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游记 第一日 歇息许久,今年又重新回到了起点,脑海中总是不时回想起往昔户外生活中那些难以磨灭的片断。因此,要做今年五一出行计划时,神农架无人区穿越计划就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泯灭。在论坛上发出行召集帖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只有三两人报名也一定要去。一开始确实如此,感兴趣的很多,只有风中游侠和砾子确定报名,不过随着五一的临近,报名的多了起来。直至29号确定了十二人。我,风中游侠,砾子,栈桥,小微,苗乖,小美,美加,大雨,雨媳妇,拉环,宇宙尘埃。四月三十日二十三点半,当我们在经二路小农贸市场夜宵完毕后赶到火车站时,小美和美加已经等我们等得瘫倒在地了。踏上拥挤的k49列车,在满车旅客关注的目光中大家各显神通找合适的姿势稍息了,没辙,都是没座号的票。直到二点多列车行至南阳,大家才坐上座位。五一上午十点半,经过一夜的煎熬,列车终于抵达了终点-宜昌站。宜昌长途汽车站就在火车站对面约七八百米的位置。下午二点半有趟至木鱼镇的加车,65元一张票。但大家商量过后觉得太晚,也不想再到兴山转车了,就在经过货比三家后包了两辆面包车,四百元一辆。遇上了有三位石家庄的驴友要跟我们同行,因此我们一行十五个人拥挤的塞上了面包。路途上,在一家青山饭店吃了个午饭,味道不错,价格也还可以。成行之前网上查到宜昌到木鱼镇修路,不过五一就能开通,没想到路在眼前了才发现全国的施工队干活一样的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在崎岖的道路上奔波了八个小时才到达木鱼镇,此时已是快九点了,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第一天计划,本来计划着天黑之前就能到木鱼,然后在此找好向导或直接到彩旗找向导。木鱼镇的司机们一部分很黑,到彩旗的话,一看天晚了都是漫天要价。一百五包下两车,约好了一位叫沈建军的彩旗村向导,就上车奔他家去了。没想到还是叫这俩黑司机算计了,拐过小当阳到了天生桥他们死活不走了,非说到了。这是沈向导开着摩托从山上也下来接我们了,他说天生桥离他家-也就是彩旗保护站的位置远着呢,二半夜的我们背着包怎么着也得两三小时才能到。这是已经十二点半了,没辙阿,天生桥同时还是景区,白天的话还要收费的,如果在此扎营恐难逃毒手。因此不得不又加了一百多元钱才抵达沈导家,一路上我们车那个司机絮絮叨叨非要再加钱,烦得我头疼。到地一看,嘿,门口已经密密麻麻扎下了一片帐篷,这是武汉的队伍。我们迅速的扎下了帐篷,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我和沈导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我们的计划和行程,确定了一下详细的穿越路线,之后无话,全都呼呼大睡。第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日 第二天一早就被外面的喧哗声吵醒了,磨磨唧唧的收拾好帐篷,大家就开始开火减重了,都巴不得大家先吃自己包里的东西,呵呵。不得不说,彩旗保护站的管理还是很规范的,所有进山队员都必须签署一份森林保护协议,向导不但要签还要交纳五百元押金,确保出行的线路没有超越所报计划的范围,必须从起点出发最终回到出发点才能拿回押金。因此走九冲线路是不允许的。去年也是如此,网上沸沸扬扬的卢武星事件就是因为他未经保护站批准,就擅自同意别人前来所引发的。保护站收取资源保护费每人一百元整。 别的队伍都是直接包车至阿弥陀佛,我考虑到此次出行队伍中宇宙,苗乖和雨媳妇都是新人,必须得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再走险路,就决定徒步至阿弥陀佛。