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2年的神农架游记,供XDJM热身!-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02年的神农架游记,供XDJM热身!-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9-04 luker.cn |
上一星期,我终于可以放下飘洒油墨香的旅游书籍,真正踏上旅程,前往充满神秘幻境的神农架休假。一路上值得记载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只能精选一些片段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相传,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在此遍尝百草,发现了许多草药,所以采摘回来为子民医治百病。其中有一种极为珍贵的药材生长在绝壁之上,神农氏就砍倒一棵古树,搭成架梯,登上绝壁,终于采到了这株珍贵的药材。“神农架”的名字即由此而来。神农架一向以神奇、奥秘、幽深而著称,神秘的“野人”传说更使许多热爱探险的朋友趋之若骛。其实,神农架除了是探险者的乐园之外,也是休闲观光者和生态爱好者理想的旅游胜地。 神农架四季分明,以春、秋两季最为美艳。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各种野生花卉把神农架装点得绚丽多姿;秋天层林尽染,各种各样的树叶从绿到黄到火红,让你目不暇接;夏季的神农架幽静清凉,最是避暑的好地方;而冬天的山地滑雪游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这里远离尘嚣,纯净自然,有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奇景奇观,巴东垭、风景垭、神农顶、板壁崖、金猴岭、古犀牛、红萍画廊、塔坪原始森林都是游人不可不去的地方。凭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越性,神农架至今仍然很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同时,在山里,可谓到处都是宝贝,已经发现的高等植物有2400种,其中珙桐、连香、银杏等29种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在神农祭坛,当地的山民会像教科书似地一边向人兜售各种稀奇古怪的草药,一边教会你这些草药的用处,有些名字还特别好听,诸如: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要不是眼见为实,还以为是谁油嘴滑舌编顺口溜呢;神农加除了植物,也是动物的天堂,有鸟类、兽类和鱼类500余种,金丝猴、华南豹、华南虎32种动物名列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现在,神农架每年都举办“神农架杜鹃花节”、“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等节庆活动。 前往神农架的游客可以说没有谁不抱着探寻野人踪迹的,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时时刻刻盘绕在大家的心头,我的口头禅总是信誓旦旦地嚷嚷:“我要抓个野人回去”,别人也会不留情面地回敬:“就你啊,别让野人抓走了”。导游当然也是津津有味地向大家演绎不同版本的“野人”故事。我们就来听听最近一个世纪来有关野人的记载: 神农架,自古就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传说,直到近些年仍有“九头鸟”、“蛤蟆龙”、“驴头狼”、“棺材兽”的传说不时流出,而“野人”的故事则在当地最广为流传。在旅游景区,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诸如“野人现身处”、“野人栖身处”的标志牌,有的景区还在水泥地面上人工印下“野人”的脚印。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最早引起政府重视“野人”的一起目击事件发生在1976年。那年5月14日凌晨1时许,司机蔡先志开北京吉普从十堰返回神农架,在经过海拔1700米的椿树垭时,突然公路下有一动物躬身向车走来。蔡先志一面叫醒同车的另外4个人,一面加大油门向动物撞去。动物闪身躲过,惊慌向一边的山坡爬去,但由于边坡既陡又高,这个家伙没能爬上去反而摔了下来趴在地上。此时,车上的5个人赶忙下车围住它,发现趴在地上的这只动物一身红毛,以前从来没见过。双方相持了一会儿后,其中一个人用石头砸了下那只动物的屁股。这家伙从惊慌中慢慢醒来,最后消失在漆黑的树林中。 由于这次目击事件的5人中有3人是当地领导,次日林区政府就拍电报向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作了报告。1976年9月2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支奇异动物——“野人”考察队在紧靠林区的房县成立。这次考察的结论是:“在鄂西北神农架林区和房县一带,确实生存着一种大型的、能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它可能比世界上已知的四种现代人猿要进步。但要彻底弄清,还必须加强力量,继续进行相当规模的、长期的、更加深入的考察。” 据当地统计,从1924年至今,神农架林区共有360多人110多次看见过近120个野人个体。 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神农架》一书介绍,从战国屈原的《山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直到清代同治年间神农架当地的《房志稿》和《兴山县志》两本地方志,就有“多毛人”、“多见大人迹”等有关“野人”的详细记载。实际上,我国关于“野人”的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至今学术界对神农架“野人”的是否存在仍有着不同的观点。但神农架“野人”的故事已经尽人皆知,因此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考察学者也不在少数。