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学院]武汉大学暑期实践小分队赴广州之行日志全纪录-未来网资. |
[游记][法学院]武汉大学暑期实践小分队赴广州之行日志全纪录-未来网资. |
2007-07-16 future.org.cn |
7月28日 时间:早上5点;地点:湖七五楼;事件:闹钟声响成一片。我们03法一赴黄冈、广州小分队一行10人准时起床梳洗,精神抖擞地开赴武昌火车站,赶坐使往广州的2169次普快列车。此次广州之行是继黄冈蕲春调查的第二站,也是此次暑期实践调查的重点。我们小分队的调查方向在于通过对内地与沿海两个具有普遍代表性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分析,欲找到真正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对寻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作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设想。我们乘坐的火车是没有空调、每站必停的普快列车,也就是俗称的“绿皮车”,“不幸”的是当天我们遇到了华南地区普遍高温天气,一路上都是艳阳高照,炎热难受,中午途径长沙时气温更是高达39度。从窗外吹进来的热风更是把我们的脸庞烤的通红,我们个个都是汗流浃背,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泡面下好了作料却发现车上根本不提供开水,大家也只好一笑了之。相对于此次调查的意义而言,这些都不算什么.大家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对于这次广州之行充满了期待,希望我们能取得圆满成功. 晚上,“享受”了16个小时“桑拿”的我们终于到达了繁华的华南第一大城市——广州。广州市农业局和白云区农业局对我们此次活动给予极大的重视,局领导派出两辆车在火车站接我们小分队一行,到达酒店已经是晚上11点钟,但局领导仍然亲自来到酒店看望我们,并对我们小分队表示欢迎。广州有关单位的热情接待使我们受宠若惊,我们为“武汉大学学生”这个身份而感到骄傲,同时也意识到我们更加要认真实践,做出成果,不能辜负学校和广州有关单位对我们的期望! 7月29日 早晨8点,喝过广州的特色早茶之后,我们来到了白云区农业局调研,受到了有关领导的热情接待. 农村经济的著名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白云区农业局局长苏局长对我们的实践作出指导,并对我们小分队寄予一些期望。接下来,白云区农业局副局长谢局长、办公室主任叶主任以及专长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林科长分别对该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状况做了介绍.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和西部,全区总面积多达825公里,下辖19个镇街.该区农业发达,畜牧业发达,以种植蔬菜,花卉,水果及养殖名优水产为主。白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共有10个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对解决农产品产、加、销脱节问题和解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起了重要作用。白云区的农业发展具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特点。白云区的农村中除了保留原始靠天吃饭的农村经营模式之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在近郊农村推行农村股份制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以下调查的内容,首当其冲的就是选定这样两类代表性农村,对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进行调查。另外我们还将调查农业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影响。农民收入结构大致有如下构成: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以及其他的经营收入等。在传统农村中大多数农民仍是采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在属于自己的那份土地上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入几乎全为纯农业收入;还有些农村改变经营方式,走产业化道路,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是以纯农业收入为主兼有通过其他经营获得的非农业收入;另外还有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或经营副业,他们的经济收入以非农业收入为主。在对于这些不同的收入结构,究竟它们的现实差别在哪里?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哪一种收入更容易获得增加?农民对于他们目前的现状满意吗,不满意的话,是否有改造的途径呢?……可以说,大家都有许多的疑问在心头,相信接下来的实地调查,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下午,在叶主任及林科长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国家农业部二十年定点调查农村,江高镇上岗村。2:30分,我们到达该村村委会,林科长和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作了简单介绍之后,我们10人便分成5组,两人一组,对该村的50户农户展开问卷调查。我们从他们从事的农业生产问起,到家庭收入来源状况到家庭支出及用途到对目前生存状态及希望等,都作了调查。同学们个个都针对性的积极提问,农户们也按实作答,尽管天气炎热,但场面好不热闹。调查结束后,我们达成初步共识,该村村民大多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少部分有出外打工收入,即使耕作在肥沃的“珠三角平原”上,农民生活一样十分困难,有小孩上学的家庭,往往是入不敷出,需要靠借债维持生计。农民没有政府救济,几乎没有医疗保障。有个中年人含着热泪苦笑地对我们说:“呵呵,生了大病,就只能在家里等着了。”