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国道往北行。来往的汽车擦身而过,急匆匆地驶向路的远方,车好象在公路铺就的时光隧道,去追赶那逝去的光阴。我约莫行走了六公里,尘嚣已抛在背后,红尘不再随身!思绪已投向那山的怀抱。 ---法华寺,偶有一丝阳光照在金黄色的屋顶上熠熠生辉。我在寺前踞足望去,寺里显得是那么的静谧,又那么地与世无争,黯然自得地守候在山的怀抱。也许是淡季,我独自一人行进在山中,也没见香客来往与此,更显得分外冷清。 蜀道难],不知登山的艰险。汗水湿透衣裳,心里遍是空灵。人在山中,不见山的轮廓;山在心中,有其高大。 ---这是一个古老而真实的凄美传说。在东晋时,有个县令叫麻秋,为使民工昼夜筑城,夜至鸡鸣则收工,民工苦难不堪,其县令之女同情于民工,则半夜学鸡鸣,提前让众民工收工。后来其父察觉,将她驱逐出城。其女子孤零零地逃至此山的洞穴中,以青山为伴,以鸟鸣为歌,过着清苦的生活。修行悉数年,得道成仙。忽一日,天降五彩祥云,托她飘然而去。 [麻姑仙洞赋]]数篇,其曰;……姑怜民疾苦,辗转难眠。一己之爱宠虽珠,终缘俗浅;万民之磨劫难去,魂系仁深,每于夕阳西下,月魄初升,工地之劳作多方勤,鞭声四起,而将府之华灯闪耀,歌舞缠绵。故乃作鸡鸣,而四野荒鸡啼应,盖诚通造化,而天地有钟情,工遂息矣,姑心宽之。后为父发觉,逐出家门,入邑之北崇山,跃仙姿于绝崦。血化杜鹃,春红山谷;云飘岭上,名列仙班。其飞身即麻姑仙洞焉。姑仙去矣!云云…….。至此仙姑去了!空有此洞。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们为怀念她,千余年方圆数百里,为她祈祷而敬香不绝。我收回思绪,告别仙姑而去。继续去登那最后的一段山崖。 2005年9月13日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