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山楚韵 这次去武汉,以极大的兴趣环游了东湖磨山。磨山素有“十里长堤,八里磨山”之称,三面环水,巍峨蜿蜒,雄伟而秀丽,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色、又有众多的奇花异卉,曲径环绕,奇石峥嵘,洞壑幽邃,山泉淙淙,深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趣,更引人注目的是丰富的三楚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展现了源远流长的山川灵秀,人文精华。 楚城选择在磨山北麓依山傍水的要津上,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楚城的城门设计古拙、气势恢宏,由水门、陆门、城墙和烽火台组成,全部用红色岩石砌成。在楚城内,有一巨型石碑,上刻屈原《离骚》全文,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字,如此工整的楷书在毛泽东的书法中是从未见过的。楚天台是东湖磨山楚文化游览区内的标志性建筑,按楚宫的形制而建,层阶巨殿、高台耸立、依山傍水、屹立于磨山第二主峰上。楚天台高35.26米,楼顶上安置1.2米高铜凤一只,从湖畔凤标踏步345级而上,正面墙上镶有600多块天然大理石拼成的“楚天仙境丹凤朝阳”图案,成为楚天一绝。整楼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外五层内六层,楚国出土大批文物复仿制品荟萃于台内,再现“三楚文化”的楚风、楚韵、楚味。楚天台背后、磨山之巅矗立着一尊气宇轩昂的祝融铁像,高5.5米、重6.5吨,基座1.5米,下为九级圆形平台,以白麻石形成八方星座,镶嵌在青石之中,周围石栏有28个石墩,分别为东、南、西、北各七宿,以划四方,定四季。从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风,“楚虽三户必亡秦”的气慨,到“三楚”儿女建设美好家园的丰功伟绩,都足以证明楚人始终没 有辜负他们公认的远祖祝融。 背靠楚文化旅游区的朱碑亭,是纪念朱德元帅东湖题词的纪念性建筑,为二层亭廊式建筑,位于磨山第一峰顶。亭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朱碑亭”匾额,挂落上雕刻有朱德元帅生前喜爱的兰草图案。亭前有碑,上刻朱德元帅亲笔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登亭远眺,东湖胜景,尽收眼底。朱碑亭下还有取自“过尽千帆皆不是,含情脉脉水幽幽”诗句中“千帆”二字的千帆亭,这里视野开阔,鸟瞰湖面,白帆点点,洲渚纵横,风景如画。 三十三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磨山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这里平原、湖、山林相间的地貌环境,孕育出磨山丰富的植物资源,雪松、水杉、池杉、樟树、梅花等各类树木将磨山装扮得十分青翠,春兰、夏荷、秋桂、冬梅等特色花卉点缀其中,处处似锦。其中磨山梅花与南京的梅花山、上海的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中国梅花腊梅协会将磨山梅园定为“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郭沫若写诗赞道:“且喜东湖春到早,红梅万树一齐开。”磨山还建有湖北最大的盆景区和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卉园、樱花园等十多处专类植物观赏园。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浓郁的三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铸成了磨山景区的四大特色。 武汉东湖 楚城  远处我楚天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