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赴四川测绘局实践队实践日记(冯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赴四川测绘局实践队

[游记]赴四川测绘局实践队实践日记(冯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赴四川测绘局实践队

2007-07-28    edu.cn

7月15日

微风宁静的吹过,阳光依旧温柔,火车缓缓的驶进了成都火车,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鲜花,也没有欢迎。然而正是这种无声的平凡让我感到无尽的亲切,就像是来到了自己的家那样。的确,这有家的气息,淡雅,温柔,包容。

沿途的风景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四川的美丽,同路的川音早就让我体会到了川人的热情。当然我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走进这片土地。

我们一行10人下了火车,终于来到了成都市,火车站不大,但有它独特的风格,娇小而不乏气度。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我们留下了那些可爱的笑脸和年轻,火热的心。我感叹:我们终于来了…成都。

因为四川测绘局离火车站不远,一下车,队长就与测绘局教育科的黄主任取得了联系,并决定走路过去,于是我们就出发了。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我们终于要开始我们的实践活动了。走在成都市区的大街上,我发现了这个城市的两个特点:干净,缓慢。即使是在喧闹的集市,也是井井有条,没有过多的污染。大街上很多闲逛的人,路边树下光着肩膀的,商场门口悠闲的抽着烟的,没有繁忙的气象,似乎他们没有什么工作要做。由于看着地图走,转眼就到了测绘局了。测绘局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宏伟,当然这里只有两个小的单位(后来听说),仅有的一个大院和一幢大楼构成了四川测绘总局,我们新奇的关心着周围的一切,这时候门卫已经与黄主任取得了联系,她马上会来接我们。当我还在想她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她已经站在我们的面前了。她脸上洋溢着微笑,激动得和我们的队长握手,并说: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接着就询问了我们的计划,得知我们的初步想法后。她决定先安排我们住下了,再做商量,于是我们被一辆车载到了住宿的地点,那个地方叫龙泉,是成都的一个卫星城市,车程大约45分钟,我们住的地方是西南测绘培训中心,条件很好,出乎我们的意料。那里的老师还专门给我们配备了一个教室供我们学习与交流。至此,我们已经高兴得不行了,没有想到实践的第一天如此顺利,他们如此热情的接待总有些让我们感到内心的愧疚。然而,我相信我们会在调查中表现武汉大学学子的风范,顺利的完成我们的实践任务。

坐了一天的火车,我们都很累了。当即便休息了,直到晚上6点半,培训中心的老师要和我们一起吃饭,我们才从睡梦中醒来,第一次品尝了四川有名的火锅,真不错!虽然有点辣,不过很香,看着锅里滚在菜面上的红油,口水就不住的往下流。吃完火锅,我们便和培训中心的老师聊起我们的专业,他们告诉了我们许多他们的人生经历,并强调了专业方面比较重要的知识,要求我们在学校里一定不要浪费时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我们细心的倾听着,学习着,把这一切都深深得记载在了脑海里。也许当我们回到学校回忆时,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将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幸福的第一天就要匆匆过去了,明天是周末,我们决定在成都逛逛。第一站——四川大学。第二站——成都动物园。

7月16日

初次来到成都,对这里的人,这里的景当然会产生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这里的一切。

因为昨天都已经安排好了行程,所以我们一大早便出发了。目的地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学府,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还有激情四溢的文化氛围。它也即将迎来了它110岁的生日。来之前就听我在四川大学的同学说,川大的校园还是很漂亮的。这就更使我激动了,试想将它与武大比比。

四川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的两所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卫生部直属重点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于1994年和2000年经两次合并而成。坐落在美丽的成都市,毗邻秀丽的锦江及其支流江安河,现有望江、华西和江安3个校区。我们那天去的是望江校区,是四川大学的老校区。

大概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了四川大学的西校门,那个校门正在装修,看起来有些破旧,但一走进大门,却是另一番景象,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条旷阔的大道,放眼望去,路的尽头是一栋很现代的楼,路的两旁碧绿的草地缓缓地伸展开去,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我们从川大的西门走到南门,南门的主体是一个古老的牌坊,有些像武大的,不过川大那深青色的牌坊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粗糙而暗淡了,显然是没有过去的宏伟景象。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四川大学的体育馆,主教学楼,操场等,这里就如同一个公园,迷人的风景让来者一一陶醉,这里也如同一本饱经沧桑的书,耐人寻味而不可捉摸。

