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当山游记 |
[游记]武当山游记 |
2008-07-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yaoyao > 日志 2008-07-08 | 武当山游记 这几天忙着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好,可是有人催着更新,呵呵,所以还是先把06年暑假的一篇游记发上来给大家吧。-------- 一直很想去武当山,想看看传说中的真武神是在怎样的灵山中修炼得道,想看看张三丰的工夫是在怎样的化境中炼成,想看看怎样的境韵怎样的情怀能够被喻为“世界文化遗产”。于是暑假里好不容易抽出一天的时间,终于可以去拜拜这个感觉非常灵性的地方了。 清晨6点,我就起床开始准备了,虽然前一天晚上到12点半才把手头的工作勉强告一段落,又磨磨蹭蹭到1点才躺下,但还是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翻来覆去的,边想象着将要身临的奇境,边感叹又可怜自己一个暑假都没有出家门了,终于可以出去放放风了,噢也~~! 7点钟,我已和爸爸妈妈整装收拾完毕,与同行的爸爸的同事一家人,前面两个男的,后面四个女的,两家人就这样正好合适地装在一辆小车里——我们出发拉!! 在路上我就已经感受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大气,高速公路一直通到遗产的脚下,仿佛通往它的路都是四通八达,便利无比。我想起了《大腕》里为转播泰勒葬礼要装卫星时英达说的一句话 “只许你说不看,不许你说收不着”,在这里可就成了“只许你说不去,不许你说去不了!” 武当山地处十堰,离荆门也就3个多小时的车乘,大概10点多种,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顺着车导的指示,我们先把车停在停车场;在车上睡得昏天暗地的我一出小车,缓了几秒种,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就全然没有了睡意,到处张望着。第一眼感觉非常好,因为我发现这里的停车场还真是很大很现代,而且非常干净,进出还有像公路上收费站似的那种关卡,不同的是这里的栏杆和小屋都覆着很鲜艳很新的颜色。车位虽然多,但我发现每个车位都非常大,我觉得是太大了,基本上两车之间的空地完全可以再停一辆了,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把,这样的空间可以避免车们互相蹭到。噢,车导小伙子衣服很新感觉质量也很好,彬彬有礼,普通话也很标准;不像有的景区的工作人员个个都穿着像保安的那种灰不拉几的制服,像大灰老鼠似的蹦来蹦去。从停车场走出来,我对接下来的美景充满了期待,打开相机开始准备捕捉美丽瞬间了。。。 近处,两块巨石交叠屹立在一片鲜艳可爱的小花丛中,一块石头上面用与脚底的花儿相似的朱红色刻着“武当山”几个端庄大字,另一块上面嵌着“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志。远处,是由灰白色的石雕柱支撑的入口大门,棱角分明又稳重圆润,透着古朴祥瑞,但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后来建造的。一条路就从这门一直延伸到里面引人遐想的山林中。进了石柱大门,左手边引人注目的是一堆假山和一棵挂满了红色福运条的许愿树,我还真的在树下许了个愿呢!右手边是还在修建中的“武当金街”,房子是盖好了,但里面还没有整理好,我猜想可能是工作人员办公或像天津的古文化街一样的卖纪念品的地方。在“金街”的门口有个很显眼的“游客入口”的告牌,于是我们顺着指示牌穿过金街来到了游客中心售票大厅。 售票大厅非常宽敞气派,四壁都是巨幅的武当人文风景画,装饰也很现代。票价是110元(但金顶和紫宵景区需要另买票,分别是每人20元和15元),我刚开始还觉得这票价高了些,但后来的所见让我觉得确实是有所值。除了门票还需要买车票,车票是每人70元。本来在前一段时间这里是允许自带车开上山的,但可能是出于安全和统一管理的考虑,现在不允许了,游客一律乘坐景区提供的巴士车到每个景点观光。