九点钟,扛上大包,准时出发。从沈导家出发,他领我们走了一条近路,全是接近六七十度的上坡,强度不小。因为刚吃过饭没多久的缘故,大家状态都一般,这里海拔约一千六百多米。没走多久,砾子突然不舒服了,老想呕吐。 因为平时我们每周三都训练,我对她的体力还是没有怀疑的,她也觉得肯定是平时从不吃早饭,这次吃得太多的缘故。这可没辙了,我,游侠,宇宙和河北的槐树找了两根棍子抬起砾子的包,让她轻装前进。这样略微好点,不过她还是时不时地恶心。身后别的队伍乘坐的面包从我们身侧呼啸而过,这时沈导觉得我们应该找个背夫,不过这里手机已经没有了信号。我们前行了一段路后,突然遇见从山上下了一辆客货车,原来他是早上送别的队伍上去后下来的,二话不说我们就登上了这辆车,一百五十元,塞的满满当当的。乘车上行了约十公里后,到达了阿弥陀佛崖,阿弥陀佛崖有一个显注的标志,就是一块彩色的林区防火指示牌,旁边还有一块小石碑——清朝立的界碑,这里是兴山县和房县的交界处,到阿弥陀佛崖就可以看见山顶上金黄色的草甸子了。这会砾子已经恢复了很多,感觉没问题了,就自己背起背包,跟着我们登山。这时队员的体能情况就体现了出来,雨媳妇渐渐拉在了后面,我陪着他们拖在了最后。渐渐的爬过这个山坡就进入了高山草甸区。因为这个季节山顶夜间温度还很低,草甸子还都是黄黄的,但伴随着不时穿插其中的冷杉和高山杜鹃,看起来别有一番异域风味,些许的能使人联想到金秋时节的塞外风光。伴随着山顶吹来的清新的山风,浑身的大汗一扫而光。临近一点钟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条小溪,当即就地午餐。沈导介绍说这里就是杜鹃陵,一个非常美妙的名字。此时我和沈导商量了一下因为乘车的缘故,我们已经提前半天到达了今天的宿营地,没有必要应往前赶了---事后回忆这真是个英明的决策。此地基本是大多数穿越队伍的第一天宿营地,有一处地方还专门有人扎了几个半拉草棚子充当隔潮作用,我们就把帐篷扎在了那上面。杜鹃陵的北侧是几道城墙般的岩壁,沈导介绍说这就是城墙岩,它矗立在此已经上万年了,当然不让的我们就悠悠在在的登山观光去了。城墙岩上就出现了箭竹丛,金黄色的小竹竿略微有些让我诧异,这跟我原先想的擎天高杆差远了。在城墙岩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君顶壮丽的全貌。在此之上我们尽情的享受着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轻松一刻。下山后,小微她们已经开始了晚餐的忙碌,我们跟着沈导在营地的山坡上狂摘野菜。晚上沈导给我们做了个伴野菜,吃了后随后几天我们的喉咙都是苦涩的,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土人不能吃也!因为我们占据了此处最有利的位置,随后近十支队伍约四五十顶帐篷都不得不各自找位置扎下,我们的营地不但离水源近,而且有能生篝火的地方,晚餐后我们升起了熊熊的篝火,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们都三三两两的幌了过来。我们自己的篝火堆变成了全国驴友的狂欢派队,南京的,上海的,安徽的,武汉的,山东的。。。都加入了进来。我们的美女苗乖摇身一变成为了派队的女主持,大家唱啊,跳啊,尽情的享受着海拔二千七百米的美妙时光。狂欢至十一点有点起风了,狂欢才落下帷幕。 第三日 凌晨大约二三点钟的时候,突然感到帐篷外帐有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时游侠在外面大叫‘下雨了。’我赶忙出去把包的防雨罩整好,这时雨还小。等回到帐篷时候,雨已经变得很大了,同时也开始电闪雷鸣,因为海拔高的缘故,感觉雷就在不远的头顶轰鸣。大家都醒了,但只能随遇而安,任老天肆意的宣泄着。