然而只有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会员、奇异动物综合科考队队长张金星一个人留了下来,为寻找“野人”,离开山西老家在深山里生活了8年,并且蓄留着胡须以表明自己的决心:“不揭示‘野人’之谜就决不跨出神农架一步。”据有关消息称,过不多久,他将把所收集起来的大量野人脚印、毛发DNA鉴定、血液、粪便样本向外界公布,对近十年来的考察结果作出结论,揭开列世界四大自然之谜第一位的“野人之谜”。 神农顶 对我来说,去神农架还有一个兴奋点就是上得三千多米的神农顶,以前我们节目中常常有嘉宾谈到旅途中的高原反应,那个时候,我总在想,高原反应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呢,虽然说有高原反应基本在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会出现,但是当得知神农架林区西南部的神农顶的海拔有3105.4米的高度,还真是让我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与巴东县接壤的神农顶,原名“无名峰”,号称“华中第一峰”。它与大神农架(海拔3052米)、小神农架(海拔3005米)呈三足鼎立之势,与杉木尖(海拔3085米)、大窝坑(海拔3032米)、金猴岭(海拔3019米)共同构成了神农架“华中屋脊”的骨架,是长江、汉水在湖北境内的分水岭。神农顶还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片的核心区,是高山风光和原始植被游览区的中心点。神农绝顶,岩石裸露,石林耸天,气候瞬变,气象万千,登高远眺,杜鹃、冷杉、箭竹等景观错落有致,层次鲜明。在大神农架南坡海拔2900米处建有一个了望塔。塔四周以凉风垭口高山草甸为主,密布巴山冷杉林。塔的西面箭竹丛中深藏着两株特大葡地柏。葡地柏主干矮,侧枝发育好,是盆景世界物种之冠,也是神农架独有的高山树种。塔东新辟有长8公里的“野人”足迹旅游线,直通“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队”大本营——大龙潭,设有“神农架野考工作成果”两个展室。 在塔的南面有“神农架第一景”——风景垭。风景垭因原属房县与巴东县的之间,亦素称“巴东垭”。那天上午我们一行驱车赶往风景娅,一路上,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忽快忽慢地行进着,车窗外五彩斑斓秋天的美丽让窝居都市的我惊叹不已,想像着此刻北京西山的红叶该是满山遍野地闹得不可开交吧,但是相比之下,还是觉得眼前琳琅满目、应接不瑕、绚丽缤纷、各俱姿态的秋色看不够,也爱不够。可能,车内外的温度相差比较大,趴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需要不时地擦去凝结在玻璃上的水气,而到了景点一下车,还是被扑面而来的寒冷结结实实地给冻住了,踏着一段湿漉漉的陡坡,我站在了标有风景娅字样的大石头前,可是除了眼前的栏杆,用尽我的眼力,却是什么也看不到,除了浓雾还是浓雾,真像是到了仙境,所以,只好自我安慰:有神仙呆的地方,当然不会让凡夫俗子看个真切了…… 对了,刚才我说到了了望塔。从风景垭的另一边倒是若隐若现地望见了远远的山的那一头有个小小的建筑物----了望塔,说它小,因为站在风景娅向那边看,只有小手指甲那么大。当我再度逃进温暖的汽车,竟然只开了几分钟,就到站在了望塔的面前了。出门迎接我的是塔的主人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是自愿上山工作的,在这里已经呆了一年多,而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的工作期间,与他们作伴的就是这神农顶的山和树,还有常来光顾的浓雾。想不到的是,这里的通讯设施还是令人满意的,中国移动的信号总是那样的实打实,当然,这里也要打个括号,有时候,因为转了几个山头,手机信号还是会被群山阻拦。听主人介绍,了望塔里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防人盗林盗猎,二是防山火,这第三就是随时观察有无野人的出没。在我们游客的眼里,这里是难得的世外仙境,但是,一年四季在这里工作,艰苦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海拔的原因,在这里,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每餐吃的都是夹生饭,当我不解问他为什么自愿到这里工作时,主人用当地很少听到的标准普通话谈起了自己的父亲,说当年父亲也是在这塔里工作的,现在,父亲年老了,所以自己也就很自然地报名上山了,为得是这片山岭的安全。就是这样的简单,就是这样不加任何修饰的语言,使得当这小小的了望塔上空开始淅淅涑涑下起了冰雹,我都不再觉得还有寒意。 三游洞(碑刻与壁刻、陆游泉、张飞擂鼓台、至喜亭、巴楚乐宫) 游玩的最后一天去了位于宜昌市西北十公里西陵山北峰的三游洞,这个地方也值得一提。 三游洞背靠长江,另一边是下牢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洞景奇绝,山水秀丽,宛如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西陵峡口。 这个巨大的山洞之所以名为“三游洞”在历史上还真有一番讲头,相传唐代元和14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相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一同游览到此处,大家都是有名的诗人,所以,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在此之后,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到游洞中览,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总之,自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苏氏三父子、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为亲眼目睹名人书墨真迹追寻至此的,无不用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如今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46604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