虽然车票让人觉得有些贵了,但对于想在景区多呆几天的游客而言是很划算的,因为只要游客进了景区,在出来之前乘坐任何巴士车去任何景点都是包括在这70元中的,无须再掏车费了;只是对于我们这样打算当天去当天回的人来说就不太值了。从另一个出口出来,才看到了售票大厅的正面,令我惊讶的是,它有着将古典与现代气息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和谐美,很自然地与古建筑融为一体,后来我发现这种建筑思想和风格在景区的服务设施的建造上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巴士车很大很新很舒适,外面涂着青绿的颜色,让人觉得清爽,有安全感。一上车,就有个大婶和我们搭讪,问我们准备什么时候返回,建议我们应该走什么路线,又自我介绍说她是这里的人,她家开了个小饭庄,如果我们方便的话中午吃饭可以到她那里吃饭,她可以给我们优惠一点,做得好吃一点什么什么的。。。我听着很反感,仿佛遇到了搞传销的人,尽管我相信她也没有什么恶意,只是积极地揽生意而已,也许我只是想清净地自由地享受此行吧!车开始启动了,我看小妹在摆弄她手里的一叠门票,便要过来一张瞧了瞧。噢!!原来是用纸壳包着的一张小光盘,它既是通行证,也是宣传资料;进入各个景区的时候只要感应一下就可以,而且回家还可以在电脑上像看DVD一样看到武当山的介绍;哎哟,瞧人家这宣传工作做的,啧啧! 这次来到武当山,我们遇到了浓雾天气,天阴阴的,风静静的,没有金色的阳光洒下来,看不到树影摇晃,但能闻到纯净空气甜甜的清香,一点也不觉得闷。 车内随放着武当山的简介录象,但我完全没能把心思放在车里,只目不暇接地望着窗外的山山石石树树,这些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在此时此地雾气的环绕中显得很独特,甚至有些神秘。山峦由近处连绵不绝到远处,直至视线的尽头,淡白色的雾霭像没有锁边的飘带一样轻绕在山峦间,露出点点可爱的山峰。。。偶尔也有近处的山花从眼前急弛而过,让人很容易想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当我向远处望去的时候,我便在想这么长这么俊美的山脉会延绵到哪里呢,也许会无穷无尽把,不知道与武当山一起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的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车在盘山公路上绕行而上,基本上不到20米就会有个大拐弯,有时还会与下山的车擦身而过。公路的边沿上是大概一米高的水泥护栏,粉刷着醒目的红百条相间的颜色,护栏那边就是悬崖,我开始觉得司机叔叔的不容易,也开始觉得这70元的车票价的确合情合理。每一个拐弯都会让我好奇拐过去是怎么样的风景,我的脑袋在不停地转,看不够后面的,又要赶紧看前面的,我自己都觉得奇怪,这不就是山啊树啊的吗,怎么会像是在看稀奇呢,也许是很久没有这样亲近自然了吧!突然司机师傅一个紧急的刹车,只听妈妈和车上人在说“呀,有蛇呢!”我赶紧往前看,只见一条小蛇敏捷地扭动着它细小的身子从路上钻到草丛中去了,我说“这条小蛇在过马路呢!”因为我就坐在司机叔叔的后面,我便问他“师傅,这蛇据说好象是挺灵性的东西,您们一般碰见了是不是得让着它们哪?”师傅点了点头说了句“恩,是啊!”本来还想问问他们是不是经常碰到蛇啊之类的问题的,但想到乘车不与司机交谈的规则,而且是在这么险恶的山路上行车,便没有再问什么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以后吧,我们来到了一个巴士枢纽站,下车稍适休息,准备转车。 这个枢纽站很干净,似乎正在准备修建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休息的小店铺,亮黄色的木头一根根堆砌在一边,我在想象就直接用那些木头建房子,不上别的颜色的油漆也挺好看的。 金顶坐落在武当的最高峰上,是汇武当建筑之精华,道教圣地之灵气的地方。听说来武当的人不到金顶就等于没来,所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打算先上金顶去,然后有时间再去别处。