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武汉之行——武汉长江大桥 |
[游记]我的武汉之行——武汉长江大桥 |
2007-07-27 sina.com.cn |
昨天我去了武汉长江大桥,现在武汉有三座长江大桥,我去的是一桥。这座桥是1957年建成并通车,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 听当地的朋友介绍,当时建这座桥时,曾得到前苏联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历时两年零一个月就建成了。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当时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在桥的两侧,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取材于我国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的两端,是高30多米的桥头堡,共七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 大厅里有建桥英雄群像的大型泥塑,当时看了那些介绍后,心里很受感动,从心里对他们涌出一种敬慰,让来这里的人们能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那些英雄的博大气概。 于武汉长江大桥一起建成的还有大桥纪念碑和观境平台,它们与大桥相互依偎,上面镌有毛泽东主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境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9ad66f0100063224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