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东湖记(2) |
[游记]东湖记(2) |
2008-05-22 sina.com.cn |
2001年,我从望江楼到东湖,沿着河岸,顺流而下。河边的那条街很长。住户们当街开着小店,卖小百货。此地离市区的繁华虽近实远,仿佛一个同高官沾点小亲的平民,家谱上很亲切,生活中很遥远,所以不卖大货,卖的都是纸头线脑,锅碗瓢盆,还有一碗碗漂着葱花的粉面,自我宣传说是成都名小吃。街道很窄很脏,房屋很矮很破,建筑样式都是一楼一阁,青瓦灰墙。但是居民喝茶卖货,自得其乐。2002年,全拆了,昔日的小街,市井风流的景象眨眼不见,让几天未来的我大吃一惊。市井废墟上搭起许多棚屋,未走的居民以碎木搭起屋架,前后裹上一种红绿相间塑料布,以此为墙,挡风,上面铺一种灰白色的毡布,以此为瓦,挡雨,然后开始生活。他们把炉灶架在屋前的短砖碎瓦上,在屋后的断垣残壁上架起竹竿,晾花花绿绿的衣服。废墟上立起了一块政府公告,大意是说此地要建成公共休闲绿地,广建茶园,遍植花草。2003年,废墟被清理了,开始植树种草,似乎迈出了建设的第一步。种上的树还没有成活,就开来了推土机,很快建起了别墅园区,取名“河滨印象”。门口站起了保安,河边修起了围墙。于是,那些此地的居民,就失去了他们的小街,和街上的那碗漂葱花的粉面。 2004年春天,最后一个棚屋也消失了,围墙外的土地长出了肥嫩的青草,把一些碎瓦和一些施工的废料,彻底掩盖。有时候我经过,能在草丛中发现一只精瘦的田鼠,如此土地当然不象长满庄稼的田野那样慷慨无私。 现在沿河而下,别墅的确比小街好看,精巧的别墅倒映于河水,风景优美了不少。只是,有几位来放风筝的老人,常常目光眷眷。 这就是东湖边上,很大很大的变化。其实还有一些变化,很小很小,我也是过了很久才觉察到。有的东西变少了,比如空地上那一株桑树不见了,不知是死于风吹还是人斫;比如湖东的农田大片消失,城市把触角伸向了远方;比如那个破败的厂房还在,只是更加衰弱。有的东西变多了,比如桥上等待工作的农民,越来越多,有的面孔很年轻;比如桥上和树上的寻人启事,越来越多,比如桥上的“文凭,办证”的广告。 五 2004年4月,某一天,天气很好。 那天我象往常一样沿河岸散步,想来东湖坐坐。但是走到桥下,一堵围墙挡住了我的去路。 我翻墙而过,发现东湖边的空地彻底改变。树和草不见了,满地新土,几个推土机在奋力扬臂。 我走了几步,一个穿制服的保安叫住了我。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13e2201000539.html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