我拿着相机在不远处转悠了一下,老爸远远的叫我,我便回来,原来是来了几辆车,我们正在看应该上哪辆车可以去金顶的时候,之前车上的那个大婶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告诉我们应该上哪辆车,看见我诧异还没回过神来的样子,她又说“哎哟,放心把,我对这里还不熟悉啊,不会错的,我骗你们干什么呢!”其实我也不是担心她会骗我们,只要问问司机就可以了嘛,只是觉得她挺神奇的,呵呵!我们又坐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的巴士车,终于来到了离金顶不远的山腰处。这里的一大片空地上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小店一个挨着一个,还有一些小商店,虽然都是差不多两层的,门面也很小的店,但各家各户为自己起的名字却很大气,谦虚一点的叫酒楼,饭庄,夸张一点就叫大酒店了。我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觉得挺有意思的。考虑到真正到达金顶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决定先吃饭再上山。这个时候那个大婶满面笑容地向我们走过来并指着一家饭庄说“这就是我家开的,你们就在我这里吃吧!我让师傅给你们好好做!”OH,GOD!我真是要晕倒,不知道怎么感叹了!!看那间饭庄还不错,很干净也还宽敞的样子,我们就进去了! 这位大婶和服务员都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先给我们泡了山里产的茶,大家喝了都说口感还不错,我边喝边往杯子里瞧,看见茶叶上有少许很小很小的洞,有的叶子的边缘也凹凹凸凸的,便高兴地说:“嘿嘿,果然是天然茶叶,没有洒农药的,这上面还有小虫子的牙印呢!哈哈!真难得~!!”大婶说这山里的茶有的可以卖到2000多元一斤呢!本来想买一点茶叶送给远方的朋友,但往橱窗里面一看,那些包装好的茶叶很显然都是染过色的,绿的很不自然,所以就放弃了。然后我们开始点菜,6个人叽哩呱啦地点了一通,终于大功告成!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山笋炒肉丝和红烧野鸡,的确和平时吃的笋和鸡肉不一样,味长,更香。只是野鸡的肉好象比家养的鸡结实一些,大家都觉得虽然味道好,但多吃一点就感觉牙都嚼软了。大婶说野鸡就是要吃这个劲儿,要是做的太烂了就不好吃了,还说要是喜欢吃很烂的肉可以打包回家再加工。我们一边吃一边和大婶聊天,我们问她:“您原来就是这山里的人吗?”“不是,我们是3,4年前上来的,在山下城里还有套房子,两个女儿都住在那里,这样上学比较方便,一星期或一个月,有时半年才上山来一次。”“那要采购物资还得您下山去亲自忙活?”“是啊,东西都是一点点搬上来的,像这冰柜,桌椅,电视啊什么的都是。平时买菜就一次多买一点,放冰柜里,但其实很多特色菜,都是这山里的人弄来卖给我们的,像山笋啊,野鸡啊,野鹿啊什么的。”“他们打猎?能打猎?”“是啊,他们有猎枪!”“那您这小饭庄当初投了多少钱啊?可以问吗?”“可以啊,大概4,50万把!”“呵呵,应该都收回来了吧!”“呵呵,是啊!那是!”“那你们这用水从哪里来啊?山上的?”“看外面,看见了吗?就是那边现在新修的饭庄,他们都是自来水公司给供水,我们家来的早,当初我们自己在山上接的泉水,得翻过几座山,离这里好几里地呢,管子都接了好长,我们自己在这厨房后面修了个蓄水池,冬暖夏凉,源源不断,干净又省钱,想怎么用怎么用,以前游客自己带车上来,我们还给免费洗车呢!现在景区不让自己接水了,自来水公司统一管了,他们一吨水就得7块多钱呢,真是比油还贵,要不我怎么说你们上我这里吃饭不吃亏呢?我们菜比他们都便宜些呢!”听到这里,之前对她的那一丝反感立刻烟消云散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要是管子哪里破了或者出毛病泉水下不来怎么办呢?”“那就没别的办法,只能顺着管子找了!来回来去得一天的工夫把!不过倒是很少出毛病!”“哎哟,真是不容易啊,真有办法!!有眼光!!呵呵!”从大婶的口中,我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靠山吃山。去洗手间洗手的时候,我还真的一点都不节约,慢慢享受着泉水的清凉和滋润。 