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游记 |
[游记]印度游记 |
2007-08-02 |
--印度游记之一 2004年4月27日晚,我们从香港出发,前往印度首府新德里,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一个亚洲商业会展。最初了解印度是70年代看过的《大蓬车》等几部印度电影,印象中印度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那里的姑娘、小伙子都长着高高的额头、大大的眼睛,个个能歌善舞。 从香港到新德里大约五个多小时航程,夜航乘客很少,在飞机上用过晚餐,我翻了会儿杂志,找到一排空座位,裹着毛毯睡了一觉。当地时间28日凌晨3点钟,飞机降落在新德里国际机场。走出机舱,一股浓浓的异国他乡气息扑面而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皮肤黝黑,长得高大帅气的印度小伙子,他是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三年级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他的中国老师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叫高达。机场距新德里不到一个小时路程,说话间就到了。我们被安排在市区一家宾馆住下,高达告诉我们,第二天早上8点吃过早餐来接我们出去观光。 临出发前,高达再三叮嘱我们,这里的水不太卫生,喝了会拉肚子,一路上只能喝瓶装的纯净水。另外,这里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不太好,如果遇上乞讨的,千万不能回头,不能施舍,否则,会被纠缠住,难以脱身。如果遇到有人要给你拍照,绝对不能轻易把照相机交给他,弄不好他会抢跑。 4月的德里天气已经很热,室外温度高达38度以上。街上行人很多,马路上汽车、三轮车、摩托车车熙熙攘攘,鸣着喇叭,横冲直撞,显得十分拥挤、嘈杂。令人惊奇的是,大街上、路边的商店里,居然有三三两两的水牛在若无其事的穿梭走动,而且没人管。据说,牛在这里被敬为神灵,它们出现在哪里便象征着吉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或膜拜。一路上感觉很乱,距想象中的新德里相去甚远。这里很少看到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绿化很好,楼房大都三五层,坐落在茂密的树丛背后。高达告诉我们,“德里”一词来自波斯文,意为“门槛”,或者“山冈”、“流沙”。德里是一座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因陀罗神(雷神)之住所”。后来这里曾先后出现过7个德里城,到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mingren169.blog.sohu.com/13204934.html |
转自: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