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武汉市博物馆简介 |
[游记]武汉市博物馆简介 |
2007-07-19 tuniu.com |
武汉博物馆位于汉口青年路373号,西距汉口火车站300米。2001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7834平方米,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交流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壮丽巍峨,集东方文化的典雅与现代化功能于一体,蔚为叹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先民以其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璀璨的精神宝库。为了准确、真实、直观地展示武汉城市文明史,使观众全面了解武汉地方历史发展脉络、感受武汉厚重、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武汉博物馆举办了大型系列地方历史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走向近代的武汉》和《历代文物珍藏陈列》、《古代陶瓷艺术陈列》、《明清书画艺术陈列》三个专题艺术展览。通过武汉历史陈列和专题艺术陈列这两扇穿越历史的窗口,武汉博物馆为观众展示了悠远、凝重、丰厚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瑰丽多姿、八方交融的江汉区域文化。 《武汉古代历史陈列》由江汉曙光(史前时期)、商风楚韵(夏商周时期)、军事要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水陆双城(隋唐宋元时期)、九省通衢(明清时期汉口开埠前)五人部分组成,展览以绚丽多姿的古代文物为主体,以史料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真实的场景复原、先进的数码技术、准备的史料背景、精致的艺术品创作,真实、清晰地展现了武汉地区从史前时期的蒙昧原始逐步发展成为明清繁荣的商贸城市的历史进程。《走向近代的武汉》(汉口开埠到辛亥首义),反映了1861年汉口开埠后,武汉在新的历史契机下由传统的封建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化的历史发展轨迹。该展览用珍贵的文物、丰富的史料、贴切的展示手段,将武汉近代文明史的演变真实、具象地表述出来。使观众对被称为“九省通衢”、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近代武汉,有了全新的认识。 《历代文物珍藏陈列》、《古代陶瓷艺术陈列》、《明清书画艺术陈列》三个专题艺术展览着重从艺术的角度分别展示出了青铜器、玉器、竹木牙雕、砚台、印章、鼻烟壶、珐琅、陶瓷、书画等诸多门类的另史文物、久远的历史、现代的展示技术、宁静舒适的艺术氛围奇妙地融为一体......武汉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艺术想象的空间. 武汉博物馆除了在一、二楼举办以上五个展览外,三楼还专门设有交流展厅。自开馆以来,这里先后引进和举办了《近代书画艺术展》、《中山舰出水文物展》、《中国外交珍贵礼品特展》、《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展》、《云南民族服装服饰展》、《佛教文化艺术展》等十多个临时展览,极大的丰富了武汉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满足了观从的不同需要。 武汉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现有藏品5万余件,展出各类精美文物2000余件,其中:既有清宫造办处的御制秘器、也有历代名家高手的杰出人物作;有考古研究价值极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艺精湛的传世珍品。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著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鉴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家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1986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国”梅瓶,为元代清《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著名书画的作品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3 次, 发表于 16点03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38195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