吃完饭,我们在大婶这里买了六柱香和6叠草纸,准备到了金顶扔到香炉里表表诚意。大婶见我直接说要6份,感叹说我还挺懂的,我说哪里哪里。其实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说进庙上香得3,6,9才比较好,具体怎么个好法我也不知道,反正一般是按3来,要么是3把香,要么是3根香;我们两家人自然就是6份了。 出了小饭庄,按着指示牌往前走,远远地就能看见似乎两条串着黄色珠子的项链挂在陡峭的山上,那便是武当山索道了。 我第一次这么真实地看见索道,真的好陡,从山脚下一直爬到云雾缭绕的山顶,仿佛没有尽头。可是我一点也不害怕,反而非常的兴奋,那种“是不是很危险啊!”的念头只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只喊着:“也~~~~~好诶!!!坐索道拉~!!!!哈哈~~~!”索道售票厅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传统特色的小亭子,丹墙翠瓦,与游客中心大厅的风格一致,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的古建筑。索道的票价是单程每人45元,往返每人80元。本来想坐索道上去,再走下山的,但估计时间来不及,也还想看看别的地方,所以我们买了往返的票。上了一段缓坡楼梯,我们来到索道入口,离地面也就3,4层楼高吧。一进去就觉得凉风飕飕,而且有雾气飘绕,湿度很大,工作人员都穿着深蓝色的军大衣。我问他们是不是经常都是这种天气,他们说不是,平时还是艳阳高照的,今天比较巧遇到这么大的雾;我暗自臭美了一下心想果然是贵人来拉!哈哈!排队的时候,一位秀气的女工作人员在大声提醒有心脏病啊,高血压啊,恐高症的人不要坐索道,我对大伙说:“这我第一次坐索道,我哪知道我有没有这些毛病啊,得等到上去了才能检验出来呢~!!”妈妈让我别瞎说,我只好做委屈状!现在凑近了看,原来之前看到的黄珠子就是一个个小笼子,我喜欢叫它们鸟笼,因为我觉得人进去了就像小鸟一样,呵呵!每个鸟笼限两人乘坐,封闭得很严实,四面都有窗子,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游客们看到外面的风景。只是进鸟笼得很迅速,因为索道是不停下来的,上山下山是一条线,循环式的,从工作人员打开鸟笼,游客进去,到工作人员关上鸟笼,都是在鸟笼的运动中完成的,不过运动的速度很缓慢平稳。就这样,我和老爸,叔叔和小妹,妈妈和阿姨分别坐在三个鸟笼里。我在笼子里东张西望,坐立不安,老爸提醒我不要乱动,我和老爸互相拍了笼子中的近距离特写,效果不错,人脸就能占了照片的三分之一,哈哈!妈妈在前面转过身来,冲我们招手,我拿起相机示意她,然后拍下了这个瞬间。对面和我们平行的是下山的,我看见笼子里面的人有打电话的,发短信的,看风景的,还有一位老爷爷稳若泰山,气沉丹田地坐在里面和身边的年轻人说话,我猜老人家应该至少70高龄了,佩服佩服啊!没过一会儿,我开始发现很多笼子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同大家打招呼,仿佛大家在此时此刻彼此擦肩而过是一种莫大的缘分,我很快被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博爱和亲切所感染,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我和一对年老的夫妻招手,和几个年轻的女孩打招呼;我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想象着若是此时和他们在一起,就坐在我身边,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有两个小伙子冲我吹口哨,我倒觉得他们蛮可爱的,一点也没有觉得反感,若是平时我一定认为他们是要么混混要么流氓反正不是好人,呵呵。我手中的相机一刻也没有闲着,隔着玻璃到处拍。随着我们的平缓上升,外面的大山此时此刻显得更加宏伟了,之前遥不可及的巍峨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仿佛那群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正慢慢将我们揽入它的怀中,我明白了什么叫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什么叫“靠山”。