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云里雾里神农架

[游记]神农架游记 云里雾里神农架

2008-06-27    sina.com.cn

还是那几个人,还是那几部车,还是那沿途似曾相似的风光;没有准备路书,没有安排行程,没有看一张地图,甚至出发前连汽车都没作一下检查,糊里糊涂的我,就开始了云里雾里的神农架之行。

一路悠闲、一路风雨,一路颠簸,一路惊险

从重庆到神农架,传统的行车线路是:重庆——万州——利川(湖北)——恩施——巴东——神农架,然后原路返回。在万州、奉节办完公事,几个人临时提议,听取了几个从没去过神农架的人的建议,我们午饭后出发,预计行程200公里,从奉节取道巫山,晚饭前到达巴东县城,第二天再上神农架。
一出奉节,就看到白帝城,心里猛然一震,奉节——巫山——巴东,这不是陆上游三峡了吗?十多年前,我乘船游过三峡,因水文条件限制,未能登岸。在江中仰望那巍峨壮观的白帝城,曾经涌起过不少的遐想(可惜忘了是什么了)。今天,乘车从白帝城的上方经过,三峡的蓄水,已经使它变成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青瓦粉墙的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如织的游人,把它又点缀得花花绿绿。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歌舞升平的现实,不禁百感交集:临终托孤,放不下万里江山,怎奈何斗转星移默默人生年华似水;天下三分,铸就了千秋忠臣,抵不过春来秋往滔滔长江逝者如斯。人生如梦,英杰鬼雄,不过是历史过客罢了。真佩服李白的伟大,“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灵与洒脱,把一切的凝重和历史都抛在了身后。
进入细雨中的巫山,心情开始轻松起来。汽车依山傍水而行,在水墨画中穿越。一侧是峰峦叠翠,一侧是玉带环绕,都一般地云雾缥缈,都一般地妩媚妖娆。穿行在多姿的群山之间,好似舰船在峡谷中畅游,劈波斩浪,所向披靡。无法描述的感受使我想起了《水经注》,想起了“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想起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以及为后人熟悉,但完全歪曲本意的“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出巫山,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泥泞的机耕道,车在山道上艰难前进,时空感也开始错乱。岔路不断,怎么去巴东?还有多远?一路问下来,十个人有十一个答案。车到山前必有路,赶路吧。80多公里路走了3个多小时,18点左右,天已经漆黑,来到一个已经十分破败的小镇,向当地人问路,给我们指了一条小道,说是还有100公里左右抵达巴东,于是前行。走了2公里,不禁大为懊恼,这是路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河滩,遍地泥石,芦苇密布,路宽不足2米,来往的大车压出的2道深沟贯穿始终,车轮在泥浆中挣扎,底盘与石块摩擦,吱嘎作响。胆颤心惊中,害怕今晚在这里当了山大王,只好冒着大雨,踏着泥泞下车,深一脚浅一脚探路。夜色变得狰狞,哗哗的雨声,轰轰的河水声灌入耳中,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会发生山洪吗?两点昏黄的灯光从远处过来,此时,这昏黄的车灯,无疑象是太阳的光芒。拦下过来的一辆货车,问明了情况。原来这是因为坍方临时修的一条便道,小车是根本过不去的,应该往回走,到刚才我们问路的小镇,再上另外一条断头路,那里有一个新建的小镇。在这几公里的河滩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找对了方向。
到了那个新建的小镇,心情大好。居然还有一个三星级的宾馆。详细一问,更高兴。这里叫沿渡河镇,因为库区淹没而新建的,而且,我们根本不用去巴东,这里已经是神农架后山的入口,进山道路非常好,平时的游客根本来不了这地方!
祸福相依,真是至理明言啊!

