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东湖-我童年的梦-武汉游记 |
[游记]武汉东湖-我童年的梦-武汉游记 |
2007-11-11 com.cn |
湖水清澈见底,湖畔停着等待游客的木划子 武汉的东湖,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水域面积位居全国城中湖的首位。走遍全国,难找第二个城中湖有东湖这样浩瀚这样有气势。北京的“海”,在这里不过是小小的水塘。杭州的西湖,和东湖相比,小巫见大巫,只能算东湖的一角。大概是武汉人素来谦虚或者说不善于宣传自己,以致美不胜收的东湖——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城中湖,竟然至今仍如丢弃在沙子里的明珠,不大为外人所知。 东湖,曾经是我童年的梦。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业余最大爱好是游泳,虽然年纪小,那时却经常和小伙伴一道,从武昌司门口(现在仍是武昌老区最热闹的地方,这里距离东湖几十里)出发,走上几个小时,一直走进武汉大学,经过两旁长满樱花树的校内马路,然后终于走到梦寐以求的东湖。记得每次都是走到最后一段高坡时,大家都欢呼起来,因为走到坡上就可以看到绿悠悠的湖水了。随着坡路的上升,我遥望的东湖渐渐也升了起来,终而至于整个展现在眼前。接着是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路的辛苦,大家喊着叫着飞跑着往坡下冲去…… 武汉大学的后面就是东湖游泳池,水上架着木走道,谁都可以自由出入,没有门票之说。游泳池旁也有简易的换衣屋子,水上还有救生员。我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学会了游泳,而且游的是蛙泳。胆子也比较大,不顾后果敢跳水。跳台高,就站立着直跳,跳到水里,咕咕地沉下去然后自己飘起来,一点也不害怕。只有一次现在想想还后怕:也是跳水,那次鼓起勇气从高高的水泥跳台上学着别人弯腰往下跳,扑通一下,什么也顾不到想,人已经“栽”进水里,右脚撞了跳台的柱子一下。从水里钻出来才发现刚才几乎是贴着水泥柱子栽下来的!——真是危险极了,简直是死里逃生!从此我再没有上过跳台,初生牛犊的那股劲儿早丢到爪瓦国去了。 东湖在我童年的眼中是最美的乐园。水清得见底,我常常潜到水里看一群群小鱼儿怎样游来游。在游泳池的木头立柱上抓着休息时,小虾子们就在我胸前弹着圈。如果顺着柱子摸进水里,贴着柱子就能捉到小虾子。有一次我闭上气钻到水里,突然看见一条手指粗的青蛇盘在水下的柱子上,吓得我魂飞魄散,一口气钻出水面,拼命朝人多的地方游去。后来讲给同学听,他们也都惊惧不已。 每次去东湖,都有一两个同学做伴。那时父母从不过问,但也从不表示支持。所以,我去东湖游泳每次都是身无分文。路上口渴了,就到路边的人家向别人讨水喝。武汉的热天是有名的热,徒步走在去东湖的路上,一路竟然连遮阴的树也没有几棵。所以每次去游泳,一定会在中途讨几次水喝。讨水倒是从没有被拒绝,即使没有热开水,也会让我们自己到他们的水缸里舀水喝。有时,遇到好心的农妇还会洗了黄瓜给我们吃。这种不畏艰苦的长途跋涉,仅仅为了到东湖游泳,这样的事情,今天的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好在人在少年儿童的年龄,我也从不知什么是累。那时还有更刺激的比赛,我和小伙伴们比谁的皮肤晒得黑。游泳的人都知道,水里浸泡的皮肤晒太阳最容易黑。所以,我常常游了一段时间后就跑到空中走道上躺下来翻来覆去的晒。肩膀和后背晒得红黑红黑,甚至脱皮。回到家里,晚上睡下来,晒得发痛的后背不能靠床。尽管如此,下个星期天还是会和同学去东湖。一次,老师怕出事,给全班同学的家长发通知,希望家长制止孩子私自游泳。并规定家长必须写回执。我记得父亲在上面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至今还记得,大意是“不让他游泳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家里始终没有担忧我的游泳,不知那时父母亲是怎样想的(这要是在今天还不知揪心到什么地步),不过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自由,我的少年时代几乎是伴着东湖度过的。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业余的兴趣逐渐多了起来,再加上学习紧张了一些,便慢慢很少去东湖游泳了。再后来却是不愿意去了,因为东湖被日渐增多的工厂以及住宅的废水污染,水质严重下降,昔日的清澈真正只能出现在童年的梦里了,所以我不再去东湖。 近些年,由于武汉市治理污染的力度加大,武汉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东湖已经得到很大规模的治理。去年重阳节学校组织退休老师游览东湖,我特地拿着数码相机跑到湖边看水,磨山下的湖水已经清澈见底,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秀丽的湖光山色让我彷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的东湖,真是欣喜万分! 东湖,你曾是我童年的梦,今天我仍然是那个热爱你的孩子,尽管他已经两鬓斑白……
|
转自:http://wuhanu.com.cn/wuhanu/com/cn/xgxx/129.html2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