而当我们经过山腰的一个索道枢纽架,开始由缓到陡的上升的时候,那山顶突然变的神圣起来,像是将要到达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崇敬与期待。渐渐地雾更加浓了,我们只能看到离我们最近的前面和后面的笼子,还有周围的树。我看见了一棵悬崖上的树,大概呈30度的倾斜,树枝很顽强地向空中伸展着,几片树叶静静地挂着,它是那么挺拔,骄傲,玉树临风!宠辱不惊!这一程,虽然我们没有爬上山,但这索道带给我的感觉也像是带着万分的诚心朝圣般向着山顶靠近,直到最后几乎是90度直线上升,仿佛是在极限中成就了每一位游者香客。 大概25分钟之后,我们从鸟笼出来,发现索道并不是直接到达目的地——金顶,游客们还必须自己再爬一段才能真正到达,于是我们开始了上金顶的徒步体验;这个有点像唐僧取经,得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 一会儿看见左边的一个岔口处挂着个牌子,上面标着箭头,写着“此处到金顶的唯一厕所”。我们几个女的顺着指示经过一段小路去了厕所,一路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鲜花,显然是有人工打理的,好人性化的装饰哦,哈哈!去的路上我在想会不会是很破烂很脏的厕所呢,结果人家很现代化而且非常的干净,洗手的时候觉得水应该是山泉水,很清凉。哎哟,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厕所!再次走过一路鲜花,接着爬山。 在窄而陡的石街旁,有石质的护栏,美观,安全,还能为疲惫之人借点力气。栏上还有一根铁索一直伴着游客直到金顶。据说,像这样的铁索都是个体信士们捐装的,他们认为自己做了错事,就打造一些铁链,背负上山,装在石栏上,为他人提供方便而赎其罪过。如今铁链上栓满了很小的铜锁,上面刻着人的名字,和吉祥的福语。这些密密麻麻的锁,凝聚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抚慰着每一位锁上心愿的人。也许有一天,我也能和心爱的人一起来到这里锁上我们的心愿吧!雾越来越浓了,湿度也越来越大。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头发,睫毛上都沾上了很小很小的露珠,和被雨淋湿的感觉完全不同,没有一点粘粘的感觉,很清新,很纯净。在这大山之中,仿佛一切都可以被吸收,被净化,空气清新,泉甘水净,静谧无声,果真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很大的方形的月台上,像是前人颂经修炼,接天地之气的地方。边上有个小店铺,卖纪念品,还卖锁,店主介绍说还能在琐上现刻上字,电动的,很快。原来那些锁上的字是出自他手,呵呵。我们打算买两把锁,一家一把,分别刻上一家人的名字,在刻字登记本上我惊喜地发现在一页纸上竟然有两家家门,共四个和我同姓的人,真是好巧,好难得。 在旁边一面山墙上有着“一柱擎天”四个红色大字,这便是指的我们所在也是金顶所在的天柱峰。据说早在八亿年前,武当山从古海洋中升起,形成了一座莲花状的山形,周围群峰都自然朝向海拔1600多米的天柱峰,后来这种众星拱月的奇观被称为“72峰朝大顶”。这里的“顶”就是指的太和宫,俗称金顶。 太和宫建在天柱峰的绝顶上,是武当山的最高圣境,无论信士香客还是文人墨客,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算真正到了武当山。 明朝永乐10年,也就是距今600年前,明成祖开始“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历时13年,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形成了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建有宫,观,庵堂,岩庙等。建成后明成祖封此山为“大岳太和山”,居五岳之首,这座建在绝顶上的皇家建筑也被并封为“大岳太和宫”。 