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湖北]白溢寨探险之旅 |
[游记][游记-湖北]白溢寨探险之旅 |
2007-07-16 xout.cn |
白溢寨探险之旅散记本次活动参与人员共26人(其中有8岁的小逗号和11岁的小石头) ,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户外活动,所以4月28日的晚上集中,做最后的通知和准备。 5月1日清晨,6点20左右,我来到三岔路长途客运站,蕾好和冷百合已经在车子前面等待了,不久驴子们陆续来到车站,江汉风的记者也闻讯赶来,他们对我们的这次探险自助游有着强烈的兴趣,问了一些情况,采访了几个队员,我们也就到了该上车的时间了,话别后,队员们上车了,但是由于司机的原因,发车时间拖到了8:37,但这并没有影响队员们的好心情,一路上欢声笑语,12:39到达五峰县城。 从五峰出发,是近两小时的山路,最后到了一个叫干沟河的地方,到我们今晚要住的白溢坪村还有二十来公里的蜿蜒山路。大客车已经上不了了,路旁有村里专门用来运人和货物的双排座小货车,后面拖箱加了一个铁笼,把拖箱平均分成了四个区域,看起来像拖PIG的车子,后来才体会到这样的设计是非常符合当地地理情况的。开车的是个女司机,前排已经坐了几个乘客,说我们这些人都上没问题,因为天色渐晚,担心第二趟车会走夜路,所有的人和包挤上了小货车,车子启动了,开上了窄窄的山路,站在拖箱里的人看不到路的边缘,只感觉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前面已经到了路的尽头,车子的轮子仿佛快要掉下去了,我们的前面还有一辆货车,看起来就像在我们的头顶上。女生们有人发出了尖叫声,椒椒大呼:“我要回家~~”笑声一片,最后大家打趣说:“这次海盗船也坐了,过山车也坐了,过瘾!!”,真是一群快活的人!车身摇晃得厉害,还好有像牢笼一样的栏杆可以扶,但是路面的颠簸还是让铁栏杆和世纪超人的额头来了次亲密接触,导致几滴鲜血的奔涌而出,还没有开始就有流血事件发生,不由得让我多了几分担心。 路面开始平稳上升,到了白溢坪村,这里也就是介绍里说的第一级陡壁,面积12平方公里的白溢寨,是数千年来土家人拥寨而守的聚居地。寨上有“上白溢”、“中白溢”、“湖坪”三坪,海拔在1100米至1300米之间。 听说山脚下有一个小学,我们便想到在操场扎营,学校的旁边和对面分别有两户农家,车就是他们家的,听司机说我们刚才上来的绝壁坡度有80度,真后怕。旁边那家主人叫毛开富,他们家二楼可以搭六顶帐篷。对面那家姓李,他家的男主人叫李代胜,读过高中,知识很丰富,后来成为我们的向导,向导费每天50元。两家扎营免费,睡床铺10元/床,晚餐10元一人(包过早)。由于位置有限,一部分队员选择在小学一楼的走廊扎营,别有一番情趣。 晚餐很丰盛,大多是当地土家族家常菜,腊排骨和有味道,被剁成大块,据主人说大块排骨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听说这里产上贡皇上专用的“冷水谷”,蒸熟后粒粒竖起,细长如杆,三粒就有一寸长,一打听,现在已经很少有了,有点遗憾。 晚饭后,我和副领队,还有几个队长一块开了个小会,商量后面两天的行程。就第二天在不在山上扎营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与向导的沟通,最后确定形成为:第一天上天堰坪,扎营,轻装登顶,夜宿天堰坪,第二天到冰洞探奇。 山里的夜很凉,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很多队员都只穿了淡薄的衣服,我建议大家找农家借衣服,为第二天在山上过夜作准备,果然后来起了大作用 5月2 日,清晨的第一声鸡叫后,我就睡不着了,在洗漱完毕后,我坐在学校的操场上欣赏面前的白溢寨,海拔2320.3米的黑峰尖像被刀削一般,近乎90度的绝壁显露出它的与众不同,它是五峰第一高峰,华中地区第二高峰(仅次神农顶)。看来我们今天的行程不轻松。 早餐是鸡蛋炒饭和面条,整理完行装,强调了新近过程中的几个注意事项,特别是环保问题,副队长介绍了今天的行程。8点,大家便满怀信心上路了,队伍分成三队,每队8人,严格按照队形前进,老伙计和向导在最前面,世纪超人压队。 一开始山路就陡起来,一段上升以后已经是大汗淋漓,这里没有经过开发,一路上没有台阶,全是松散的碎石,坡度在45度以上,有的地方有60度,有一段路特别危险,还好大家互帮互助,平安过去了,这时已经有两位队员体力不支,只好请了一位当地老汉帮忙背包,老汉已经八十有余,但背着两个登山包依然健步如飞,还经常在我们的前面歇着等我们,用一根T字形的手杖支撑背架,点上山烟来两口,不由让我们生出许多感慨来。在行进到行程1/4处时,有一眼清泉,味道非常甘甜,是纯正的冰冻矿泉水,据向导说,白溢寨附近有四十八股清泉,是中国罕见的富锶低钠矿泉水,可以直接罐装销售。