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二妃墓旅游攻略二妃墓点评

[游记]二妃墓旅游攻略二妃墓点评

2008-04-01    blogtt.com

二妃墓景区景点介绍: 二妃墓在君山岛的东麓,与岳阳古城隔湖相望。

说起舜帝,人们自然首先想起尧帝,他们所处的时代,合称为我国的尧舜时代,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四千多年前)。相传尧是帝喾(ku库)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舜为颛顼的后代,黄帝的九世孙,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帝,都平阳或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司马迁说舜为冀州人(今山西、河北地区),而孟子却说舜为东夷人(今山东地区),传说虞(今河南虞城)也是舜居住过的地方。这可能是东夷与华夏族的融合舜部落不断发展,舜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历史过程的反映。他们同是我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即在皇五帝中的二帝。古史传说,尧曾设官掌时令,制定历法。他任人唯贤,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推选舜为其继承人,并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认为他德才兼备,才命令舜摄位行政,并把其二女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他。婚后,夫妻恩爱,舜巡行四方,消灭鲧(gun滚)、共工、 兜和三苗,尧去世后继位。之后,舜帝象尧一样也咨询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接位人。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三十九年(距今四千多年前),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今湖南宁远县九疑山,因九峰相似莫能辨,故名,又称苍梧山),是为零陵。”《淮南子.修务训》曰:“舜,南征三苗,遂死苍梧”。《山海经.海内南经》也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弟丹朱葬于阴。”据说当时他的二妃娥皇、女英见夫久出未返,就四处寻找,来到了洞庭湖中的君山,忽闻舜帝不幸逝世的噩耗,望着水云弥漫的洞庭湖,路断波横,招魂无处,不禁肝肠寸断,忧伤成疾,不治身亡,葬在这里,于是就有“虞帝二妃之墓”。

对于二妃墓的来历,民间大抵相信上面那种说法。但是,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进行考证,对此提出了质疑。

我们在研究屈原的作品《楚辞》时发现,文中多次出现的“湘灵鼓瑟”之“湘灵”乃楚先祖炎帝重华神名变格,并非民间认为之“二妃”。沅湘洞庭的地祗神在先秦时代是炎帝重华神系,即楚神系,而“二女”(即“二妃”)属中原舜王国的范围。据《吕氏春秋.安死》载:“舜葬于纪市”。《礼纪.檀弓上》又载:“舜葬于苍梧之野”。王应麟在《因学纪闻》卷五解释道:“苍梧山在海州界,近吕之纪城。”《辞海》中作时一步说明:“海州,春秋郯子国。东魏改青、冀二州置,治所在龙沮(今江苏灌云县西南)”。显而易见,舜帝南巡江南是虚无的事,神话传说反舜帝神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了。秦始竽统一天下后,舜帝受到天下人普遍祭祀,楚地人在祭祖先神炎帝重华的同时,也开始祭祀舜帝在秦始皇二十八年游湘山时,博士不知汀君神(秦汉以前称“湘灵”)是炎帝重华,用“闻之”来搪塞始皇的提问,把湘君误指为“尧女,舜之妻”《史纪*秦始皇本纪》),并捏造出舜与二妃在洞庭的事迹来。久而久之,《舜与二妃的故事》在沅湘一带流传得天衣无缝,在湘立起了二妃庙,九疑山修建了舜帝庙,随后,二妃墓与舜帝陵也就相应筑成了。

二妃暮历经沧桑,多次修圯。据光绪《巴陵县志》记载;清光绪七年(公无孔不入1881年)秋九月,钦差大臣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兼两江总督彭玉麟,在巡视长江时,来到君山,捐款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雄狮、大象,中竖墓碑,彭玉麟新笔镌刻“虞帝二妃之墓”碑文。墓前期20米处有一对引柱,高压锅。2.8米,上面刻有民国七年(1918年)舒绍亮题写的一幅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如果仔细地观察这副石刻,发现分刻于两根石柱上的对联字迹不同,原来,这上联和下联中的上联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的石刻上联是复制的。这幅石刻对联把人们对二妃的怀念、爱戴之情表达得深切感人。过去,墓上荒芜,有些碑坊倾圯散失。诗人余昌谷在这里一字一滴血地赋诗《湘妃墓》是多么扣人心弦,使古今的人们为这一哭啊!

“古墓荒烟里,残碑夕照间。

地空三楚水,云接九疑山。

瑶瑟悲风运,灵旗夜雨还。

鼎湖龙已涉,泉下想重攀。”

此墓始建于保代、何人,未有记载。一般的说法是清朝光绪年间里修的,墓葬时只是一杯黄土,但它能使人们想念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具有高尚品德的尧舜皇帝和忠于爱情的二妃。这墓在1971年曾经掘过一次,开挖两丈多深时,发现有一条七寸长的空心金龙,造型美观,约百余克,现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1979年人民政府拨款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维修,保持原貌,增其旧制,只是将墓上移进两丈多,在墓碑前置一石刻香炉,八字牌坊上雕花刻卉,或刻麒麟、狮、象。一条形码1.5米宽的祭道是用麻石铺砌成的,两旁石碑上刻有东汉时期刘向《列女传》中的二画象、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以及历代文人的诗词题记。另外,清代陶澎临墓道光手书的“印心石屋”刻石,也镶嵌其中,从而使这座古墓更加庄严肃穆,永垂万代。让万妃的英灵静静地安息在这里,日日瞻仰东升的朝晖,领受人闪的凭吊。

转自:http://www.blogtt.com/sceneinfo/scene32015/c10188.html3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