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梦中的神农架(六) |
[游记]梦中的神农架(六) |
2008-07-01 sina.com.cn |
梦中的神农架(六)----关于沿途风景及其他之一 2006-10-10 16:08:31 大中小 关于沿途景色之一 由于此次路线是从神农架南线进入,且对于沿线的风景,大多还是以前的一些记忆,对于神农溪下游段倒是有些印象的,但对于神农溪上游及南线进山的情况全凭“听说”了,我查看过很多的资料及图片,均没有沿线进入神农溪上游的。故对于此行全程的风景于我或于大家而言均是处处新奇! 由于两晚一天的赶路,我想真正的风景还是从进入沿渡河开始的,而且是从一段大客车需调头往林区方向进入碎石路面开始的,在这里,神农溪的清澈而极其自然的水色就在我们的脚下,将头伸出峭壁,就能看到早晨薄雾下的涓涓溪水。远处是为配合三峡蓄水而新建的大桥,在晨雾中隐约显现。而向西北方向看,已能见到神农架山系的层层叠叠地山峰了! 再往神农架方向约2.5公里,就是我的出生地石板坪了。近乡情更切,我知道大家也都看到这一点了,因为我在乡情上确实不善于掩饰,只是由于近年的开发和建设,我印象中的家乡似乎已与现实有了很大的差距!唯溪上的那座吊桥依旧、桥上游方向的那夫妻树苍脆、还有老式土坯房还是依旧带着厚重的历史味道。还有那些在老家等待我们的亲人们,除了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迹外,他们给予我的每一丝目光都还是如二三十年前一样充满着怜爱与关怀,而这样的怜爱与关怀,在此时此刻想起来仍然让我全身心地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在合影中那个年长的土家老妇人是我的大姑妈,是我在高中毕业时看到过一次,算来已是十八年未见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十八年可以给我、可以给她、可以给散落在神农溪边的我的亲人们! 祝福他们! 在享受大哥家盛情却简单的款待后(可能那里的饭菜不是怎么适合大家的味口,请各位原谅了),我们立即沿神农溪边公路出发进山。 沿途的古栈道、神农溪峡谷、两岸的风土人情在这里我不再详述,因为对于风景我从来不是善于阐述和记录的,好在其他人的游记中均有详细的描述和记录,谢谢各位了! 原计划的对堆子场小学及下谷坪小学的捐赠,由于到达时间问题,经大家讨论决定,直接安排在10月2日中午进行了,我将在后面就相关内容作专题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其实,对于此行路线的安排,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路程均是沿着神农溪的主道及其中的一条源头展开的,从沿渡河开始直至海拨2160m,我们全线基本都伴着神农溪一路向西北方向进入神农架保护区。这一点大家可以从相关的照片中到过,只是神农溪在海拨520m后,落差开始变大、溪水也变得更加冰冷刺骨,除了象尾驴十年、116、113等抗冻能力实在是超强的人可以脱光以亲近外,其他人基本是避而远之,甚至是避到晚上连脚都宁可不洗了!因为那实在是太冷! 在海拨520m到1400m段,由于早些年还有人居住,只是近十多年来为配合停耕还林政策,在这段路线还时而会见到零星地土坏房屋,但大多均已无人居住,就算是住在这里的,大多也是因为尚有一片药材地或是其他什么更值钱的理由让他们继续留下,但所有人都知道,由于连年的荒芜,这里已根本不适合居住了,就如我们的向导杨丛山,他也知道,他不再在这里住更长的时间了。搬下山只是迟早的事。 10月2日下午2:00开始的真正的进山,其实这段约12公里的路程并不怎么难,按路程类比,大概与重装反穿清凉峰中的第一关到南天凹这段路差不多,但就是这段路由于是沿着西坡走,而且下午在太阳直接照到人的右脸,让人很不爽! 但对于这样的路线安排,也有它自身的道理,也就是让人在第一天就将身体负重极限逼出来,这样到后面的路程就会觉得不过尔尔。看来实际效果还是达到了,因为上到海拨1200m左右的时候,我明显看到大家的右脸比左黑了许多!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1262f0100066v.html2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