转眼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今天是有人招待我们的,于是我们都很高兴,但是听说又吃火锅,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是丰富而变化着的。我比较喜欢吃,所以来者不拒,接着便饱餐了一顿。

吃过饭,四川大学的同学邀请我去他的寝室,我便和大部队分离了,他们去成都Topcom公司拿他们赞助的衣服,我去四川大学的江安校区(即新校区)。坐车到新校区大概要40分钟,那是在一个有些偏僻而广阔的地方,丝毫没有繁华的迹象,但环境却比市区内好得多,新修建的宿舍摆放的整整齐齐,草地,假山,湖泊,一切都和谐的映入我的眼帘。我不得不感叹:新建的就是好。

于是一部留神,便在这个舒适的地方呆了一夜…

7月17日

还没有起床电话就响起了,是队长的。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去动物园了,让我尽快赶过去。我迷迷糊糊的答应了,接着就准备起来。突然,一阵莫名的眩晕让我瞬间失去了知觉,全身乏力,已经不得动弹了,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啊!怎么这么烫啊,竟然发烧了。

看来今天去动物园是要受罪了,我懒懒的起来,吃了些药就和同学一起出去了,他们要买回家的车票,我也正好顺路去动物园。但是我的发烧似乎更加严重,稍微走些路就满头大汗,整个人就如一个火炉。没有办法,既然答应了队长要去动物园的,就一定要去。

在一个石拱桥下的车站,我与同学告别了,然后我坐了半个小时的车赶到成都动物园,因为生怕走错了路,所以在出发前我就对成都得地图做了详细的研究,这下便派上用场了。我顺利的到达了成都动物园,本应兴致勃勃的去看大熊猫,要知道四川的大熊猫是全国有名的,虽然以前在北京动物园也见过,可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是身体的不适让我越发的难受,看大熊猫的激情也没有了。我联系了队长,最后还是决定去看大熊猫。

成都动物园并不大,但我走了一半就觉得很累。为了不浪费这张门票,我便沿着地图绕了动物园一周,看了小熊猫,丹顶鹤,鹰,海豹等动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狒狒,他们大肆吼叫着,疯狂得在牢笼里跳来跳去,对着游客的照相机他们露出恐惧无助的眼神,他们是要生活在丛林里的,这里不属于他们。天气是炎热的,动物们都懒洋洋的躺在饲养员为他们提供的冰块上,我觉得老虎这时候是最委屈的,看着他们渐渐失去凶恶的怒吼,我心中真不是滋味。我知道动物们是不属于这里的。我最后才去看大熊猫,为了能仔细瞧瞧,可是当我游便了熊猫馆后,却没有发现半点大熊猫的影子,其他人告诉我前面有两只的,其中一只在睡觉,另一只正坐着吃竹子。可是现在都没有了踪影,我仔细的窥探着玻璃窗后的小房子,隐约看到一个圆乎乎的毛茸茸的大东西在地上躺着,看似是熊猫的大屁股,睡觉能有这样的姿势也算是一大奇观了,我没有看见他的真面目,也许是大熊猫就根本不想见我,因为像我这样的游客太多了。

就这样匆忙的逛完了动物园,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处于迷糊的状态,惟有思想这时候还十分清醒。我忘不了动物们寂寞委屈的眼神,忘不了躺在冰块上降温的野兽之王,忘不了对着游客的圆乎乎的大屁股。他们不属于这里,他们也不需要游客,他们需要的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明天就要工作了,可是今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总是让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也许深夜的无眠能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于遐想,那样我会更舒服些…

7月18日

实践从今天正式拉开了序幕,我们的第一站是四川测绘局第一工程院,即国测三大队,是四川测绘局最重要的测量队之一,曾承担了国家许多的基础测绘任务。它的名气我们一到成都就已经听说,今天要亲自去参观,心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我们激动的来到了测绘局大院办公楼的门口,门口金灿灿的牌匾上印着“武汉大学大学生实践基地”无论这是怎样的一个实践基地,既然是武汉大学的,我们就感到无比亲切。我们上了楼,在一位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二楼的第一会议室,空荡荡的会议室因为有了我们而略显热闹,不一会院里的王总工程师便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亲切的询问我们来访的目的和大体情况,同时,也给我们介绍了第一测绘院的历史业绩和近期工作,我们了解到他们大部分的员工都出外业了,只有很少的人留下来,所以局里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武测毕业的目前只有4个人,他是最早毕业的一个,已经从事测绘行业30余年了,可以看出他饱经沧桑的面庞中透露着测绘人的自信和意志,他势不可挡的语言让我们在座的都感到沉重的压力,不愧是一个老测绘专家了。