就这样熬到六点半,外面稍微亮堂了很多,这时雨略微小了点,沈导不知从那拽出来一张破塑料布,搭在了我们露营的破架子上,有了它的遮蔽,我们迅速的生火做饭。这时已经七点多了,雨时大时小,风也大了起来。大部分别的队伍都按兵不动,只有少部分拔营向前开拔了,不过还没等我们彻底收拾好装备就有一队人马由原路返回来了,声称前面都开始下雪了,能见度也很低,路崎岖难行根本上不去。我们商议了一下,既然来到这里了,就应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尝试一下,实在不行了再议。河北的三位朋友决定继续等待,不随我们上行。就这样,我们十三人就开始了第三天的艰苦行程。沿着草甸子上依稀能辨认出的小径我们一路向上,路上不时遇见返回的队伍。走到老君山和老君寨的岔路口时,天上开始下起了冰凌,一对安徽七人的队伍从老君山方向返了回来,告诉我们前方根本没法走,沈导也提示我们今天估计要下一天雨雪了。上去的话也没法扎营,不如走老君寨方向下到坛子岩,那边有个洞可以舒服的露营。于是我们就采纳此建议,右行向老君寨的方向前进,天越发冷了,风也越来越大,冰凌打在脸上疼得很。这时发现把雪套套在冲锋裤外面是个很大的失误,雨水顺着雪套和冲锋裤中间的夹缝直接流淌进登山鞋里,走在这里登山鞋里已经是水满而患了,身上也都湿了,大家都在暴风狂雨雪中蹒跚着前行,走了一会,栈桥突然追上我说大雨媳妇脚崴了。我赶忙回去,还是戴上游侠好,不愧学医出身,麻利的给雨媳妇打好绷带,喷上白药喷剂,然后我把自己的登山杖给了她,让她走着试试看。背包有游侠暂时帮他拿着。就这样缓缓前行至老君寨,因为是山梁的缘故,风大的吓人,吹得我们一晃一晃的。在稍微避点风一小片箭竹林后,我们赶紧吃了点东西,大家商议下一步的计划,决定继续前行,这么冷的环境根本无法待,只有坚持到坛子岩才能休息。大雨媳妇也稍微缓过来了点,重新背上了她的背包。一路沿着泥泞陡峭的土路下滑,穿梭在繁密的箭竹丛中,好在往下的路都是林木繁密,枝繁叶茂的,即使一失足的话也不会太危险。随着海波高度的降低,雪粒又重新变成了雨珠,狂风也没那么凛冽了,最严重的危险就是我们大部分都浑身湿透,打着哆嗦沿着陡峭泥泞的小径下滑的过程,时不时的就有人表演三百六十度侧翻。队伍也逐渐拉开了一点距离,大雨照顾他的媳妇走得慢,小漆和游侠压后,我在中间发挥传声筒的作用。快到坛子岩前的一个水边避风的巨石旁,遇见了安徽的七个驴友,他们走得快,已经插下了帐篷升起了篝火。这边位置很少,没法多扎一顶帐篷,看着燃烧的篝火,我们只能暂时压下满心的嫉妒继续前行,沈导跑在了前头,过了一会他传来话,说坛子岩洞里已经被人占领了,我们还得往下走一点,在一小片平地那扎营,无奈,拖着哆嗦着麻木的双腿挪动到营地,这是雨小得多了,沈导指挥着我们摘红桦树的皮、检松枝,在要升篝火的位置上方用绳子拉起了一块地席档雨,准备生火。绞尽脑汁,使劲了万般手段终于使一堆湿漉漉的枝木冒起了火苗,要没有小美的蜡烛还真够呛。这时大家头一个想法就是烤干自己的衣服和鞋,颤抖着换上拖鞋,大家用各种各样怪异的姿势在篝火的浓烟里扭动,烘烤着衣物,围着篝火一圈都是棒子烤鞋。拖到天黑,大家才不得不情非所愿地半湿着离开暖和的篝火去搭自己的帐篷,一搭完就像飞蛾扑火似的从新扑回到火边取暖。因此,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所有人的衣物都充斥着烟熏味,活像一堆熏肉在神农架的原始丛林里挪动。这一天的晚饭是大家认为最惬意的,浑身酸疼的喝着麦片,牛奶,蛋汤,稀饭,咖啡,吃着火腿,薰肠,糖蒜,烤囊的感觉真是美妙绝伦。 百草吐芳季节,十二热血勇士,背起厚重行囊,行走神农山水间,融入原始自然中。阳光绿树红花迎接勇士的到来,风雨冰雹飞雪考验勇士的意志。历经艰辛苦乐、风雨跋涉、美景相伴,他们完整地穿越了湖北神农架老君山原始森林无人区! 在深山老林中,点点星光下,三五驴子围篝火扎堆取暖,享受美食,山侃海聊,回味一日风雨行的苦与乐,爽朗笑声久久回荡山涧。天渐晚,已近午夜,原始森林里的小昆虫们也渐渐停止了鸣叫悄悄睡去,柔着半睁半闭的烟熏睡眼一个个才恋恋回帐,进入梦乡…… 第四日(2007年5月4日) 鸟鸣山更幽!