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孙叔敖墓旅游孙叔敖墓游记孙叔敖墓评论孙叔敖墓周边酒店 孙叔敖. |
[游记]孙叔敖墓旅游孙叔敖墓游记孙叔敖墓评论孙叔敖墓周边酒店 孙叔敖. |
2008-07-22 luopan.com |
(匿名) 踩着雨洗后洁净的青石板,我一步步拾级而上。相传三国名将关羽挑灯夜读的春秋阁就在眼前,四周石雕的护栏,一亭檐角飞翘,气势如鸿,立于荆州市中山公园东北角上。环绕身畔的江津湖,碧绿的湖水一片宁静。清新如许的四月天,让人不禁想起《诗经"小雅"出车》中的名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阁前石碑上刻着春秋阁记事: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重建,原为沙市西郊金龙寺内一古戏台。相传三国时刘备借荆州后,为关公镇守荆州时挑灯夜读《春秋》之处。因金龙寺毁于天火,仅春秋阁幸存,民国二十二年(1933)移建于现址。想来又是七十几年过去,一年一度风霜雪雨的洗礼,那些斑驳的油彩见证着岁月无情逝去。 “凤眼蚕眉云长公, 青龙偃月武威风。 过得五关斩六将, 千载谁与比勇忠”的关羽(160年~219年),几千年来享尽民间香火朝拜。一部《三国演义》就这样将关羽推上神明的位置,小说的关羽早已替代了历史的关羽,文学的力量真是惊人啊。 旧时民间,年前要请的三幅神像中关羽的神龛在房正中的北墙上,总是守护着那刻着一行大字的神牌,神态倨傲,显然是首席;一幅是灶王,是贴在锅台旁边的,整天烟薰火燎;另一幅是全神,是供在庭院中的。在各县城文庙和武庙中,供奉孔子的文庙冷冷清清,少有群众进去;关羽的武庙,却是一向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因为又有塑像,又有连环壁画,大事宣扬关公的神威。春秋阁内就尚存一副楹联,读来颇有点意味。上书: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 作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 然而,紧挨着这座春秋阁旁,还有一座寂寥的叔敖墓。如果不仔细看,是不容易发现的。它形同一个大土包,静静地卧在那里,面朝着那一湖悠悠碧水。较之毗邻关圣大帝的排场气势真有天壤之别。别说精致的护栏,别说石级,别说供奉的香火,甚至于连叔敖的生平纪事也没有。灰白的墓碑上,就刻着这么一行字:楚令尹孙叔敖之墓。墓碑上方有一米来长的窄小亭子间,横批三字:叔敖亭。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立于墓前,心下有了一些不平。就孙叔敖的人品、业绩,难道就该如此寂寂无闻吗?一代楚国名相,春秋时期楚国功名卓著的水利家。墓园怎么会如此冷清?然而从查找到孙叔敖生平资料中,才知道这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相功臣,不仅勤政廉俭,而且文武兼备、厉行变革,个人身世也极有传奇色彩。连大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中称孙叔敖为“第一循吏良臣”。《列女传"樊姬》谓:“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史上对其为人为官一向褒奖有加。《吕氏春秋"知分篇》说:“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汉书"地理志》也有注:“决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决。”水以“决”、“灌”为名,是纪念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性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堪称丰碑。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286993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