一会儿,紫禁城的南天门就在我们的面前敞开了,这里说的紫禁城,是指以金顶城墙为界,墙以内的地方,又叫“金殿”,城墙以外的地方叫“太和宫”,这个称谓的变化是由于在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进行了扩建的缘故,而事实上,墙内墙外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嘉靖皇帝在我心目中的性格有点像秦始皇,专横但内心脆弱。为求长生不老,他借选秀之名将一些10到13岁的女孩招进宫里残暴她们,以至不堪忍受嘉靖皇帝折磨的宫女们合谋要把这个残暴的皇帝勒死,终于有一天在乾清宫西暖阁中,宫女们以及两个妃子溜进了皇帝的寝室,企图将熟睡中的嘉靖皇帝用绳子勒死,但由于一时慌乱,绳子结成死扣,无法勒紧,没有将皇帝勒死,反倒是两个妃子见事情不妙,扔下宫女们向皇后禀告此事,以求宽恕,最后皇帝得救,而宫女们和两个妃子无一幸免地被凌迟处死,还一并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宫女杀帝的深宫动乱。此后,嘉靖皇帝搬出了乾清宫,住在万寿宫,终日修道以求长生。嘉靖皇帝不仅修缮扩建太和宫,还为他的父亲,后来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及母亲章圣皇太后在湖北钟祥(现纳入荆门市行政区划)的松林山修建了合葬陵墓,也就是明显陵,它同样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 站在紫禁城的大门前,我看见了敞开的破旧的木门,右边的丹墙上一块铜牌上用中文写着介绍,左边是英文的介绍。正好一个旅游团经过这里,导游指引我们注意到了两边的铁栏杆围成的两个通道,他说右边那个门不经常开,是从前有皇帝的时候来这里求签祭拜的庶民走的通道,而左边那个通道的门是不开的,因为是留给鬼神走的通道。听完,我的心像是受到了震撼,而我,也像是受到了点化一样。我在想也许只有这种吸收着天地灵气的地方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对逝去的人的敬重和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仿佛修建者的心中装着整个宇宙,也似乎他们的心可以自由地跨越阴阳两界,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虔诚与博爱把。。。 进入大门,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门都锁着,我就只在门口看了看铜牌上的介绍。钟楼的铜牌上写着:“明永乐14年(1416年)建,内置饰龙纽八卦铜钟一口,为明永乐13年(1415年)建,此钟是全山现存最大最美的一口,击之万山回应,如滚惊雷。”当时我真想进去瞧瞧那口最大最美的钟,更响听听如滚惊雷的声音,估计是人家就怕遇到我这样好奇的游客才把门锁上的,呵呵。鼓楼的铜牌上写着:“明永乐14年(1416年)建,内置大鼓一面,‘朝钟暮鼓’为宫观宗教生活的象征。古人有联‘晨钟暮鼓,暮醒世间名利客,朱鱼清朗,唤醒浮生追梦人。’”我用相机把这些铜牌上的内容卡了下来。其实在刚进门的右边还有一个很小的屋阁,叫“万圣阁”,里面很昏暗,但能清晰地看见一尊铜像稳坐在里面,但我不太认识这位神仙,然后还有一些供品啊,烛台啊什么的,神仙的前面还有一个功德箱。但好象游客们都没有怎么在这里停留,纷纷直线前进,我觉得看见神仙又不拜有不敬之嫌,怕得罪了神仙,于是在万圣阁前向他老人家作了个揖。 转过身来再往前走,只见正上方的黑色牌匾上写着三个镏金大字“三教祖师”,这几个字在刚进门的时候就能看见,正对着大门呢。我当时正在想是哪三教呢,佛教,道教,还有一个呢?后来才知道另一个是儒教。他们分别尊奉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为祖师;还有的版本说是尊奉如来佛、太上老君和孔子为始祖,其实无非是人和神的差别罢了。说起道教,人们很容易想到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还有炼丹术,以及长生不老等等。