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农架之行 |
[游记]神农架之行 |
2007-07-27 sina.com.cn |
大约在不到10岁时知道的神农架,读小学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专门讲有关野人探密的书。有野人,山很高,人烟稀少,原始森林,充满神秘——这是神农架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是印象终究是印象,山究竟有多高,人烟稀少到什么程度,没有去过是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什么样子的。 神农架之所以叫神农架,是因为传说很久以前中华大地的人们饱受疾病的折磨,炎帝神农为了找寻草药,从家乡随州向着西边的高山出发,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这片高山之下,由于山势陡峭,无法攀登,于是他指挥人们砍倒树木,架木为梯,登到了山顶,接着他发现居住在山里的人们都在山洞里居住,潮气较重,于是他又教人们架木为屋躲避风寒,等到他尝遍百草采药成功之后,天帝被神农氏造福生灵之举所感动,派仙鹤接他升天成仙,由于高树遮掩,神农氏便再次架木为坛,跨鹤升天。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此地称做神农架。由于这里是整个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华中屋脊”。 早晨8点从武汉出发,经过宜昌到达位于神农架林区腹地的住地已经是晚上近11点钟。住的地方是燕天风景区的红坪镇,据说这里是神农架林区甚至全国最小的一个镇了,镇子处于悬崖峭壁之间的公路两旁,镇上除了本地人开的几家卖土特产的商店外,就是修路工人的几栋宿舍,然后几家酒店。所有这些组成了红坪镇。听导游讲,其实红坪原来不叫红坪,叫乌龟石,传说周昭王第一次伐楚时,路经神农架,神龟拦住去路,迫使昭王退走后,神龟变成一块巨石,长卧于此,故而得名。红坪镇是红坪画廊的起点,红坪画廊海拔1600米,全长15公里,有一石二溪、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和莲花峰等三十六峰,奇、怪、险、秀兼存并蓄,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山上各种花草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副副优美的天然风景画廊。曾有一位画家来到此地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风景油画获得了大奖并在世界各地展出,当地政府考虑到乌龟石的名称不雅,同时为了扩大宣传,因此将此地改名为红坪。这里由于海拔高,与平原上温差较大,因此来到此地下车后第一感觉就是冷,酒店餐厅的凳子初坐下去竟将我凉得赶紧站了起来。而这家据称是3星级的酒店房间里竟然没有空调,只有床上常年铺着电热毯。不过我想其实也用不上空调的,夏天最热的时候,这里晚上温度也不过10多20度。 第二天早上从红坪出发,首先经过的是一段极其险要的公路,导游介绍最险的这一段叫红旗岩,修筑的时候全部是工人用绳索系住后从山顶吊下在半山腰坚固的岩石上面放炮开路,平均每修筑一公里就会死一个人,有两个筑路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立下不修通公路就不下山的誓言。等到后来公路修通后,人们在这段公路两旁插满了红旗以示庆祝,所以这段路被称为红旗岩。对我这种有点恐高的人来说,坐在车窗旁看着下面几百米深的悬崖简直就是有点折磨人。车子继续往前,陪伴我们的是一位当地土家族导游,这位土生土长的山里妹子对着神农架的山山水水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一路上不停地讲解沿途的各个景观特色及历史传说,给我们详细介绍神农架神奇的四宝“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枝笔”和“七叶一枝花”,还教我们对唱这里的山歌,对其中一首印象特别深刻,大意是说姑娘问自己心爱的小伙子什么时候能到自己家里来,小伙子告诉他 再向前几十公里大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天生桥,传说当年太上老君炼丹在这里取水,正碰上山洪瀑发,洪水将河阻断,人们无法通过,太上老君就将手中的拂尘架在河两岸,立即变成了一座石桥,这里的山民从此不再受山洪瀑发时河水的阻挡。[旅游联盟2007-2-9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www.tourunion.com]当时,人们高兴的称它“幸福桥”。站在前面被称做逍遥桥的吊桥上,看着面前山水哗哗流下形成漂亮的瀑布,不由得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桥其实就好比两座类似山的巨大石头中间横搭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水从中间的孔中流下形成一道瀑布。从后面看,我感觉是由于地震或其他一些地质的作用将一块巨石从山顶震落刚好搭在另外两块巨石中间而形成的形似桥的山。后面半山腰稀稀落落的住着几户人家,房子都是很古老的那种房子却家家户户都有卫星接收天线,一点也看不出与世隔绝的那种状态。