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
[游记]神农架游记 |
2008-06-10 sohu.com |
江的那边就是著名的历史名人屈原的出生地归州县,有香溪河还有屈原祠。迎着夕阳,我们开车去了屈原祠。从公路下山到祠堂经过一片柑橘地,这里自古就种桔树,屈原也作过诗篇《桔颂》。现在的屈原祠伫立在大山之下长江之边,是七六年修建葛洲坝时水位上升而搬迁到这里的。祠堂是一个古式庭院建筑,古朴而幽静。正面的门楼上的牌匾雕刻着“屈原祠”三个大字,牌匾右边写着“孤忠”,左边写着“流芳”,让人心中肃然起敬。进入祠堂,夕阳下屈原的青铜塑像庭中巍然伫立,我在塑像前静静站立了一会儿,爱国诗人短暂的一生在脑海回旋。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
转自:http://xujin645.blog.sohu.com/66010628.html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