这日清晨,我是被喳喳鸟鸣声从睡梦中唤醒。睁开惺松睡眼,爬出帐篷,眼前是满目青翠的绿,头顶的云有些许灰暗,可远处天边露出清透俏皮的蓝,神导钻出帐篷为我们解读天气。“今天好天气!!” 神导的高喊让赖在帐篷里的苗乖、正午、游侠、小七也按耐不住了。苗妹妹我俩的对视,引得彼此笑地前伏后仰,因为眼睛肿得厉害,她双眼皮变单了,我的一单一双也像是高老庄的馒头鼓了起来。 昨夜匆匆在此地扎营时,周围水雾气极大,能见度很低,早晨起来便好奇地环顾四周,原来营地是在山体半腰的一小片狭长平地上,前方一座座翠绿的山峰近在眼前,营地斜侧下方不远处有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我大口大口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数落着我们花花绿绿的帐篷。回眸间,突然发现发哥的单人帐只剩下细网内帐歪歪的斜着,一眼看到里面空空的,心里不禁一绷,“被野人抓跑了?有野兽出没了?……”一切不好的预测瞬间涌向脑尖。“发哥不见了!”我惊恐的喊,不知是谁淡淡回应我,他老早就起来,可能出去散步了。紧张的心舒缓了些许,直到看到发哥悠闲得回到营地,才开怀释然。 洗漱、做饭、晾晒帐篷、睡袋,我们在洒满阳光的树林里来回穿梭,翠绿的树林、棕褐色的泥土间多了许多跳跃的色彩。篝火旁悬挂着待干的五彩衣服,树枝上搭晒着蓝色、黄色的雨衣、防雨罩,藤条上棚架着红色、绿色的睡袋,山半坡的青苔上摊晾着花色各异的帐篷和背包。经过昨天的挟云蔽日和瓢泼大雨,今天的明媚阳光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会心幸福的笑。昨天在雨中穿越时不少队伍当日下撤,我们也盘算着第二天就下山赶路返回彩旗村,今个一看这好天气,大家伙纷纷要求在山里多呆一天,仍按照最初的计划明天再下山! 昨夜先我们一步占领岩洞的一队驴友,陆陆续续从我们营地前经过,老远看到便亲热地打起招呼,开口一说话,嘿,竟也是河南的队伍(河南信阳组织的22个驴友),更令人意外的是我见到了一起穿越沙漠的郑州驴友脚印。他依然是对大自然的某种标志性现象那么认真执着,在沙漠里,他为了寻找“神泉”,不顾身体的疲惫、死海的危险和丰盛晚宴的诱惑,和咿呀一起摇着橡皮船在音德日图海子上苦苦寻找几个小时,终带着神泉水如获至宝而返,令全队五十多人佩服羡慕。今天在神农架里又遇到脚印,临别时他告诉我,就要下山了他还有千年冷杉没有找到,向导说沿着他们今天的路线应该可以见到。在心底默默祝福执着的脚印能够宝获而归。 大概十点半钟,我们轻装上山领略昨天雨中走过的坛子岩、箱子岩。在此表扬美嘉同学,舍己为人的大无私奉献精神,舍身留守营地,据说为了保护我们的物品与野人激烈搏斗,终因身单力薄被逼无奈之下与异性野人签下“献身契”才保我们营地和物品安全。 坛子岩山洞距我们营地上方200米处,挡风避日遮雨,地理位置天然优越。未到洞口刺鼻的烟熏味就扑面而来,洞口处还堆着一些干木柴,显然是新捡拾来堆放于此。发哥给我们娓娓解释,这是行走者的潜规则,凡在此宿营临行时都要给下一拨人留下燃火物资以避风雨严寒。山洞里的空间有五六个帐篷大小,可想他们二十多人昨夜的拥挤避难景象。 从山洞继续向上走,坡度都在60度以上,众人皆感慨昨天是怎么在风雨中健步而过。坛子岩一带的林木应该属于针阔叶混交林,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山坡上散落铺下了厚厚的针叶,踩上去柔软如棉,因坡陡,如脚步用力过大很容易滑倒栽跟头。继续向上跋涉,林间不乏参天古木,高大挺拔的红桦用一身张裂的红衣记录着岁月沧桑,溪涧流泉滋润着遍地灌木、满地青苔。身在此景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处处喜欢留影的苗乖、在镜头前与山石绿林不停的摆秀,锁住今日的美景留下永恒的记忆。