我们的心里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鼻子酸酸的,此刻我们更加意识到调查的重大意义所在,除了稍加安慰外,我们能为那个中年人做的就是认真做好这次调查,这也是我们为所有农民而做的,我们心里面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调查做好! 7月30日 今天我们来到了在沿海较富庶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农村——小坪村。小坪村地处广州近郊,由于广州经济发展迅速,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这些土地被用作集体经济资本,吸引港,澳,台商来投资办厂,对于因土地及仓库的承包,租赁等土地流转收入,则成为集体分配收入来源.村里成立农村经济社,设立股东大会,经营管理经济社。参加经济社的农民,只要是该村的,不论年龄都有权分红,而且其股份可以转让,继承。因此,小坪村的农民生活水平较高。进入村里,迎入眼帘的都是高耸的房子,街道路面是各种各样的小商贩.进到村委会,是一个大院,我们发现院子里整齐的停放着好多高级轿车,村股东大会的董事长给我们介绍说这里大部分是社员自己的车.我们不禁感觉到惊喜.我们按照原来的计划,仍然分成5组,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完成了50份问卷。我们发现这里多数农民的收入以村经济社的股份分红、建房出租、外出打工等非农业收入为主,而他们的土地都出租给外人经营。他们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医疗方面也有相当的保障,子女也有村经济社的股份,因而其教育也是有保障的.表面上看起来,这里的农民过的比较轻松,生活水平比较高,跟昨天的上岗村有鲜明对比。这带给了我们思考: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民在现存条件下是不是很难走上致富道路呢?如果外出打工、经营各类营业比起经营传统农业更容易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而且幅度更大,那么如何才能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如何才能拓宽农民非农业收入来源?究竟小平村这种农村模式在其他地区是否适用、有没有可推广性?对于这些疑问我们希望通过整理分析问卷答案、进一步深入了解可以解决。 7月31日 今天我们调查的地点是江高镇的水沥村。水沥村是全国最大的红葱生产基地,并建有全国最大的红葱交易市场,村里90的农户以种植红葱为主,他们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种植红葱。我们到田间参观了红葱的种植情况,村长热情地拔起地里的红葱让我们品尝。村长说,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回良玉副总理考察水沥村,在田间拔起一根红葱便品尝起来。听到这些,我们便争着品尝起来:)。接着,我们到交易市场参观,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完全由村里酬资自建的市场规模竟有这么大!整个市场包括五个大棚,光停泊着等待上货的火车就有接近百辆。据了解,这里天交易量达到10万斤!红葱交易市场促进了红葱产销一条龙,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路,另外也稳定和提高了红葱的价格。我们在于农户交谈中发现,由于村里的规模种植和红葱交易专业市场的配套建设,他们的收入比较稳定,年亩产平均达到三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九千多元! 8月1日 我们今天的行程很紧,一天下来参观了丰华果蔬加工厂、江丰实业集团、三星水产基地、江南蔬果批发市场四家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起到了带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作用。通过调查了解,每一家龙头企业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都有积极的影响,农民收入的结构比较完善,收入比较稳定。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前期投入非常庞大,并非说产业化就真的能走产业化道路。 我们主要的实践内容在今天也大致结束了。总的来说,这几天的行程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通过调查了解了许多情况,也增长了见识,为我们往后总结积累了丰富材料。 晚上,广州市农业局和白云区农业局宴请我们小分队一行。席间市农业局梁局长向我们提出“因地制宜”四个字,要求我们在寻求三农问题中任何一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时一定要遵循这四个字,切忌企图找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办法。区农业局苏局长继续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与问题,为我们的实践总结提供了理论基础。 8月2日 今天是我们在广州的最后一天了,也是我们比较轻松的一天。早上我们悠闲地喝茶吃茶点,边喝边聊,体验了一下广州人“喝早茶”的写意生活,真爽!接着,我们整理好我们的调查资料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广州一日游!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天河北、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北京路、赋有历史意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和中山纪念堂,还有象征现代化的广州地铁、机场快线、内环高架,尤其是珠江两岸的夜景,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广州的整洁、绿化和基础建设这些都是优于武汉的地方。无愧于中国“第三大城市”的称号!明天我们就踏上归程,我们的实践也圆满结束!我们会认真总结,为这次实践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案卷! 第 [1] 页 |
转自:http://manage.future.org.cn/article_view.php?id=13946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