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江长阳一路歌 |
[游记]清江长阳一路歌 |
2008-05-22 sina.com.cn |
最有特点的劳动歌要数薅草锣鼓,凡薅草、开荒、插秧、采茶等集体劳动时,都兴打锣鼓唱歌,锣鼓班子在田头地角边打锣鼓边领唱,数百人便跟着唱和,十分和谐自然,活泼风趣。哭嫁歌是长阳习俗类山歌中最有特色的一类。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以哭代歌叫“哭嫁”。一般婚前一个月就要哭嫁,开始隔夜哭,最后连夜哭,婚礼前夜通宵哭。新娘边哭边唱,泪随声下,哭的内容主要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和与亲人的惜别之情。哭嫁歌亦泣亦诉,哀婉动人,是难度很大的唱哭艺术。近日,长阳土家哭嫁歌已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民间文化保护对象。 长阳南曲素有“丝弦雅乐”之称,它唱词文雅,唱腔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素有“南曲之乡”美称的长阳资丘镇,逢年过节,娶媳嫁女,生日祝寿以及劳动之余,民间艺人往往相邀聚会,乘兴弹唱,蔚然成风。南曲在长阳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至今传唱不衰。 跳丧是土家族人民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的一种特殊的悼念形式。“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跳丧者舞姿粗犷古朴,淋漓酣畅。虽处丧事而不悲,远近乡邻,纷至沓来,尽情歌舞,通宵达旦。土家跳丧是土家人世世代代用生命和心血浇灌的艺术之花。长阳县正在为“跳丧”申报中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个世纪80年代,县文化馆创作干部在跳丧基础上编创了“巴山舞”,成为一种新型的群众自娱性集体舞蹈。2001年,巴山舞向全省推广;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巴山舞作为全民健身舞,正式推向全国。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f8c45010007ws.html2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