虽然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炼丹者能像孙猴子那样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那些企求长生不老,帝业永固的君王们倒是因为他们的美好愿望成就了道教的发展,也成就了关于道的山,神和众生。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而老子也因其无上的智慧被尊奉为“道德天尊”。而集佛,道,儒三教为一身的祖师当属明代著名道士“邋遢真人”张三丰。他是武当内家拳的祖师,也是今日太极拳的始祖。他认为“儒是行道济时,佛是悟道觉世,仙是藏道度人”,也就是秉承了“三教同源”之说,而主张儒,道双修。他创造的拳术称为动静结合的太极十三式。到明弘治年间,武当山第八代宗师张守性,综合张三丰的太极十三式和华佗的气功五禽戏,发展成为武当山道士世代相传的一种独特拳术,称内家拳,流传甚广。张三丰,原名张君宝,是位多才多艺,清高绝俗,远离名利的隐仙。我想象中他是和洪七公一样,武艺出神入化,穿着走路带风的烂布片,抱着酒瓶啃鸡腿,头发比小泽征尔还要乱蓬蓬的丐帮帮主的形象。其实他精通三教经典,善剑好道,医术高明,尤善诗文。武当工夫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内外兼修。由于武当是道教武林圣地,与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武术界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张三丰是真正使武当山名扬天下的一代宗师,至今在武当山文物保管所还保有张三丰的铜像,这是在明代雕塑中除皇帝塑像外少有的历史人物塑像。武当武术不仅成了武当山的金字招牌,得到了世界武术界的认可,还频频出现在影视剧中,《卧虎藏龙》里面章子怡和周润发在一片竹林中飞来打去的那一段就是在武当山拍摄的,他们在剧中使用的也是武当工夫呢! 我拿着相机到处拍,结果掉队了,妈妈远远地叫我,我才小跑着跟了上去。接着,我们来到了灵官殿。灵官,在道教神系中是镇守山门,监坛护法之神,掌管天上人间纠察之事。灵官殿是一个小石殿,里面有几块碑,我扫了一眼,大概都刻着诏书,或有价值的碑文。还有一个很小的在一个台子上的小殿,很迷你,台子上还有供品。后来我才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小,原来因为它是锡制的,很稀有,这也是武当山现存的唯一一件锡制的文物,非常珍贵。我们得爬上一个比较长的石阶长廊,很陡。由于天气的原因,灵官殿里面湿气很重,很阴很暗,而且石冷袭人。抬头,看见石阶的尽头也就是出口处的日光,很耀眼,真的有种开光,开天窗的感觉,又像是经历了一次洗礼。 在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香炉,那是个很大的香炉,在一小块空地上,像个小房子,用砖垒起来的,灰色的,外面没有粉刷,也没有涂颜色,砖墙因为日久烟熏略带黑色,没有透出后人修缮的痕迹,像是历经风雨,独自一路走来,站在我们面前,沧桑,久远,神圣。。。我很认真地把三柱香和三叠草纸扔进了香炉,还虔诚地许了愿。如果是大晴天,也许能看到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幽然吧! 登临金顶的最后冲刺是一段曲折的石阶,叫做“九莲蹬”。它建在绝壁之上,有九曲转折,非常陡险,石阶虽然很厚实,但很窄也很陡;由于湿气很大,石阶基本上都很湿了,光光的石头看着就觉得很滑,所以我们都很小心。这个过程就像是西游记中的最后一难,在心灵上是一种磨练,一种平静的过程。据说,九莲蹬也是道教思想的体现。九,在道教里是“纯阳数”的代名词,如上有九天,地有九洲,人身有九窍,治疗疾病有“九转还丹”,施舍庙宇有“九种功德”等等。可是呢,我还是比较喜欢七这个数字,虽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有九那样多的名堂,嘿嘿!
|
转自:http://yaoyaoyao2008.blog.sohu.com/93979251.html6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