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古琴台归元寺户部巷自助游攻略_住宿 |
[游记]武汉古琴台归元寺户部巷自助游攻略_住宿 |
2007-07-16 fqhua.com |
今天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早上和朋友坐公车去火车站,她问:“这次旅行游遗憾吗?”我带着一份愧疚说:“有,但很正常,有遗憾才能记得住这个城市。”她望了望一大堆的行李:“提着行李玩没问题吧?”“呵呵,好啊。”我对我这次出来能交上这么一个爽朗坦率得女孩子而高兴。就这样,我们提着行李,开始了紧凑但丰富的景点半天游。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古琴台。古琴台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弹琴遇见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再售票处寄完包,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幸运的是说动了朋友在这和我照了张相,这次的旅行因为有了一个身份与自己如此的相似的女生而变得多彩,短短的几天,虽然无法做到像伯牙子期那样,但相同的经历让彼此没了距离,这是另外一种知音,同样的相知。写到这,我的思绪乱跳,想着自己的朋友,呵呵,看着已经写好的东西,算了,都删了吧,呵呵,难得非理性一次。 古琴台对面就是归元寺。寺内钟磬铿锵,梵音悠扬,佛烟缭绕,檀香阵阵。寺前的几个放生池一字排开,与宽阔的街道一起,构成个很大的广场。放生池内数百龟懒洋洋的游弋,池边垂柳,亭台楼榭供香客游人休憩,石碑香炉为信徒观瞻拜谒。 我们压低声音,放慢脚步,翕目止心,虔诚地拜着,祈求一切平安,在罗汉堂数着罗汉,数到自己的罗汉后拿着开光罗汉护身符去求解,解签人说,罗汉法相正面安坐,双手向上,放声大笑,欢乐人生第一宝,千金要买常时笑,莫将忧愁隐心头,苦尽甘来有奔头,是你的就是你的,逃避是没有用的。是啊,佛说的不错,我的性格不太适合竞争。我总是善意的看待命运对于我不公平的待遇。我从来不为自己争取些什么,或者我只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平凡。我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个人,在这个人潮汹涌的城市中,没人看到我,也没人记得我。宠辱不惊,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心如止水,笑看人生。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城市的吃,很能看出一个城市人的性格。在武汉吃了几天,名气最大,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武昌鱼。这是因毛泽东的那一首名词《水调歌头》而出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种鱼刺少肉肥,而且肉细腻爽口,红烧和清蒸都可入菜,清蒸尤见其味,原汁的感觉很芳香,撒上点小葱味道更佳。具说毛泽东是在“大中华酒楼”品尝这道菜的,可惜现在大中华洒楼现在已经被人兼并,大师傅也不知漂流到何方去了,不然真想去品尝一下正宗的武昌鱼。除了武昌鱼,还有香气四溢的排骨莲藕汤,听说有健脾,和血,增食欲,明目等功能。 不过武汉人的口味偏大,更喜欢吃湖南和四川的辣味菜,这也能体验出武汉人的性格,那就是热情和偏极。鄂菜进不了中国四大菜系,连派生出来的十大菜系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我认为,原因在于由于湖北处在九省通衢的地方,鄂菜不仅指接纳天南海北知风味,还用兼容的特点把这些饮食湖北化,虽然没有创新,但它是融会贯通而诞生的。 武汉的户部巷以特色小吃闻名,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以为去不了了,但在最后一天,或许又是缘分吧,我和朋友抓紧这最后的时间来到这窄窄的小巷。但是看到朋友排着长长的队,一次次把烫烫刚出锅的小吃拿过来的时候,热干面,烧梅,灌汤包,豆皮、沙锅、烧卖、水饺等等,虽然很有名,但到我的嘴巴却没有多少味道。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hub/8828.html10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