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闯入“桃花源”

[游记]闯入“桃花源”

2008-05-22    sina.com.cn

闯入“桃花源”——广州黄埔文冲村

2007-04-23 22:09:57

大中小

标签:谈天说地文化感悟随笔休闲旅行

纯粹是路过。被墙上的铭牌:“青少年国学教学基地”吸引了,可问村口人却言不知。强烈的好奇心却让我闯入了令人称羡的“桃花源”。

村里很安静,也看不到人,偶尔见到只狗,它也是懒洋洋地躺在那儿,根本没有要叫喊的意思。这几乎让我以为闯入了无人村,小心翼翼的透过门楼,隐约看到了里面有村民行走。

而入口小池塘的石椅让村子感觉像个公园,心情异常清爽。这时我并不知道原来更大的惊喜在后面。

好像村里池塘颇多,再穿过一个小池塘向前,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街笔直向前,左侧一个大湖,柳树拂岸,绿树成群,水中有鱼儿吐着泡泡,涟漪不断,垂钓的老人正用力甩着鱼杆,显见刚才已有收获了。而湖的一侧居然是一片古建筑群,一座紧连一座,大多为祠堂和家塾,不少庭院深远,雕檐走画,雄壮挺拔,建筑保留之完整,让人异常赞叹。窄巷清幽,灰砖青石,纤陌交通,别有一番滋味。

村民对我这个异客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生活得怡然自得,结伴聊天的,扎堆打牌的,钓鱼的,湖边还坐着一对年轻人,正在谈着纯纯的爱呢。

而村里除了建筑物,其他都现代得很。衣着时髦的女孩儿结伴从家塾前经过;祠堂前停满了轿车;古巷中正在修着新的房子;甚至在一间古旧的私塾门前,透过未关掩好的大门还能看见里面正有人在上网玩着CS大战;不远处有几幢住宅小区正在建起;村外的大路也正在建设广州地铁……

村外的欣欣向荣热闹非凡,村内的恬雅清淡幽静详和,好一派令人羡慕的景象。

资料:

文冲村,从形成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文冲陆氏始祖泰泉公原来居住在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金兵入侵后陆氏举家南迁到从化钱岗,后定居在这里,之后族人从宗祠始分为东坊、西坊、文园坊三大支系(按楼下兄弟资讯更新),按祖制,宗祠、家塾等公用建筑全部沿村前护村河建,形成严密的村落,现在村里居住人口有3000人,陆姓人为主体,人丁兴旺,生活怡然自得。

文冲古民俗建筑群位于黄埔区文冲街东、西坊大街一带,整条大街长约250米。大街北侧古建筑一座紧挨一座,大街南侧有4个池塘,整个建筑群占地约5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保存有包括清代至民国的公祠等12间、家塾7间、乾隆年间建的东西坊门楼2个、绍山书院1间、明末清初的古民居12间。

在文冲的大街东西两头有古门楼各一座,称“大更楼”,可为门楼典范之一。东门楼目前保存尚好,位于东坊大街,坐西南向东北,门面阔5.6米。门额有“文冲”两字的石匾,为乾隆甲寅年(1794)所刻,门楼是东约合建的。内墙上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立的《东约重修街碑志》石刻。青砖花岗岩石脚,地面铺设48块砂岩石,梁柱结构为典型清朝风格。大更楼是文冲东西约民众“红白”事必经之楼门,而在清朝期间更夫在此打更鼓,龙舟节时村民在此敲铜锣。门楼前后门设计很花功夫,前门顶横着一块7个孔的旧木,而后门地面也有栏栅状大石。前后栏栅可以分别竖放和横放,能将进犯者挡在门外。曾有外村民闹事,村中派人守住此1.7米左右的出入口,上栅关闸,保得了一方安宁。如今门楼已是东西往来的连接点,车水马龙地在窄门中穿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936ee0100089f.html2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