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游记]神农架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我是一个极贪玩的人,曾发誓要玩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忙,这个愿望始终无法实现,现在越发难了。好在我也玩了不少地方,其中有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城,也有气势宏伟的皇城古都,以及我喜欢的部分名山大川。几十年玩下来,我觉得只有神农架一直是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去神农架那天,我们从武汉乘车到宜昌时已是下午4点钟了。据开车的师傅说由于路不好走,到神农架得5个小时,听到这话我就开始晕了,我想这一路上可要有戏好看了,虽说我已经吞了2片晕车药,谁知道有没有用。可回头一想,早晚要走这一遭的,晚晕不如早晕,这次是豁出去了。旅游车顺着大路驶向神农架。可是随着车周围的山越来越高,路也变的越来越不好走了,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窗外的山不再绿了,取而代之的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陡峭。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停地颠簸着,突然,已经颠簸的很厉害的车竟然左右摇摆起来,好象随时都会翻入路边的江水中。正纳闷着,就听师傅说:“车子已经开到移民区了,也许要不了多久,这儿就会被江水淹没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走在未来的江底,这太有趣了!这时我也顾不上晕车的难受,赶紧把头探出窗外看,我发现在微弱的灯光下,有着许多民宅,移民前这里一定是个十分热闹的小镇,此时已不见纳凉的人了,路上偶有行人走过,也是一些帮着拆房的民工,眼前的景色,竟使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凄凉感,三峡大坝建成后,也许真得利大于弊,但这些房子的主人们,却要背井离乡远离这生活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故居,到一个完全陌生地方重新打拼,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太大,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路上凄凉的景色加上晕车,我真有点后悔这次神农架之游了。为了摆脱晕车的难受,我从晃晃悠悠的车上走下来,这时我才看清原来这是一条沟渠纵横的土路,因为很快要被水淹了,所以没有人再投资去修这条路,可是新路还没通车呢。听开车的师傅说,这儿原来是去神农架的近路,只要3个小时就可到达,可是现在必须要摇6个小时才能到。我在车前面走着,车远远地跟在后面,由于路太难走了,所以车的速度比走路的我还慢,我在崎岖不平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不一会,一双鞋已是面目全非了。路越发难走了,无奈我只好又上了车,好在不一会儿车子就开出了这段路。车到神农架时已经是下半夜2点了,好不容易找到了神农架的半山酒店,夜已极深,除了我们住宿的半山酒店透出点灯光外,到处是黑蒙蒙的一片,此时的神农架已藏在厚厚的面纱后面,让我们无法认识庐山真面目。

清晨,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打开头天晚上紧闭的窗户,扑面而来的是透着清香的空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昨日的车舟劳顿所带来的疲惫,竟然消失殆尽。我叫上同室的朋友一齐跑出房间,昨晚无缘一睹的美景,今日已撩开面莎,神农架已经从睡梦中醒来。

我们所住的酒店就建在半山上,因此称之为半山酒店,据说这里也有海拔1000多米,酒店的前面是一条通往上山的路,由于山太高树太密,我竟无法看到山顶,只有那郁郁葱葱的翠绿色,使人感受到与近在咫尺的大自然相伴的那种惬意。一条清冽的山涧从酒店门前流过,水清沏地让人心痛,我用手试着去抚摸那水,虽是6月天了,却感觉到那水竟然冷的刺骨(这里的气温与武汉相差10度左右)。而在那冰冷的水中还游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鱼儿,水中的石头上趴一种奇怪的小螺,听说这种小螺味道鲜美,因没机会品尝,不敢妄加评论。放眼远眺,是望不断的崇山峻岭,隐约可见的是群山那美丽的黛色,素有“华中第一峰”的神农架果真名不虚传。

风景垭是我们要去的第一景点,在去风景垭的路上,导游说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平日里大多深藏在浓雾中,今天能否看到风景垭的真容,那要看大家的运气如何。我想即便看不到阳光下清晰的风景垭,那么被茫茫雾海笼罩着的风景垭也定有一番风韵。

我们到风景垭时气候条件极好,晴空万里,连导游都说这是难得碰到的好天气,并提醒我们由于海拔较高,不要走的太急,以防止高原反应。我素有头痛的毛病,当车到达风景垭时,我的头就开始痛了,也不知是不是高原反应,为防万一,我还是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登上风景垭的观景台。这里确实是个观景的好地方,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从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耸立,千姿百态,山上绿树成荫、怪石嶙峋,喀斯特地貌特征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山顶上环绕着几朵云彩,山与云做伴,云与山相依,尽显柔与刚的和谐,真是美妙绝轮。
板壁岩海拔2590米,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但花草繁茂,有几处地方兀立着一些巨大的怪石,让人感觉到板壁岩的神秘,也许与这些怪石有关。据导游说这里曾经多次发现“野人”的足迹,并希望我们能碰到
“野人”或发现野人的踪迹。然而,我却认为这样美丽的地方,应是“野人”们的天堂,只有“野人”们才是这里的原住民,是我们这外来者惊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我从心里不想遇到他们,我担心碰到他们时将无言以对。
在神农架还有一种叫豌豆尖的野菜,这是一种有点像我们南方龙须菜的野菜,生长在海拔2000-2400米,可炒、可凉拌、可做汤,味道极鲜美。在游览的过程中,导游还带着我们沿途采摘豌豆尖,由于这种野菜多生长在路边,因此,采摘起来很方便,我们一边观赏周围的景致,一边争先恐后、兴趣盎然地采摘可以看到的豌豆尖,此时我们仿佛年轻了30岁,不一会儿,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我们把采到的豌豆尖带到山下,请饭店厨师为我们加工,当加工好的色泽翠绿、带着清香的炒豌豆尖,凉拌豌豆尖及豌豆尖做的汤端上桌,我们纷纷将筷子伸向这些战利品大快哚颐时,我感到采豌豆尖的经历,使我们的这次旅游变得更加愉快、有趣,我们的导游真得很会抓住游客们心理的。
我们从神农架回宜昌时,走的是另一条路,可惜我忘了地名,这条山路是依着峭壁、悬崖而开凿的,路的一边或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或是刀劈斧剁般的石崖,而另一边则是无底的悬崖,长江水在崖下奔流而过。我们的车沿着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上,由于开车师傅经常走这条路,所以尽管山路崎岖险峻,但也是有惊无险。沿途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透过车窗,我们可以看到幽深的峡谷,神秘的悬棺以及高山上兀起的鹰岩,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美丽多姿的画卷。
神农架有四大旅游区:香溪源旅游区、燕天垭旅游区、玉泉河旅游区和神农顶旅游区。我们在神农顶旅游区玩的时间最长,我本人认为这里的景色最宜人,神农顶旅游区自然条件复杂,地形起伏悬殊,随着海拔的增高,植被从阔叶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带层层递进,因此,神农架的气候特征也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a2a6b010008iu.html1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