻布绸料、干后脱模、彩绘等工序。峨眉山寺庙还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等其它工艺造像。左壁挂有北宋黄庭坚所书“七佛偈”木屏四条。左边“吟翠楼”上悬蒋介石题写的“精忠报国”横匾。最后一殿为普贤殿。出报国寺,经寺前一片碑刻,上坡道后便见一座红柱六角重檐亭,上方悬“圣积晚钟”额匾。亭内明代铜钟重12.5吨,钟上刻有《阿含经》及历代统治者与峨眉山佛教的渊源6万余字。 距报国寺1公里是伏虎寺,高大木质斗拱牌坊下面,有一条虎溪,溪上横架着虎浴、虎溪、虎啸三道廊桥。石级曲径深处密林中,有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树。过了虎啸桥有一片楠林,浓荫蔽天。据说,峨眉山植物多达3200多种,相当于整个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穿过楠林就是巍峨的“虎溪精舍”牌坊。寺庙有弥勒殿、普贤殿、大雄宝殿3重殿。大雄殿左边为“御书楼”,珍藏皇家所赐经卷。右边为“华严塔”亭。华严铜塔为元代紫铜铸造,初为17层,今存14层,高5.8米,塔体内外铸有《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 返回迎宾广场,旁有铜铸的第一山亭。亭匾正面书“大光明山”、背面书“第一山”。亭中矗立景区标志物,由水晶、莲花、基座组成。铜铸6瓣莲花叶上分别雕有生态灵猴、十方普贤等峨眉山6景。莲花托起棱锥体水晶宝石,水晶内铸铜质“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识图。铜铸基座凸起部分铭刻“宋太宗赐金像普贤”、“蒲公追鹿显真身”等7组人文故事图案,凹进部分铭刻峨眉山珍稀动植物桫椤、灵猴、桢楠图案。亭柱内四侧雕有金顶祥光、双桥清音、瑜伽幽境等8景图。出第一山亭,沿虎溪河岸上行,便见密林深处的儒释道文化长廊。沿溪而上,三行道、儒释道、峨眉武术、山灵水秀4处仿古园林建筑,以及胜峰撷秀、灵岩叠翠、竹深荷净、数尽风流、三教会宗、普渡众生、神虎皈依等景点依次展开,绵延3华里。 中山区:秀在双桥清音 趣在幽谷灵猴 坐旅游车行驶15公里的山路,就到达了依山而建的万年寺。一进弥勒殿前供木雕弥勒佛,后供木雕观音。主殿砖殿仿印度建筑风格,无一木一梁,上为半球穹窿顶,外饰金粉。下为正方形。殿壁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供小铁佛1080尊。文革十年小金佛大部分散失,现是木雕品替代。万年寺创建于晋,宋太宗派遣大臣携带黄金三千两,铸12吨普贤铜像,供奉于寺内。明代时寺庙失火,仅存铜像,朝廷赐金修复,正逢明神宗母亲70大寿,为给太后祝寿,神宗赐名“万年寺”。右边为行愿楼,楼上有佛牙、贝叶经、御印三件宝。佛牙是明代锡兰(今斯里兰卡)友人所赠,为距今60万年的剑齿象化石。贝叶经为明代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用梵文书写的《法华经》。御印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建砖殿时钦赐。后面是巍峨宝殿、大雄宝殿。寺前有一溪池,池内生长琴蛙,为峨眉山特有。 万年寺右边下行2公里,即到白龙寺,前殿供阿弥陀佛、大势至、观音菩萨西方三圣,后殿供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华严三圣。白龙寺旁有片树林,是明代别传禅师率徒所种,有松、柏、杉、楠。种树时口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共植69777株,取名“古德林”。尚存10余棵古楠。1984年当地军民和僧尼在古德林里重新种植两万多株楠、柏、松、杉。古德林山坡上原有一个很深的洞,相传白娘子在此修炼成正果,便与对面山谷的青蛇一起去西湖,遇上许仙,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片。因山滑坡,山洞被封了。 清音阁地处上下山的中枢,供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塑像。阁右有黑龙江奔腾而过,水色如黛;阁左有白龙江飞泻而来,水色泛白。两条溪流汇合处,有一石状如牛心,故名“牛心石”。二水之上各有一座拱桥,中间建有“牛心亭”。亭柱上书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楹联。居于阁中,日夜聆听悦耳的水流清音。 从清音阁向上走约1公里到达一线天。山道曲曲弯弯,随溪而转,虽有数座小桥相连,时常要涉水踏石。行至深处,有一峡谷,名白云峡。长百余米的黑龙江栈道穿过峡谷,回廊宛转。峭壁上可见残留的无数洞眼,为昔日憎人架设栈道所遗。栈道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如被利斧劈砍,仅露一线青天,故名“一线天”。拾级而上,前行1华里,就到了自然生态猴区。但见木搭栈道旁,猴群守路,见人不惊,或围着游人索食,或配合游人留影,也有抢夺游人所带食物的。再向上行数里的洪椿坪有大片稀有树种珙桐与楠木。 高山区:奇在金顶祥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5a46f01000ax3.html3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