发哥的镜头里永远只有别人的笑脸和大自然的美丽,这可能就像他的胸怀一样开朗豁达。再回头看,大雨、大雨媳妇、小美、正午、游侠、砾子也正专注的拿着相机左拍右拍。只有最为深沉的环哥此时还在静静地向上行走,就像那首《跋涉者》,“跋涉者行走在路上,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前呼后拥,有的只是前进的疲乏和如注的汗水”,也许他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他坚实的人生路。小七虽然是第一次背包行,可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让我们全队人着实佩服不已,这会儿他正爬上爬下猎奇美景。神导不断的叫着我的名字,给我介绍神农架里特有的珍贵植物,棕包头、刺包头、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云雾草……身在此景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处处喜欢留影的我和苗乖妹妹在镜头前与山石绿林不停的摆秀,锁住今日的美景留下永恒的记忆。 爬上坛子岩顶,迎风伸展摆舞弄姿的高山杜鹃笑盈静放。坛子岩顶是一个典型的小面积高山草场,蓝天白云下芳草凄美,清新的空气夹着野草和松木的芳香扑面而来。大家欢叫着扑进草地,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站立远望欣赏山顶景色和一览众山雄奇秀美。突然,我看到远处有一个雪白的山顶,惊喊:看哪,远处有雪山,神农雪顶!所有人一阵欢呼后只听见咔嚓咔嚓的相机声。娇巧漂亮的雨媳妇因昨天雨中受伤,今天一路言语不多,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看得出她每踏一步都伴着疼痛,为了不拖累队伍她默默地坚持着强忍着,打心底佩服她柔弱外表下的坚强和倔强。到了坛子岩顶后,大雨决定放弃前行坐下来陪她休息,正午队长读出了他们的心思,也提出陪同休息,打扑克,抚慰大雨夫妇受伤的心灵。 发哥、环哥、小七、游侠、砾子、小美、苗乖我们八人在神导的带领下继续向坛子岩一侧的山头进发,林木越来越繁密,跋涉在密林间,才真正体味到原始森林的那份神秘。阳光透过高大的冷杉密叶,在青黄灌木丛间洒下点点斑驳,我们也趁机掏出相机给高大笔直、直插云霄的冷杉来个逆光靓影照!挥汗爬上一个小山头,只听前面的发哥和苗乖在呼喊,天上出彩虹了!出彩虹了!带上偏光眼镜看,彩虹特别清晰。雨后种种的美丽自然景象都被我们一一领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游侠、砾子我们竟然在山体上见到了新鲜的羊粪,神导说那应该是早上野山羊留下的,不远处还找到了野山羊留下的脚印。只憾没有看到野山羊的真面目。正待我们细究野山羊时,对面一奇石峰岭上,小七在向我们呼喊招手,这小子身体素质极好,据说是体育教师,我们举着相机互相拍照。大家伙看到小七站在险峰翘石上的英姿形象,竟都不畏险峭争锋前去排队摆秀。摆秀容易登山难,小七、拉环两人在险峰下组成了临时护卫队,给我们逐个上了堂严肃的“攀岩课”。我们能够留下一张张高山绝顶上豪气勇士的形象,最应该感谢的是小美同学,她不厌其烦地蹲在对面山上给我们做义务摄影师。 回到营地已经是下午2点钟了,我们用最快的时间做午饭、烧水、整理行装,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宿营点。从下午的行程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对蚂蟥有了防备,一路上说笑的主题都离不开蚂蟥、竹虱子,尖叫作蛊声此起彼伏,惹得人人紧张兮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