聊天的中间,他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是关于毕业生的,有一年武测的一个毕业生主动打电话到四川第一测绘院,想到此就业,接到电话的就是这位工程师,他说:我们很欢迎你来。于是电话那边传来这样的声音:我有三个问题:1、你能给我多少工资?2、有没有住房?3、。。。这时候王总耐心的回复他:你有多大能耐就能拿多少工资,只要你是人才,钱就不会少,开始你来只能住宿舍。。。还有什么问题么?他说:我可是武测得高材生,工资不得少于5000,要不就不去了。王总这时候气愤了,告诉这个勇敢的年轻人说:孩子,你不是人才。故事虽然短小,却给了我们心灵深深地震撼。你不是人才这句话萦绕在我耳旁久久不能离去,的确,当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还没有成人怎能称才。年轻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风雨,仅有一时的冲动和激情怎能承担起工作的重担。我们需要的是勤奋好学,谦虚而诚信。

之后,王总依次给我们介绍了其他几个武测毕业的老校友,我们分组采访了他们。我作为一个小组的负责采访了GPS测量队的主任。他也从事测绘行业20余年了,干过程序设计,外业测量,内业处理,最后搞GPS。他毫不吝啬的将他20年的从业经验统统告诉了我们,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不得不停止我们的采访,但仅仅是这两个小时的侃侃而谈,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我们进入社会前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

下午我们参观了测绘院的办公与内业处理计算机房,了解了测绘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我们惊叹着测绘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即将面临的压力。我们每个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可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却都很远很远。

7月19日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实践开展的非常顺利,虽然与我们的原定计划有些出入,但不影响我们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纯内业的单位:四川遥感信息测绘院。单从名字中的信息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信息化的单位了,与昨天去的外业单位相比,这里的技术活会更多了,主要侧重于遥感方面,我们的调查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我们还同第一天一样,又到了会议室,只是这个会议室不仅大,而且有它独特的风格,会议室一面的墙上是一幅浮雕形式的中国地图,这便是会议室最闪亮的地方了。我们刚刚留了影,遥感院的蒋院长和冯总工程师便热情得接待了我们,冯总下去就要去北京了,还抽出宝贵的时间热情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

我们之间的议程与昨日相差不多,但从不同的领导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是迥然不同的,冯总思维快,总结能力很强,从我们的介绍中瞬间就归纳了几条我们来这的主要目的。蒋院长则露出和蔼的微笑,说话条理清晰而富有活力,很能吸引人。

今天我们采取座谈的方式来进行我们的调查,于是蒋院长很快安排了几个典型与我们交流,即都是武测毕业,身处重要岗位,有所作为的几个主任。他们有才毕业不久的,由95级的,01级的,总之都是我们的学长,所以同学之间的交流显得格外轻松,面对我们没完没了地问题,他们非常认真地回答,告诉了我们很多行业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座谈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我们愉快的与蒋院长等人才在会议室中国地图的前面合了影。这是多么有纪念意义啊。

下午是参观,我们准时到了会议室,早上和我们座谈的一位学姐带领我们,她04届毕业的,与我们年龄最相近,说起话来也就方便多了,我们细心的聆听了她的介绍,从荣誉室、博物馆、到GIS编辑室,从编辑室主任到具体开发人员,没有什么不牢牢地吸引我们的双眼的。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图片编辑,立体图像处理,等高科技的产品。其实谈不上高科技,只是比较专业而已,想到我们以后也会学到类似遥感的科学,我们的内心便涌起对未来憧憬的浪花。

离开遥感院的时候,蒋院长亲切的告诉我们:非常欢迎我们来此调查,互相了解,还更希望我们将来能来这里工作。我们都微笑着,也许我们将会成为这里的一员呢!