但是我相信在以前的时候,这里的人们是很难出去一趟的,这里地处神农架最深处,出去一趟不说走上半个月,起码也得走上10天。 从天生桥出来往回走几公里是神农祭坛,这里是人们为纪念神农而修建的。 站在祭坛前,200多级阶梯上牛首人面像便是炎帝神农,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踏石阶而上的时候有讲究,右边为民道,左边为官道,上的时候需走右道,下的时候则走左道,以示先民后官,也含有先苦后甜的寓意。在上到天坛上神农像前的时候同事说口渴,于是我们便一起去到旁边农家里面喝水。一位有着朴实外表的山民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将我们领到了他的家里。喝了水之后我们与他聊天,因为看见祭坛里有几个当地的村民在提着篮子兜售纪念品和药材,我便问他平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还是靠向游人卖东西,他告诉我们大约一半一半,但以前主要还是靠上山采药来增加收入,并指给我们看他采集晾晒的药材。祭坛里面还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杉树,树干需要7、8个成年人才能合围,被称做千年杉王。这课杉树曾被雷击,但是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年龄已经有上千年,至今根部还有被那次雷击留下的疤痕。祭坛外面的山脚有着一条小溪,导游介绍这便是哺乳了屈原与王昭君的香溪的源头,传说当年神农炎帝在神农架搭架采药时在这条溪里洗药,由于吸收了百草的精华而使得溪水芳香扑鼻,而屈原与王昭君又给这条小溪添加了更多的神秘与美丽的传说。可惜坡太陡,没能下去亲自闻闻溪水是不是真的芳香扑鼻。 中午来到木鱼镇吃午饭。这是很大的一个镇子,也是当地旅游接待能力最大的镇子,很多来此旅游的人便住在此地。这个木鱼镇的来历是传说以前有一个贫苦的木匠有着一手好手艺,被当地富贵人家请去干活,之间他与这家的千金小姐相爱,但是遭到小姐家里的极力反对,于是他做了一条鱼形的船准备带着小姐去到远方。当他们登上木船时,这条船变成了一条大鱼,载着他们逆流而上,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我想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吧。饭桌上都是当地自种的蔬菜,加上厨师精心的烹调,吃起来一股特别清爽的感觉,这让我胃口大开。 下午向神农谷进发,海拔越来越高,眼尖的同事突然大叫雪,顺眼望去,山坡上大片大片的白色竟然都是雪,而且越往上走,雪越来越厚,山下的气温已有20多度,但是这里还能看见如此多如此厚的雪让我们兴趣不已。神农谷堪称神农第一景,海拔大约有2800米,而谷底的海拔据说只有400米左右,向下望去,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真的是壮观至极。尽管有栏杆,但在边上留影的时候,我仍然战战兢兢,腿微屈,准备随时往着远离悬崖边缘的地方蹦。神农谷旁边就是神农顶,就是整个神农架乃至整个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谷旁仰望神农顶,还有大约300多米的高度,由于云雾太重,无法望到顶部,感到神农顶在向我们尽情展示着她的神秘,甚至不让我们见到她的真面目。可惜现在没有开放通向顶部的道路,也就无缘见识这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了。再望前就是板壁岩,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都说感觉和石林有点相象,里面岔道很多,据说有很多人在此迷路,一路上导游也就不停地叮嘱不要掉队,不要走岔道。而这里据说也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我的兴趣自然就在于四处观察去了,心想真被我看到野人也说不定。等到全部走完竟没能对这个地方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下得山来去的是一个叫金猴飞瀑的地方,听导游介绍这里原来是金丝猴经常出没的地方,可惜现在由于景区开发及游人增多,再难见到金丝猴的影踪,只留下一道瀑布。 第三天早上起来往着头天来的地方还有一个叫燕子垭的景点,这里有被称做彩虹桥的全亚洲海拔最高的桥,可惜是人工修筑的,这让我兴趣大减。燕子洞倒是充满了神秘,据说主洞深达3、4公里,冬暖夏凉,保持了海洋性气候的特征,里面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原本属于海边生活金丝燕。站在洞口隐约能听到里面燕子的叫声,往里走大约10多米就完全漆黑了,还想再往里走进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是没人愿意往里走,剩下我孤身一人,只好作罢。 从燕子洞下来后,这次匆匆一瞥神农架神秘与美丽之行就算正式结束了,只能期盼着下次自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再来充分感受这里的一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25fd3c7010008du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