队员在这里补充了水,又上路了,大约10:30到达一处平坦的开阔地。在这里,小队队员们合影留念,可惜时间紧迫,没有全体合影。行程已经过半,接下来的路程不是石头路,而是山上水流的土路,前天刚刚下过雨,路很滑,没走几步脚上就挂满了泥,也因为这场雨,当地人称为杨角木的花被雨水打落在路上,鲜花铺路,像山神在迎接贵宾的到来。沿途很多鱼腥草,雨后的空气中充满了鱼腥草的气味。大约12点钟,我们到达第一座山的山顶,开始简单的中餐。这时,逗号发现他的干粮掉了一大袋,很是郁闷,但随后,我们发现原来大家“个个都是活冰箱”,什么类型的零食都有,居然还有人带八宝粥,牛肉酱,啤酒上来,佩服~~! 一路下山,半小时来到今天的宿营地——天堰坪,这里是第二级绝壁,有8平方公里的平地,树木稀少、矮小,一派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风光。而我们就在天堰坪的西冲,这里有一处山民用来晒烟叶的茅草棚子,由于还没有到季节,空置着,旁边有一个茅草屋,据说先前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住在这里,有点神经病,后来下山找了个男人嫁了,就没上山了。在茅草棚里,大家抓紧时间安营扎寨,十几个帐篷排列开来,很是壮观。 下午2:00我们把背包放在营地,轻装前往观景绝佳之地——倒叉子。沿途的景色又和先前有了不同,显得开阔了许多,地上有好几个直径5~10米的弹坑,据说是当时日本人没法爬上白溢坪,只有用空袭,留下了这些弹坑。接着进入一片矮丛林,植物密集,向导在最前面用柴刀开路,但还是有很多长着倒刺的植物不时钩住我。当我还在丛林中看不见天日的时候,前面的队员发出了一片惊呼声,我赶紧加快脚步,忽然眼前一片开阔,已经到了悬崖的边沿,后面的人涌了过来,我们赶紧一字排开,动作都谨慎起来,生怕有人一个不小心跌下万丈深渊。刚到时,只看到一片浓雾,我们仿佛在云中漂浮,云雾从我们的身上拂过,脸上可以感觉到湿冷的水汽。一阵风吹散了云雾,眼前的景色变得清楚,绿色的山峰,黄色的小路、白色的屋顶,整齐的麦田都像微缩景观,真有点头发晕,脚发软。我们只有俯下身子,小心地伸长脖子往下看。突然有人喊:“快看!”大家的眼睛向右一看,乖乖!如刀削一样的山尖就在我们的旁边,感觉近在咫尺,只不过刚才被云挡住了。驴子们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壮观的景色。 带着激动和不舍,我们下山回到了营地,猛驴们开始准备干柴,到附近一个小泉眼拎水,美驴们便开始烧火做饭,这时,荆州登山协会的几个人也来到这里,打了个招呼,就在离我们一百米的一块平地扎下了营。晚餐很丰盛,米饭、稀饭、面条、紫菜汤……吃饱喝足,大家开始围着篝火玩杀人游戏,笑声阵阵,传得很远。 夜幕降临,寒气袭人,两位受伤的队员钻进了睡袋,其他的人还围着火玩得高兴,指南针和老伙计在茅草屋里一边和向导聊天,一边烧水泡茶,准备大家第二天饮用。山里的夜特别黑,特别冷,也特别漫长,为了安全起见,游戏完毕后,几个队长安排了值班时间和人员,大家唱歌跳舞,洗漱完毕后,就各自回帐,进入了梦乡。 在第二组值班的时候,也就是凌晨2点左右,世纪超人的帐篷旁边发出了异样的响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抓帐篷,值班队员马上拿上狗腿刀,打着营灯,探个究竟,因为山上有野猪,营地的气氛马上紧张起来。这样的情况一夜发生了几次,但始终没有看见任何的东西,队员们猜测可能是小动物来探险,可能是风把树枝吹到帐篷上发出的声音。 5月3日5:00,我起来接最后一班,起来还是伸手不见五指,不一会天就大亮了。山里的清晨好美,空气清新,满目嫩绿,伴随小鸟的叫声和袅袅的轻烟,我开始烧水,6:00队员们开始陆续起来,吃完早饭,8:00我们再次上路,向今天的目的地——冰洞出发。而这时登山协会的营地里还在煮着早饭,我们和他们挥手,却换来一顿不友善的谩骂,都是同乡,此举令人费解。冰洞在另一个方向,必须先下到半山腰,再向反方向攀登。和昨天比起来,下山的速度就快多了,只是在最危险的一段,几个女生用了很长时间才下来,眼看远处有一片积雨云向这边快速移来,向导告诉我们,要下雷雨了,要赶在下雨前走完这段山路。终于,我们来赶到了半山腰的分岔口,这时的了雷声已一阵接一阵。有一部分队员已经筋疲力尽,特别是小孩和女生,于是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下山休整,一路继续前进。每个人的内心都很矛盾,下山就会错过暑天冰川的奇观,但上山肯定会遇到雷雨,山路更加湿滑,很有可能有危险。上山需要坚持,但放弃更需要勇气,几个女生,小孩和受伤的队员选择了下山,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几个男队员毅然放弃了上山的机会,作为护花使者带他们下山。对他们所做的牺牲,我由衷感到敬佩。 