7月20日

离我们住处近的几个测绘单位有3个,如今我们已经去了两个,还有一个就是成都地图出版社了。出版社似乎和测绘离的比较远,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在了解了出版社后,我们才知道这也是测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测绘成果的制造工厂。

我们依然展开我们的调查,与出版社的谢总编,王主任展开了细致的谈论,研究了测绘与制图的关系,当前出版社的发展方向等诸多问题。从深入的讨论中,他们也了解了我们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状况。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真诚的鼓励。他们对我们的想法与创意给与了极大的评价和肯定,但也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巨大问题,人才的流失,同行业的激烈竞争等十分尖锐的问题。我们也提到当前的制图应由原来的纸制逐步发展到电子版,三维动画版,虚拟城市版等等,但众多为解决的问题成为了制图发展的绊脚石。他们真诚的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到他们那里工作,创业。然而事实的残酷却迟迟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大学生总是来了走,走了又来。频繁的跳槽已经让他们对大学生失去了信心。是的,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普遍眼高手低,一味的追求待遇,而忘记了个人的长远发展。如今的社会造就了如今的大学生,我们无力回天,但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告诉每个大学生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辉煌的人生是我们的责任。突然我意识到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未来便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在出版社领导的盛情邀请下,我们与他们共进午餐,酒桌上的我们谈天论地,说学校生活,话家庭趣事,从这些老校友的身上,我隐隐的看到一种人生的执著,正是这种执著造就了他们幸福的人生。

下午依然是参观,只是这次是参观硬刷厂,刚刚走到硬刷厂的门口,机器的轰鸣声便如雷声一般阵阵地传入耳中,我们闻声而入,看到几排很大个的机器,旋转着,跳动着,大声地吼叫着,在工厂里说句话只能凑在耳边,否则是听不见的。我们一边看着,厂长一边在大声的给我们介绍印刷地图的整个过程,她告诉我们印刷机是靠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图层的叠加、混合来印制彩色地图的,一切都是全自动,只需要提前准备好纸张和模版,放在指定的地方就可以了。走出印刷车间就到了装订车间,有很多女工便在那忙着装订,我们在这了解了装订的方式的方法,好奇的看了自动装订机等机器。之后参观就很快结束了,可是我们学到了书本上可能看不到的印刷知识,心里很舒适。

为了不忘此行,我们还在地图出版社购买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湖北地图等作为纪念。实践的路还要继续,我们信心百倍。

晚上我们开了会,对前三天的调查作了简略的总结,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从这些测绘人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工作的方法。我们珍惜着我们得到的一切,也期待实践的道路越来越平坦。

7月21日

这次来成都,却没有在市区呆多久,在四川总局仅逗留了一支烟的工夫便离开了。所以今天我们就再次访问四川测绘总局,那里有两个单位,一个是四川总局的领导班子,另一个是信息管理中心。两个单位在一起是为了对所有单位上交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规划,对其子单位合理安排工作。

因为这次去没有专车,我们只得坐公共汽车,路程很遥远再加上需要到车,我们在路上就花了2个多小时,到了四川总局的时候已经临近下班了。地理研究中心的主任此时还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总局不是很大,两个单位仅有两层楼的办公室,但就是这么小的单位却承担着巨大的项目与工程,所以这里的研究生居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他们的会议室里,主任很快就找来了几位武测毕业的研究生,他们都已经在这里工作多年了,我们照例询问了他们生活状况,本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的工作经验,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工作的忙碌气息,还有着浓郁的文化色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处理的东西是纷繁而复杂的,必须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才能胜任这里的工作,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我们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他们认真地谈到:计算机基本技术是这里每个人必备的技能,特殊人员还要求具备高水平的编程能力和具体事务的综合管理能力。他们真心的希望我们在学校里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与技能,以便今后在步入社会的时候有更强的竞争力。

他们说的太多,我着实也记不住那么多,我只知道计算机在测绘这个行业中是重要的工具,必须要在学校努力学习。

这里的两个单位没有什么好参观的,因为本来就很小,我们就单独采访了几位技术人员,之后便准备结束今天此行了。

长时间的坐车与谈话让我们都感到极度疲乏,恨不得早点回去休息。于是相互感谢后我们便告别了四川测绘总局。

冯江

转自:http://www.sgg.whu.edu.cn/shsj/html/20060905/1157469023.html7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