梦中的神农架

清晨出发,几分钟就上了进山的道路。
神农架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想,也只是一直地想。
有些时候,我们宁愿将梦想暗暗收藏,并不急于去实现它,任其在虚无的空中漂浮游弋,随心所欲,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期待,并向往。今天,我终于来了。
这是个谜一样的地方。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氏曾经在这里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由于千峰陡峭,山高路险,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
秋天的神农架,美在她的生命力:丰富的色彩、湿润的树叶、毕立千仞的峭岩、绵延起伏的山峦、潺潺的溪流、磅礴的飞瀑,大气中不失精致,勃勃生机中不失厚重。打开车窗,湿漉漉的空气仿佛可以拧出水来,凉丝丝,甜津津,任风扑面,沁人心脾。令人倾心的美景一路相依相伴,千岩竞秀,万壑争奇,宛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连绵不绝地在眼前缓缓展开。朔沿渡河而上,昨天晚上令人悸涑的小河已经变得优雅宁静,溪水潺潺,流水悠悠。
汽车轻快地行使,渐行渐险,道路越来越迂回曲折,随着山势,公路象一条巨蟒似的盘向这一座山左上方的山壁,然后又绕向那一座山的右上方,再从山腰上甩向未知的前方。峰随路转,人心怡然。
山脚是薄雾,让人分不出是云是雾还是雨,应了一句歌词:象雾象雨又象风。窗外烟雨迷蒙,前方的车轮全都裹挟着一团水雾,犹如行在云中,随着呼啸的风,水雾一阵阵扑在我们的前窗上四散开来,水汽氤氲。前方的一切都淹没在水雾里,腾云驾雾,迷漫四方,未曾想,还未进入神秘的神农架,便已经开始享受这云里雾间的神仙意境了。
行到山腰,阳光灿烂,美景扑入眼帘,在阳光温柔的抚摸下,我们停车赏景。远山云蒸霞蔚,迂回的公路盘桓其间;近处纤毫毕现,层林尽染。正在希冀看到彩虹,不料更大的惊喜出现在我的面前。一缕淡紫色的青烟从山腰冒出,慢慢扩大,渐渐地镶上了一圈金边,色彩逐渐增多,面积越来越大,象一块巨大的纱幔慢慢展开,阳光的折射、山势的起伏、植物的映衬,这雾开始变得五颜六色,从东向西缓缓飘动,逐渐上升,一会半红半黄,一会半青半绿,一会是紫色,一会又是象牙色,一会又是一些说不出来的颜色,瞬息万变,把人、把山、把这天地都带入了神圣的境界。恍恍惚惚地享受这奇景,直到什么也看不清了才登车,在这斑斓的雾中继续前行。人在山中微渺如尘,茫茫然不知山有多高,山有多深,山有多大。人,真是是世界的主宰么?
在到大九湖的路口分岔,我们进入神农顶景区。沿途从阔叶林到针叶林,层层递进。墨绿、翠绿、葱绿、嫩绿,浅黄、深黄、金黄、一直到绚烂的红色铺满山野,色彩斑斓,蕹郁绚丽,美不胜收。还有那一丛丛点缀林间的花朵竞相怒放,娇俏可人,摇曳生姿。
不知行了多远,爬了多高,慢慢就起了浓雾,能见度只有几米。从太子桠的山间小道进入密林,同行几人只有靠喊声相互联络。林间青石丛生,森森棱棱,近处草木葱茏,枝繁叶茂,稍远一点则朦朦胧胧,虚虚飘飘。等我们走出幽林,眼前豁然开朗时,才算松了一大口气。
一直到神龙顶,全是这种雾,许多景色都看不见了。神农架象一个娇羞的新娘,用一块旖旎的面纱遮住了她美丽的容颜,给我们这些过客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到达风景垭时,雨雾已经浓得化不开了,立于崖顶,据说在晴朗的时候,这里可以看到重庆境内,但此时,云雾飘缥虚浮,变幻莫测,雾霭笼罩着山树,千岩万壑全成了雾海,隐隐绰绰的群峰浸没在一片无边的白浪中,人在雾中,飘然欲仙。
因时间紧张,其他的景点留待下次了。从神农架前山直接下山。路过香溪源,说实话,我一向对这种“伪”人文景观不感兴趣,但一起出来,也只好从众。
香溪源———传说中王昭君的故乡(我怀疑在那个年代,她是怎么走出这大山的)。香溪源里古木参天,绿荫铺地,苔藓密布。香溪水晶莹剔透,带着蓝幽幽的冷光一会潺潺流淌,一会哗哗奔腾而下,一会像一弯新月静静地躺在岩石的怀抱里。不知道当年的美人可曾在这溪边对影自怜。
走过小桥流水,一块大石上书“香溪源”三字,大石旁则是一个不大的水池,如果不是石头的提示,还真想象不出这里就是香溪的源头。源源不断的泉水从地下涌出,形成了孕育出屈原和王昭君的香溪源。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溪水边美女浣纱的绝妙景致;初出汉宫,诀别村寨时泪湿春风的凄美神情;委身异域、怀念故国的凄苦零丁,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想象了。
下山途中,我们最多的话题就是野人。据介绍,神农架目击“野人”已达360多人次,野人前额突出、个体高大、全身披毛、半直立行走,和人类形似。最近,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又有多人在夜晚近距离内见到了“野人”。在板壁岩,有人多次发现过“野人”毛发、粪便、脚印、竹窝。在鄂西北山区,历代地方志中,都有“野人”出没的记载。作为传说和旅游卖点,我希望他存在,因为会让人有更多的向往,会给我们更多的神秘感。但是,理智让我不相信他的存在,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作为生物群,为数极少的个体如何生存繁殖?除非他们已经不是野人,而是长生不老的神仙了!
该回家了。听着《回家》的旋律,看着车窗外迅速退去的山川草木,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告别了梦境般的传说,告别了清凉的森林世界,告别了远古蛮荒的野人,重新回到现代文明世界。我静静体味着这种仙界与凡间的轮回,感觉心灵如这山间清澈的流水一般纯净、透明和舒爽。
回到大自然,我们才能感觉到得到地球母亲的真切呼吸,融入大自然,才能感受到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那些莫名的悲哀、那些无故的叹息又多么可笑。生命原来是可以感受到那么多的美好的。我们真该经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一下,清洗一下文明的“灰尘”,唤醒一下那已经忘了什么叫“感动”的麻木神经,调剂一下为世俗目标而奋斗的疲累的身心,这对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应该是有好处的。不是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42e39010009y0.html1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