刚刚分手数十分钟,暴雨便倾盆而至,我们赶紧穿上雨衣,但雨实在太大了,向导说,现在绝对不能上山,会有石头滚落下来。没有办法,我们上山的14人只好找一家农户避雨,而这家农户正是湖坪村的村支书,晏书记一家非常热情,赶紧生火让我们取暖,我们围坐在火炉旁边等待着雨停。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我们决定取消登山的计划,就在晏书记家里吃中饭,女主人割了块熏肉,给我们作火锅。吃饭之前的这段时间,名流向晏书记要了张烟叶,在火上烤干,老伙计熟练地卷了起来,山里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抽这种山烟,劲特别大,很醉人。几个人试了试,都呛得不得了。中饭很丰盛,我们要给钱,他们每人只收3元,我们过意不去,给了50元。 雨停了,天亮了起来,虽然地下已经积水,但我们心中还是产生了继续登山的冲动,和向导商量以后,我们决定先到山下看看情况,如果不妙,再下山。说走就走,和晏书记一家告别,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山了。太阳出来了,烤得我们赶紧脱下雨衣。来到一个陡坡前,向导告诉我们,必须把包放下,轻装上山,只带了一点水,我们上路了,本来坡就陡,再加上刚下雨,真是上一步滑两步。行走的鸟穿的鞋子太重了,也不防滑,只能靠抓路旁的草爬行,最要命的是他用雨伞当当登山杖,不仅没能帮到他,反而成了他的负担。他差一点就放弃了,准备在原地等我们,但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最后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手上满是草划开的口子。上到一个高度,进入一片茂密的林子,忽然感觉象进了冰箱,,寒气逼人,在几个石头缝里,我们看见了小块的冰块。我们知道,离冰洞不远了,兴奋地叫了起来,终于我们来到冰洞,冰洞并不大,里面的冰还不是很多,但据向导说,二伏天里的冰最多,一条路上全是的,穿棉衣都顶不住,而我们则是今年第一批看到冰的外地人。这一片的小环境很有意思,同样的树,外面的花已经开了,里面的还只有花骨朵,有的树顶上的花开了,下面的迟迟不开,好像处在两个季节。 冷得不行了,我们开始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才走了几步就摔得坐在地上了,爬起来又摔下去,最后我们几个鞋子滑的心一横,干脆就坐着滑下去算了。我们把屁股坐在右脚跟上,左脚调节方向和速度,左手抓草作为刹车,右手拿登山杖增加动力,一路滑下山,树枝在我们的耳边呼啸而过,感觉象在滑雪,好久没有玩得这么开心了,我们几个滑的人笑得肚子都疼了,其他人看着我们满屁股的泥,也笑得人仰马翻。滑到了山下,比向导预计的时间要快得多,这全是得益于我们的新方法,我们几个自豪地叫这种方法为“滑泥”,还为几个光荣的屁股照了pp,超级搞笑。 回到小学,我们赶紧换下衣服,男生们去溪水中洗澡,休息了一会,9点开始吃饭,也许是太累了的原因,晚餐没吃多少,晚上杀人游戏也没有玩几轮就结束了。从半夜开始,下了一夜的暴雨,雷声不断,我开始为明天下山担心起来。 5月4日清晨8:00,我起床了,找到司机询问情况,司机老毛说没问题,但李向导说,他们一般在大雨天,能不出车就不出车,人不比货物,重心不稳,下山危险。为了全体队员的安全,12名对员放弃坐车,改从小路下山,天公作美,半路上雨停了,山里没有风,水汽聚集,到处是云雾缭绕的美景。我们和汽车差不多时间来到公路,回沙市的车子早已经在等我们,最后和大山告别,我们踏上了归途。 车上的我们离山越来越远,心里平添了一丝惆怅,于是我们化悲愤为食量,把沿途每个加水站的土豆和卤鸡蛋扫荡一空。在枝江沿途有很多卖草莓的,也没能逃脱被扫荡一空的命运……我不会忘记这次难忘的旅程,有机会我还会去白溢寨。 对于这次的旅行,有几点反思: 2、由于路程的强度太大,有几一名队员肌肉拉伤,两名脚腕扭伤,由于我的疏忽,最后一天其中两名还带伤走下山,对此我深感抱歉。也为这些队员能带伤完成艰难的旅程感到钦佩。 3、这次活动中,大多数队员都能够发扬驴子精神,不怕吃苦,团结互助,体现出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在营地主动去取水,捡柴。离开营地的时候主动捡起垃圾等,但也有部分人做得不够,希望通过更多的驴行,多多培养驴子精神。 4、最后感谢副领队指南针,小队长老伙计、无名、世纪超人,财务官浪花一朵朵的协助和无私奉献,才有了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 强烈要求将白溢寨的难度和强度提升两个等级 |
转自:http://www.xout.cn/notes/2007/200706/20070609164704.html4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